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满汉双文书写艺术传承人叶赫那拉振海携作品亮相“中国-时代记忆非遗英国行”。
天津美术网讯 “中国·时代记忆非遗英国行”海外文化推介活动日前在英国伦敦举行。此次国家级、省市级非遗参展项目及相关展品包括:老美华、益德成闻药、杨柳青木版年画、“风筝魏”、宋锦、满绣、赫哲族鱼皮画、津派花丝镶嵌、萨满剪纸、满汉双文书写艺术、津派玉雕、宫廷补绣、葫芦庐、联升斋刺绣、塞北泥人、龙菜、茉莉花茶拼配技艺等众多中华优秀文化遗产项目。活动中,中国非遗项目首次亮相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备受欢迎。
主办方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史船表示,我们致力于中国及世界非遗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传播发展 ,同时,整合资源、创新发展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文化传承的瑰宝魅力,以此引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引导一种健康的消费模式。
本次英国行荣程集团项目负责人杨丽英说,创新性传承,跨界融合发展,以产品为核心、打造“古今结合,东西方文化融合,产融互动”的运营模式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英国行活动受到了英国当地政府和市民的热切关注。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中国·时代记忆非遗英国行”活动, 打造中英两国文化交流软环境,增进英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用文化交流展示华夏文明进步,树立充满活力、爱好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在本次“中国·时代记忆非遗英国行”海外文化推介活动中,满汉双文书写艺术传承人叶赫那拉振海携部分作品亮相。
叶赫那拉振海认为,“满汉双文”起源于清代。其是指满文、汉文并用且能够使满汉官员都能通晓的书写文体。清代时,为了方便满汉两族官员听政议政就将圣旨、奏折等文书改革为满汉双文并用的格体,左边满文、右边汉文。到后来又发展为满汉双文的宫殿匾额文化,紫禁城故建筑的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天坛的祈年殿等,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蓝底金框的匾额金碧辉煌凝重大气,彰显出当时的满汉文化繁荣的鼎盛景象。满汉双文文化成为了当时的顶级文化。“满汉双文”的发展形成就是当时满汉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见证。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曾经做过不遗余力的抢救满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因为故宫博物院大量的文物档案翻译工作急需满文翻译的人才。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并委托郭沫若先生负责在中央民族大学成立了满文班,以培养满文专业人才来传承满文。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满族文化尤为关注,政府为挖掘挽救满族文化做出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挖掘整理,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满汉双文艺术作品展出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族内外的书画爱好者及社会各界书画人士的赞赏和喜爱。“满汉双文书写艺术”,世代相传并传承有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从形式到内涵均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满汉双文书写艺术”非遗项目传承人振海的书法风范即承袭了姑祖慈禧太后、祖父叶赫那拉鹤卿、父亲叶赫那拉荣华的满汉双文书风。其作品风范厚重大气,常被书法界誉为“皇家风范”,在当代的书画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振海的满汉双文作品曾在全国政协礼堂、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展出,并编入《中国兰亭序诗书画大典》等官方出版的书画刊物。振海还曾受邀赴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参加书画展览活动,曾受到泰国前副总统功·塔帕朗西的亲切会见并收藏其作品。
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法作品欣赏
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法作品
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法作品
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法作品
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法作品
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法作品
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法作品
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法作品
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法作品
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