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陆维钊书法毛泽东词《浣溪沙·国庆》
一件不能少 集腋能成裘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12月底,99件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从美国“回流”,入藏浙江美术馆,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相距不到一个月,又一件非常珍贵的名家书法精品从瑞典“回流”,收入浙江美术馆库房。这就是陆维钊先生1962年受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之托,书赠罗马尼亚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埃乌琴·博巴的毛泽东词《浣溪沙·国庆》,在54年之后,重新回到了西子湖畔。这件作品是藏家张光铎先生从瑞典拍得的,有感于浙江美术馆正在实施的“回流”工程,慨然捐赠,共襄盛举。至于这件书法作品为何从罗马尼亚流转到瑞典,姑且不论,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件作品本身的特殊价值,以及作品背后的那段历史。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有两个油画培训班影响很大,已经载入史册。这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部先后委托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举办的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简称“马训班”)、罗马尼亚专家“埃乌琴·博巴油画训练班”(简称“罗训班”或“博训班”)。埃乌琴·博巴(Eugen Popa,1919-1996),罗马尼亚著名油画家、版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根据中国与罗马尼亚文化协定,博巴应中国文化部邀请,于1960年至1962年间在浙江美术学院举办油画训练班,为中国艺术教育与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浙江美术馆曾于2009年10月20日举办“江水如蓝——博巴油画训练班文献展”。“罗训班”学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金一德教授把珍藏多年的博巴油画作品《人体》捐赠给浙江美术馆,同时捐赠的还有12位学员的12幅作品以及35万字的博巴油训班历史文献资料。《博巴油画训练班研究》文集同时首发。至此,博巴与浙江美术馆也有了难得的渊源关系。
陆维钊先生(1899-1980),1960年从杭州大学调入浙江美术学院任中国画系教授,开始了他人生历程中辉煌的一页。1962年,他本人和他所从事的书法教育事业好事连连,他作为特邀人士,赴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并列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届三次会议。在潘天寿院长的积极创导下,经文化部批准,浙江美术学院试办书法篆刻专业。学院决定在中国画系筹组书法篆刻科,筹备组由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刘江等组成,陆维钊负责具体筹备工作,刘江协助。1963年,书法篆刻科正式开学,陆维钊任国画系书法篆刻科主任。首期招金鉴才、李文采两名学生。这一年,陆维钊先生加入西泠印社,为西泠印社书行草条幅《清平乐·六盘山》。这一时期,陆维钊书写毛泽东诗词特别多,博巴回国前夕,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请陆维钊先生写书法赠送博巴,他选择写毛泽东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陆维钊先生书法,以1960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为界,分两个不同的阶段,此前虽然从12岁开始临习颜真卿,一直勤研不辍,但仍属于“馀事”,是业余爱好。其书法取法受包世臣、康有为碑学思想的影响,崇尚力量与气势,一直在篆隶和魏碑之间徘徊。进入浙江美院之后,他的书法才由业余转为专业,取法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和理智,在原来篆隶和北碑的基础上,晚年倾心力于王羲之,试图以帖养碑,探索走碑帖相结合的道路。特别是他独创蜾扁新体,气清骨朗,格调之高,并世无论。这是对书体的重大突破与创造,更是对当代书坛的杰出贡献,最后他终于成为20世纪杰出的书法家。诚如章祖安先生所言:“真草篆隶无一不精,擘窠蝇头均造极则,以一人而兼长兼精如先生者,并世无第二人”
这件赠送博巴书法,正处于两个阶段的转折期,对研究陆维钊书风的演变,具有特殊的意义。有意思的是,博巴是携夫人一起来华的,所以陆维钊先生在落上款时特地写了琪娜哈基乌和埃乌琴·博巴夫妻两人的姓名,并称他们为“同志”,因为中国与罗马尼亚都是社会主义友好国家。
正因为如此,当这件作品被浙江美术馆收藏后,我特别兴奋,在获睹真迹之际,欣然吟诗一绝,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西风一脉入湖山,最是难忘博训班。
五十四年挥手处,至今犹见墨斑斑。
陆维钊先生的高足金鉴才先生闻讯,随即来到浙江美术馆库房,仔细欣赏先师作品,赞叹不绝,一边欣赏,一边回忆往事,讲述了一段段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让人感慨不已,受益无穷。 斯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