-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诗词家王焕墉先生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王焕墉,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楹联协会顾问,天津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简介:王焕墉少承家训,酷爱文学,幼年便时常背诵唐诗宋词,稍长学诗,一生执教,被天津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延聘为客座教授。著有《崇斋诗存》、《崇斋诗话》、《诗情四季》、《诗词基础讲义》等著作。王焕墉不独诗词成就卓著,在书法、篆刻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在他看来,诗词创作,离不开古典文学的厚重积淀,没有学识,只能成为一个诗“匠”。其诗词师古而推新,别开生面,境界疏阔,不减唐人高处。王焕墉先生的诗词作品参加了2009年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并获一等奖,作品刊登在《西泠印社己丑秋季雅集专辑》总第二十四集上。
著名诗词家王焕墉先生做客天津美术网
王焕墉先生在写书法
[天津美术网]: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要长于他人,在这方面您有什么体会吗?
[王焕墉]:在今天这个喧嚣的城市里面怎么更好的生存、生活,诗人要找好自己的位置。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诗人需要一颗真诚而脱俗的心灵。只有真诚、脱俗才能保持敏锐性,才能迸发出诗歌创作的灵感。诗人也只有坚守真诚和脱俗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我在《崇斋诗词》中有一首《海棠》,“云艳年年认老身,海棠似解性情真。谁言绛雪随风尽,尚有红英待故人。”作为一个诗人、词人,你的作品要抛开物欲,追求情真,还原内心所向往的最纯真、最纯粹的精神世界,就是海棠花所赋予的真性情。无论感时、咏物、抒情,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抒写真性情。诗人需要淡泊名利、独善其身的品格。我在《崇斋诗词》中有一首《自题》:“刻意雕锼为底因,卅年委巷苦吟身。且将残醉温残梦,来写秋灯半点春。”那就是要笑看风云,淡薄名利,在尘世的喧哗与骚动中,始终葆有和呵护率真,宁静自守,淡泊自居。不要攀名逐利,更不要攀龙鳞附骥尾,避开世俗的纷纭扰攘,心底无私天地宽。
诗词家夏承焘先生为王焕墉先生著作题签
萧劳先生手迹
[天津美术网]:古典诗词应该如何传承?
[王焕墉]:古典诗词的传承如今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解答好谁来传承、传承给谁、如何传承等问题。四十年前,寇梦碧先生携我拜见张牧石先生,并请为我刻印一方,牧石先生当即拟印文“双梦一灯传”。“双梦”指的是恩师寇梦碧和张牧石。“双梦一灯传”是希望我能够继承二位词坛大师的衣钵。近年来,我始终牢记两位恩师的教诲和寄语,成立天津崇碧词社和杨柳青诗社,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加入诗词创作和研究中来,让天津的古典诗歌艺术薪火相传,继承寇梦碧、张牧石、张伯驹等老一辈诗词家的艺术造诣,弘扬诗词艺术,传承国学文化。同时,我把自己的所学所悟进行总结和积累,相继编辑出版了《诗词基础讲义》《崇斋诗词》《崇斋诗话》《诗情四季》等书籍,向广大诗词爱好者讲述我学习诗词创作的经验和体会。此外,我从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天津日报》“满庭芳”新辟专栏《崇斋诗话》,刊载了30余篇系列文章,讲解诗词创作、赏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登载期间,有电话求教的、有简报留存的,影响比较广泛,证明古典诗词的爱好者大有人在。只要各方共同努力,诗词这门艺术定能发扬光大。
王焕墉先生诗稿
王焕墉先生书作:《崇斋诗话》
王焕墉先生书作:《诗情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