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书法家赵寅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赵寅,天津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天津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致公党党员、天津南开画院副院长、天津市致公画院会员、天津市民革画院理事,著名书法家赵寅居士。
简介:赵寅3岁习书,初以笔管中镶钢珠练习腕力。12岁拜天津著名书法家余明善先生为师。13岁正值中日邦交,赵寅在日本神户“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上”崭露头角,津门入展者均为扛鼎名家如吴玉如、王颂馀等。赵寅以4字 “只争朝夕”整张8尺纸贯之,雄浑刚健的日本书道界无不为之震惊愕然。赵寅17岁时为天津水上公园题写“狮虎山”,同年又与天津著名学者方纪,李霁野,王学仲,王千等在天津电视台书写春联联谊喜迎新春。1979年代表天津远赴羊城交流书艺时,书界泰斗商承祚、麦华三见其字,皆以“神童”誉之,以墨宝相馈以示勉力。长期以来,赵寅先生的书法受到国内书坛的广泛关注,美术评论家评曰“观赵寅沐手书大字佛经,其人心中常悬皓月,宝水澄清,心珠自朗,岂以书之法则视之”。
赵寅幼年拜津门著名书法家余明善先生为师,余老为北碑圣手,书坛巨擘,一生专以读书、习字育人为己任,久誉津门书坛。书经上石一直是其宿愿。在廊坊市石佛寺复建时,赵寅承师命欣然往之,经多方联系查阅史料,书丹上石,直至石墙告罄。追摩古法终大雅,独辟蹊径成一家。一个对佛教执著热爱的人,一个对《金刚经》倾注一腔热血的人,他曾为山东东平洪顶山摩崖石刻区牌楼题写“大椽至尊”,为山东东平洪顶山摩崖石刻区安道一书画院书写高3米,宽13米,巨幅“大空玉佛”并勒石上墙,“佛”字高4.25米,宽3米多,据考古等专家认定:从甲骨文至北齐,此“佛”为汉大字之最,他还为廊坊市石佛寺内两部石刻经大墙书写佛经。
赵寅书法的根基十分牢固,早年以唐欧阳通“道因法师碑”褚遂良“一阙佛龛”用功最深,唐人素以法理明于世。此二碑虽然同是唐初所作,但是面貌迥然诸碑痩硬,道因纵横,结构严谨,这一性格气质使之一直渗透到他以后对北朝书法的变通之中,他书写的龙门造像不是以型取势,一味地刀棱毕见,始公平他取茂密雄强,牛橛他取规整峭拔,郑长猷他取古法超逸,魏灵藏更为道因碑之长者,杨大眼的冷峻,孙秋生的庄严,慈香造像的放荡不羁,一一汇总在他的腕下。其书法的特点是表现力不过、不及,乃一派大家风范气象。
赵寅先生是在其30岁以后,开始潜心摩崖纵论南北之说,石门铭、经石峪等。这一时期,是他书法初成自己面貌的时期。赵寅的书法,逆入起笔,顺势铺毫,看似扁锋扫过,实则很快转入中锋,既柔润又雄强。而能在唐碑、魏碑尤其龙门中大胆掺以摩崖,这是赵寅书法的超人之处。他在追求魏碑大统一的书写实质上,笔锋雄强孔武,纵横有象,大气逼人,一种从笔墨、气象从整体形势上显示出来的震慑力,使人顿觉真气弥漫,禁不住眼前猛地一亮,舒然开朗。
著名书法家赵寅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赵老师您好,听说您三岁就习书法,六岁就获奖,除了家庭熏陶的原因以外,还有自己非常热爱这门艺术的因素吧。
[赵寅]:我三岁学习书法,主要是受我的外祖父王述平的影响,当时他在天津也是从事绘画多年,我跟他忙前忙后的,拜访过很多大家,像当年的李昆璞老师,溥佐老师,孙其峰老师,张其翼老师,吴玉如老师,我外祖父经常带着我去走访老师家中去学习,耳熟目染之间呢,热爱上了书法,同时也走上了学习书法这条道路,主要也是家庭的影响和熏陶,我很小的时候,当时学习书法开始,为了加强腕子的力量,家长把这个竹子笔管掏空,往里面注入钢珠,然后用洋蜡把它封住,攥着这种带着钢珠的笔去加强腕力的训练,这样训练一段的时间以后,臂力和腕力逐渐的就增加了,不过这样还不行,为了加强运笔的稳健,要在腕上放上一盒空的火柴盒,如果说你的腕力不够,腕子抖一点,那么火柴盒很轻,就会掉下来,掉下来怎么办呢,那只能棍棒教育了,因为外祖父就在旁边坐着,那就是一个字“打”。这些个经历过去以后,又出现了一个动荡的时期,就是赶上了天津的地震,这个地震过程当中出现了断水或者断电,文房类的用品也没有卖的了,那怎么办呢,说来还是我外祖父有办法,他让我父亲找了一块大青砖,然后用砂纸把它磨平,每天打一桶水,这一桶水什么概念呢?直径大概40公分,高60公分这么大的水桶,大家都经历过挑水这个过程,每天在青砖上面写一水桶字,这个毛笔蘸水,写的时候猫不下去腰,因为当时天津的民风和民俗,家里通常都没有写字台,只有吃饭的桌子,吃饭还是地桌,这地桌只能说用小板凳坐在旁边,吃饭可以这么吃,写字就不可以这么呆着了,需要骑马蹲当式,十几岁的孩子,在酷热的三伏天中,不许光着膀子,还得穿着背心和裤衩骑马蹲当式的站着,有点是像军人的要求,一桶水一天必须写完,顺着青砖往下流清水,一地都是写完以后留下的水迹,胡同里的孩子当时都是在玩耍,有好几个孩子找我来玩,有想找我玩这个的,有想找我玩那个的,都不予理睬,长期下来以后,我也逐渐习惯了外祖父这种棍棒教育的方式,当然现在我也没有一点埋怨他的意思,可是当时也是迫于无奈,经历了这么一个暑假,大概40多天的训练,腿部和腰部,臂力和腕力的力量都有了改观和进步了,外祖父认可以后,这个过程就过去了,写字的人如同上刑一样,经历了这个过程以后,就不去要求条件和环境了,因为两条腿已经扎根于地,两个臂膀在任何一个环境当中都能挥洒自如,这个训练内容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讲,也不是期望所有人都像我幼儿时期这么的训练,我认为是成功的。现在也有好多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找我,想让我带带孩子,说句良心话,我的想法就是,孩子还是应该天真浪漫,还是应该以学习和身体为主,在学业完成的情况下,有时间的情况下适当的涉猎一下书法,不能以此为生,如果真是走上了以此为生的这条路,是很艰辛的,甚至是一条不归路,我经历过了50余年的写字过程,当然走上这条路我也不会去后悔,我也无路可选,只有这一条路坚持下去,走下去。
赵寅书法作品
赵寅书法作品
赵寅书法作品
赵寅书法作品
赵寅书法作品
赵寅书法作品
赵寅书法作品
[天津美术网]:您12岁拜天津著名书法家余明善先生为师,余老师在书法方面如何给您引路的?对你的书法学习有多大的影响?
[赵寅]:你提到了余明善余老师,我今天郑重的说一句,应该在这个特定环境下给先生鞠一个躬,因为今年是余老师100周年纪念,依我个人能力,我用一种怀念的心情去表述一下余老师对我的恩与德,我也是永远回报不够的,也是回报不尽的,其实余老师的教授书法的方法很简单,他从两方面去引导你学习,第一方面他要求你去读书,让你读一些论语、左传,他让你去学习如何做人,同时在做人的过程当中用这些典范来规范自己。人有规范了,人有思想了就不会犯错误,就有一条光明大道让你顺畅的行走,第二方面像一些唐诗、宋词,他是每周都会给你布置作业,比如说这周让你背背李白,下周他又会检查你,你想不背都不行。他的记忆力相当的好,这种布置完作业,下周他还记得检查,其实是帮助你复习,当时既要上学,还要写作业,还得写字,还要背好多其他的书,再背这个,有时候确实也想偷懒,但是老师的慧眼一下就能识别出来送你是否偷懒了,能看出你这周背没背,做的功课扎实不扎实。这是一个过程,那么《古文观止》也是他必须让我学习的一本散文总集,他的要求就是你能背下来就尽量背下来,背不下来就经常抄,知道其中的意思,在书法方面,余老师本身就非常的全面,上至秦汉,下至明清,他涉猎的很多,他对我本人的要求也是秦篆开始,《李斯小篆》、《秦诏版》等,在往下面就是隶书,隶书包含的东西那就更丰富了,你像当年《西狭颂》、《曹全碑》、《夏承碑》、《石门颂》等几十种帖,他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层面,让你循环渐进的去学习。当时我拜余明善余老师时候,以魏碑的面貌出现去实现、去学习,写完以后拿到余老师那,余老师觉得字还是写的过去的,不过还得规范一下,当时下的功夫现在听了都很可笑,当时写的是始平公、孙秋生、杨大眼、魏灵藏这四种帖兼并着同时学习,写了8年,在这个过程当中又穿插进去好多东西,你比如说像唐朝的“道源法师碑”,他主要是说魏碑的龙门造像写的是一种粗狂,一种外在的雄浑,还得需要道源法师碑去规范一下结构,这种科班的过程应该是不低于10年的,这10年包含了隶书啊,秦篆啊,魏碑啊,还有一些王羲之行书的范本,这些东西学的差不多以后,老师又涉猎出了更宽的东西,因为余老师不像一般的老师,他要求学习一切,他是根据你自身的一种渐进的形式去塑造你自己的风格,塑造对于自己容易吸收的营养,去消化。后来在他的引导下,我又写了郑道昭、经石峪、斯山摩崖刻石、还有石门铭,后来又写了康有为和赵之谦,他就问了用古人做基础,用现代人的思维融合古人形成自己的面貌。现在回想起余老师真的是感恩,没有余老师在我幼年和青年时候教我下的功夫,我的书法之路也走不到今天,也没有如今写字的这种风格。
赵寅书法石刻
赵寅书法石刻施工中
赵寅和书法石刻作品合影
赵寅书法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