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日前,在某军区东湖干休所中,年近七旬的山东书法家为所里的老红军泼墨挥毫,献上了其用独具特色的隶书抒写的墨宝,祝愿这些共和国的老功臣们晚年幸福安康。他就是山东书法家、中国书画研究院华东碑林分院秘书长——王成山。
记者在现场获悉,前来观赏王老作字的人挤满了创作室。大家相谈甚欢,好不热闹,已经67岁的王成山,一身休闲打扮,全神贯注地挥毫,脸上不时露出慈祥的笑容,丝毫看不出他就是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家。
刻意求工 练成特色隶书风格
据了解,王成山,笔名余墨,生于1950年,山东省博兴县人,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华东碑林分院秘书长。王老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历代均擅长书法。自幼便耳濡目染,潜心研习书法,在书法领域默默耕耘,擅长篆书、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在前人隶书的基础上,对隶书的笔画和结构进行了调整,成为“山隶体”书法艺术的创始人。
王成山告诉记者,自己从小酷爱书法,曾经研习书法多年。年少时他先习颜、柳楷书,好其气势恢宏,骨力遒劲。继学欧、赵、魏碑。他弘扬传统,涉猎广泛,博采古今书法名家之长,由于对褚碑情有独钟,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专研于此,每每沉醉于书法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而不能自拔。
他说,自己练书法时多喜于不同风格、不同结体的书法之美中得到感悟,或取其貌,或取其体,或取其势,或取其神。他在传统的隶书风格上加以“渲染”,传承了隶书的工整、精巧之美而又不拘谨其中,他的字墨气浓重,用笔挺健,线条轻重缓急谐和,抑扬顿挫有奇,于直曲刚猛、深沉朴茂之外,多了几分参差错落,于隶书中渗入篆意。他的作品独具一格,古朴中寓新意,庄严中有抒情,既有刚健清新的气势,又有空灵飞动的韵致。
年轻时当过人民教师的王成山,离开单位后也曾步入职场出任3A集团博兴县办事处经理。可内心始终割舍不了对书法的热爱。上世纪80年代,他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创作中。他自己创作了一首诗:“松间观对弈,月下听琴弦。挥毫练书法,放喉吟诗篇。斗室览群书,旷野赏山川。笑看华夏盛,陶然度晚年。”挂于创作室中,自称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
悠哉乐哉 为传统文化尽心尽力
王成山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其书法作品多次入展省、全国书画大赛,荣获各类奖项。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王成山在长期的游历考察和民间艺术创作中,在隶书扁平、工整、精巧的特点基础上,首创“山隶体”,对撇捺等进行美化统一,轻重顿挫抑扬变化,笔势雄健活泼,灵活舒展,增强了字体造型艺术的美观,风格洒脱,书风自成一家,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王成山人生阅历丰富,为人低调,谈笑风生时一派谦和,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王成山平时不但醉心书法,象棋亦精湛。从教师岗位退休后,闲暇时常常以棋会友,悠哉乐哉。
了解王成山的人认为,他身上最难得的是不炫耀、不张扬、不急功近利的品行。几十年来,他矢志不移,潜修德艺,始终以谦逊的姿态,努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新的书法天地,赋予了传统书法艺书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