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临《散氏盘》
临《石门颂》
立轴 贾岛诗一首
天津美术网讯 历朝历代,书法大都是男性文人的高雅游戏,较少有女性参与,女书法家更是寥若晨星,而且大多面目模糊。直到萧娴的出现,书法史上才真正有了“重量级”的女书法家。萧娴的意义既在于她是康有为书法的最佳继承者,更在于她作为新青年、新女性书法家,一洗封建时代陈腐的女性艺术观,开创新社会艺术氛围的历史功绩。
年少成名,从 “粤海神童”到南海门生
1902 年11月萧娴出生于贵州贵阳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萧铁珊是西南名士,清末曾做过广东三水县知县,为官清正,颇有政声,后又任孙中山先生哲嗣孙科的秘书。萧铁珊熟谙经史诗文,兼擅书画,尤长于写擘窠大字。因父亲工作需要,萧娴4岁时即随同移家广州。广州是岭南著名的通商口岸,思想较之其他地区也更加活跃,有趋新的文化氛围。这对萧娴童年的志趣、性情与独立人格的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萧娴从小就没有在深闺中忙于“女红”,而喜欢读古文、诗词,尤喜书法。
萧铁珊写大字时往往需要有人磨墨拂纸,于是,萧娴自12岁起就成了父亲的小书童,也有了零距离观摩的机会。萧铁珊写字时,萧娴就在一边认真观察。不久,她的书法天赋就展现了出来:一日,萧铁珊不在家时,萧娴就偷偷地以父亲的魏碑体书法写了一副大字。萧铁珊发现后为之大惊,怎么也不信从未练过字的女儿,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萧娴又重新写了一张,果然如其所说。萧铁珊不由得为女儿的书法天分所折服,开始着意教导她习书。萧铁珊是当时的著名文化团体“南社”的成员,与柳亚子、陈去病、黄节等多有唱酬。他常常带着女儿出入南社,人们称之为“南社小友”。
相较大多数而言,萧娴真可谓年少成名。13岁那年,广州大新百货公司落成典礼上,萧娴写了一幅一丈二尺长的对联“大好河山,四百兆众;新辟世界,十二重楼”作为贺礼。为了证明作品的可靠,她又当众书写横批“壮观”二字,一时轰动羊城,报刊誉之为“粤海神童”。
14岁时,萧娴进入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她先攻油画,后又从岭南画派著名画家高奇峰学画梅花。其书艺也与日俱进,18岁时就被广州书法社吸收为社员。这时,萧娴临写《石门颂》、《石鼓文》、《散氏盘》已有相当的功力。当然,萧娴最为所称道的学书经历便是在20岁那年,被大书法家康有为收为弟子。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出国,回国后寓居上海。康南海与萧铁珊素有旧交,深知其为人与学养,遂聘其为家庭塾师。因此,萧娴得以随父来沪。命运给了萧娴一个重要机遇:康有为见她资质甚好,遂收为弟子。当时,康有为见到萧娴临摹《散氏盘》的册页,作诗赞道:“笄女萧娴写散盘,雄深苍浑此才难,应惊长老成避舍,卫管重来主坫坛。”卫、管都是古代著名的女书法家,康有为作此比喻,可见他对萧娴的器重。此后,在康有为的指点下,萧娴除了继续练习篆书、汉魏碑刻外,又掺入老师的笔意,字写得越来越有气魄。康有为曾说,萧娴的书法与年长六岁的师兄刘海粟相比,已在伯仲之间。是时,国学大师章太炎到上海讲学,萧娴久闻章太炎之名,不肯放弃这次学习机会,前去听章讲授文字形义学。深谙书法的章太炎看过萧娴的书法作品后,她的册页题写了“万岁枯藤”的赞语。
然而,年少成名的萧娴并没有走上安稳和平静的坦途。在风云变幻的年代,求艺之路和祖国的命运一样充满了坎坷。
中年飘零,吟得新诗荐素秋
1926年,24岁的萧娴又跟随父亲来到汕头,在汕头市立女中当国文教员。这一年是“五四运动”后的第七年,萧娴也受到新风潮的影响,爱读《新青年》杂志,不甘于成为书斋中的大家小姐,她拥护高举“民主”与“科学”这两面旗帜,提倡新文化。萧娴还剪去长辫,以示决心。
被新思想所吸引的萧娴并没有停止对书法的喜爱和追求。来到汕头的九个月后,宋庆龄在广州组织书画义卖时,爱国情绪高涨的萧娴,为活动写了不少字,其中一幅以一百块大洋的高价成交,活动结束后,宋庆龄亲手给萧娴颁发了奖状奖章。同年,她又随父迁居香港,开始订润背书,名声大噪。以书法著称当时政坛的于右任等名家还撰文介绍萧娴,称之 “幼承庭训,即工书法。行楷精良,篆籀奇古。卫管复生,茂漪再世。女书家中,实罕甚其。海内名士,翕然誉之。”康有为、于右任这些书坛大家一再将萧娴与卫、管相比拟,似乎揭示了她作为女书法家,将在书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这一年,萧娴还与赴法勤工俭学、专修机械工程的江达结为连理,婚后居于南京,后随江赴东北满洲里工作。然而生逢乱世,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时供职于欧亚航空公司满洲里站的江达眼见东北沦陷,决然与妻离职南下到了上海。不久,“一二八”事变发生,十九路军消灭日寇万余,终因腹背受敌,被迫撤离战场。萧娴夫妇遂转至南京,萧娴到立法院编译处做文员。1937年,日寇攻占上海,南京危急,国民政府迁往重庆,萧娴与丈夫、子女乘船西迁,于时碑帖笔砚都无暇随身。 萧娴感于国破之痛,在逃难途中写下《登扫叶楼》一诗:“眼底风云遍九州,伤时怕上半叶楼。闲阶落叶何曾扫,胜国遗民谁与俦。一代才人犹未死,六朝陈迹总添愁。蒋家山色芳邻接,吟得新诗荐素秋。”此后,江萧夫妇与众多不愿做亡国奴的同胞一样,辗转流亡于江西、四川、青海、甘肃等省份,备受奔波与饥寒之苦。漂泊流离中的萧娴仍不废诗书,在不安定的生活状态中,她仍矢志不移地坚持书法艺术的实践,1932年,萧娴的《临竭石颂》被收入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当代名人书林》。1939年,萧娴在成都与有“金陵第一家”之称的王东培联名举办了书画展,引起很大轰动,为抗战的大后方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直至抗战胜利后一年,萧娴夫妇才返回南京。老父却已于前一年病逝于上海,当全国欢 庆抗战胜利之时,萧娴却只能为父亲挥泪遥祭。解放后,萧娴入华东革大学习,送弟、儿、媳、女四人参军,自己在玄武湖家中为湖民办扫盲识字班义务教学。1964年,萧娴受聘为江苏省文史馆员,而不久之后开始的十年浩劫再次让她陷于痛苦。直到“四人帮”垮台,萧 娴奋笔疾书“明月千家满,春风一夜来”。此后,她与老友高二适、林散之、陈大羽等往还频频,不断创作诗词和书法作品,还多次参与赈灾义卖。
少年时期就有“大书法家”之誉的萧娴,却又半生飘零。可幸的是,这些艰苦并没有阻止她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气胜须眉 “重”“拙”“大”“圆”尚壮美
萧娴一生都执着于对书法艺术的创作研究,她不断地否定“自我”,再进行创新研究,在这样的进程中,打造出了具有萧娴独特个性的书法风貌。作为北碑一派的书家,萧娴大大发展了老师康有为的书法,她将康书中的意气外耀变为精气内敛,消减了康氏书法中的“火气”和“燥气”,保留了康氏书法的豪放,古茂与奇趣。就这一点来看,萧娴无愧于当年诸公名流的赞誉。
虽然前辈们习惯于将萧娴与古之卫、管相提并论,但论及书风,萧娴与卫、管等传统帖学一派的书家迥然不同。古人形容卫夫人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而萧娴的书法则完全走向了另一种审美方向。在取法上,萧娴以“三石一盘”(即《石鼓文》《石门颂》《石门铭》《散氏盘》)著称,她崇尚壮美,以“重”、“拙”、“大”、“圆” 作为表现目标。这种审美观贯穿在了萧娴一生的书法创作中,形成了她书法艺术特色的灵魂。对《石鼓文》、《散氏盘》的临习让萧娴的书法充满圆厚的篆籀气息,她认为:“学习书法应以篆隶入门。楷书是从篆隶而来,篆是圆笔,隶书是方笔。圆笔方笔掌握到了,不论写楷书、行书或是草书都不难掌握了。”
人们对萧娴书法津津乐道的,还有其中大气磅礴的“丈夫气”,她作书极重气势,行楷书多取中宫紧密、外部夸张的态势,在平衡中求险峻,因势利导,笔势开张,对间架结构不进行刻意的安排,给人以长撇大捺、恣肆朴拙,奇纵高远之感,恢弘宽博之象。有人描述萧娴:“一个平素羸弱多病,满头银发、瘦小不起眼的老太太,但每当一拿起如椽大笔,就顿时判若两人,口中还虎虎有声,目光如炬,肆意挥洒,横扫千军”,这份“丈夫气”不仅在历代女书家中绝无仅有,即便在整个书法史上也屈指可数。
这种审美趋向或许来自于“三石一盘”的滋养,或许出于老师康有为直接传授,但更与萧娴本人的正直、豪爽直接相关,她曾说:“我爱榜书,因爱大物,诸如我爱长江,韵通天际,我爱长城,屏障万里。三年前还乡,雨中畅游黄果树,得观大瀑布,诚然悬河之势,纷披倾泻,畅游归来命笔,榜书总觉顺手。”目见自然之景,与内心相关照,引起无限的艺术冲动,正是历代大书法家创作状态。
历史上,著名的女书法家莫过于前面提到的卫夫人、管夫人。实际上,卫夫人只能凭学生王羲之而青史留名,也被王羲之所完全掩盖;管夫人的书法则几乎完全出自丈夫赵孟頫,并没有多少独立的个性。而萧娴以其大气磅礴的擘窠大字,在碑学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无可替代的地位,早已超越卫、管,是中国真正的女性书法大家。(作者 郑成航 陈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