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赵士英
赵士英 号律一,别署三印书屋主人,天津市人,曾皈依大悲禅院住持宝菡大师。幼承家学,后入室书画大师王学仲先生门下。先生鼓励其为:工写兼到、书画双修,山水、花鸟、人物皆有涉猎。尤擅“钟馗”及宗教历史人物画。精小楷、汉隶,入围国家最高奖项“兰亭奖”及国展多次,获大奖十余次。作品在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展出。曾获天津市鲁迅文学艺术奖金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第六届楷书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佛教居士林副林长、天津硬笔书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楹联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我眼中的赵士英先生
梦云
和赵士英先生的弟子邸乃奇交好,手里又藏有先生的作品,所以一直想结交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聚会上,就在文化街朋友的一间办公室里。我们平时的聚会很简单,随便弄几个菜,摆在办公室的画案上,大家挤在一块儿喝酒,就为热闹。邸乃奇说要把赵士英先生请来,我不以为然,先生这样的大家能到这里来吃饭?有些天方夜谭吧。
赵士英先生不仅来了,而且谈笑风生,那种亲密无间,就像多年的老朋友。
这就是先生的风格。
先生1946年出生于天津,七十岁的年龄, 却有着五十岁的颜值,三十岁的心性。我戏称先生长得不实在,让五十多岁的我都感到了汗颜。其实赵先生的养生之道很简单,书画,既是他的职业,也是他赖以养生的秘诀。“仰视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书写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一种超然世外的享受,欧阳询常说的“学书为乐”就是这个道理。作书能将书者的内心精神世界通过笔端,宣泄在点画之中,所以能“舒心中气,散心中郁”,舒怀畅志。
赵士英先生在艺苑有一堆的头衔和骄人的成绩,然而这些对他来说都视如浮云。先生有时很“楞”,尤其对文苑一些热衷于追逐蜗名蝇利,利用头衔沽名钓誉的人,先生一概满脸不屑地嗤之以鼻。先生只在意中国国粹的传承和弘扬,在意能否将自己用半个多世纪凝练出的对中国艺术的心得,去影响弟子们。赵士英对书法,对国画,对诗词,对金石,对京剧,凡属国粹皆爱之,用心的程度已然到了痴迷,对事业痴迷的人自然就是“痴人”了,也只有“痴人”才能把想做的事情都做到极致,这就是我对先生的总体认知。
因其家藏古汉印三方,故言其居为“三印书屋”。
在赵士英的艺术道路上,这三方古汉印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我没有和先生探讨过。但毋庸置疑的是,“三印”在先生的心灵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先生的作品颇具古风。先生有一个理念,创新必须要尊重传统,是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感知。先生的书法宗钟绍京、赵子昂、文征明,并得益于唐人写经。其小楷缜密不苟,秀雅遒劲,被书坛称为“极富端丽俊雅之古典美”。
赵士英幼秉家学,他的父亲是接受过师范教育的美术老师,是父亲为他的心灵注入了艺术之梦,并为他插上了可以展翅翱翔的翅膀。后来先生列王学仲、孙其峰先生门墙,从此徜徉在艺术的殿堂,以书为乐,以画寄情,数十年如一日,痴情不改。
带着梦想起飞的赵士英先生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迎来了他生命中的辉煌,和平区成立了和平书画会,开班书画学习班聘请先生担任教师。一时间,和平书画会成为津门名家的雅集之地,穆子荆、黄寿昌、梁琦、慕凌飞、孙其峰、赵松涛等书画大家经常济济一堂,切磋交流。参与其中,年轻的赵士英如鱼得水,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厚重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在推陈出新的磨砺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对书画,赵士英是痴情的守望者。在我看来守望与守候有着天壤之别。虽然二者都有守卫等待的含义,但守望又多了一层登高远眺中的期盼。
如果你是中国书画的守候者,那你只需静默在传统,用坚持把他传承下来就功德圆满了。醉心艺术的守候者固然值得我们尊重,然而我们却要为守望者点赞,因为他们不仅付出了守候者付出的一切,更要用心智去发现和绘制未来,他们的梦想是不会被眼前所禁锢,他们能用思想的灵光在创新中开垦出一片新的天地。守候者守土,守望者开疆。
正如赵士英先生所说,写出端正的字并不难,但书法作品不能仅仅是“玩熟”或者“仿古”,而是要有新意境,要有书卷气。临习古人,不仅要勤动笔,还要勤动脑,不能只是一味地傻写,而是要边写边思索。同时对古人、名家不要盲目迷信。他举例说,赵孟頫的字秀逸有余而遒劲不足;文征明的字结构缜密但失之呆板;钟绍京的字谆重却欠灵动,因此后人要取得突破,必须写出自己的风格。
作为守望者,他用一片痴情的尊重光大了传统。所以,他的作品是具有灵魂的。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使中国书法这种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艺术,融入了他自己的文化精神积累和艺术修养,透过线条之间的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布局,在笔墨点画之间,我们透视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书法者本人的情感世界。
赵士英先生自诩“书痴”,除书画外,先生诗词文章皆精,多有诗作文章见诸报端。闲暇之时尤喜读书,先生藏书颇丰,门室中书占其半,每日置于籍山书海之间,其洋洋自得之色,溢于言表。他认为谙通文史,修养自达,笔墨亦可清逸。先生诗才机敏,时常在画案前边施笔墨边轻吟,一幅国画作品完成,题诗的腹稿也已成篇。赵士英的画若配以他自拟的诗词,更是相映成趣。对群书的博览,让赵士英有了思想的厚重,为他的书画艺术注入了卓尔不群的灵性,在静寂的世界里,当笔墨行走在宣纸,于是那纸上便被注入了神奇的张力,本来寂静无声的墨迹、线条、章法只在瞬间就被燃烧出生命的激情,弥漫其中的文人情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呼吸,足以感染并启迪欣赏者的心智。
在绘画上,赵士英先生山水、花鸟、人物均涉猎,尤以画钟馗、僧佛名著于世,而且工笔、写意皆能领会其中要旨。他的工笔缜密不苟,线条流畅;写意则大气磅礴,水墨淋漓。他笔下的钟馗,汲取了古辈前贤的绘画技巧养分,大胆地向民间美术借鉴,却又不泥古、不因袭、不落俗。“画师知我意,律一墨生胆(律一即赵士英的号)。”他的人物画《雪芹著书图》得到了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赞赏。
赵士英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架子,随随便便的闲聊,其中暗含着都是学问。先生经常教育学生不要模仿他的作品,亦不要学今人,今人尚需经过历史的考验,不能作为学习的典范。要学习古人,学习先贤,要有创新思想,要有前瞻性,要融合世界,不要局限于中国。赵士英对小孙女更是疼爱有加,就连微信的头像用的都是祖孙俩的合影,小家伙儿现在就能像模像样地画自己心中的世界,看来以后赵家又要出一个大画家了。赵士英画了许多孙女的成长速写,以后如果能成册出版,那真是天津美术界的趣事了。
赵士英先生作品欣赏
《田盘朝暾图》国画——赵士英 作
《鲁迅先生诗》书法——赵士英 作
《唐人绝句五首》书法——赵士英 作
《铁骨铮铮》国画——赵士英 作
《怀黾翁先师》书法——赵士英 作
北宋·程颢 《春日偶成》书法——赵士英 作
《喜从天降》国画——赵士英 作
《大吉图》国画——赵士英 作
《秋山图》国画——赵士英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