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玄庐 马士达
“要有过硬的作品,首先做人要有品质、品格。人格精神渗透在作之有筋骨;品格熔铸于作品中谓之有道德;情感化入作品中谓之有温度。”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艺术家唯功深百炼、潜心传统、力求新意,在人和作品的相互依存中塑造艺术之精神,以致作品和人成为一个整体,方能和前贤通息,与今人对话,为后世传薪,而他之所以有此感言,“乃在于为我所熟识和尊重的篆刻家、书法家马士达的艺术所动情。”9月29日至10月10日,由中国美术馆、江苏省文联共同策划举办的“篆痕印心——马士达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马士达篆刻作品70方,书法作品20幅,捐赠作品45件。
马士达别署骥者、老马、玄庐。祖籍涟水,1955年移居太仓。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始自习书法篆刻,后蒙沙曼翁、宋季丁二位先生指授。1983年即在全国篆刻界崭露头角,1987年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书法篆刻副教授。作为当代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篆刻家之一,马士达秉持深入传统、食古而化的执着,继承与发扬了吴昌硕、齐白石“胆敢独造”的创新精神,在当代印坛引领了大写意风潮。以书入印、以印入书,在书印互参中达到相生相融而又相得益彰的境界。
马士达的篆刻,以汉印为基,上溯战国秦玺,窥其古意。下涉明清及近现代诸家,博涉多优。尤以吴昌硕、齐白石二家为法乳,参以己意,融会贯通,终得其雄浑正大篆刻风貌。
马士达篆刻以气象胜,咸能以意捉笔、以情奏刀,似庖丁之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也。其深悟“印从书出”之旨,于书理布白之虚实、运笔之起承转合、深浅快慢节奏,皆有所会。于碑版造像、摩崖得造化之“趣”甚多,心慕手追,甚或“不择手段”以“做印”为之,力求自然高古之趣。其入印字体亦能破篆隶楷草之限,不斤斤于“篆”,以“得意”为上,真可谓得“大写意”之真魂。
在潜心创作的同时,马士达时刻不忘对史论的关注与研究,其呕心之作《篆刻直解》,在当时篆刻界影响极大。后又参与《篆刻学》的编纂工作。以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态,构成艺术的普通原理而惠泽后学。
其书法以行书、隶书为擅。行书用笔恣意,字势奇纵,以刀法入笔法,刀砍斧劈中时露真意。其势多得自齐白石,而纵逸过之。作隶则取意在秦汉,近取吴昌硕而得古拙自然。其常将为学生示范视作临帖习古之功,故能遍临百家而得教学相长也。尝自谓:“吾书虽难言高格,然无柔弱平庸之气,见诸己心快意,诚亦无悖于‘心画’之说,足堪自慰也。”
马士达厚德寡言,疏于交际,淡于名利,日日以进业修道为务,尝篆印“何敢盗名欺世”以自警,又作“岂甘作江郎”以自省。马士达以骥者、老马为字号,示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为艺务实、不舍进取之心。观其人、品其艺、察其行、聆其音,马士达诚当今之“真艺者”也。
吴为山曾与马士达同执教于南京师范大学,“二十多年过去,往事历历,记忆犹新。所感动的是马士达的家属将一批遗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但见每一方石印,每一幅书法中马士达的音容和心血。”吴为山评价马士达,“是生前不求闻达,天性耿介、内向,有时甚至有点固执的艺术家,在篆刻上以‘胆敢独造’的创新精神,形成了雄浑正大、朴茂简约的风格,并在当代印坛,领大写意之风骚,在方寸之间、在刀与石的较量与磨合中,于中国现代篆刻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值马士达逝世5周年之际举此篆刻展意在展示马士达的书法篆刻风貌,也通过展览促进中国美术馆馆藏篆刻精品的研究工作,完善我国二十世纪重要书家的收藏序列。(作者 牧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