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矗立在豫园商城中心荷花池中,与九曲桥相连的湖心亭是上海老城厢的标志性建筑。7月3日上午,仿古韵“兰亭雅集,九曲流觞”,海派书法名家论坛作为湖心亭雅集系列活动的开场大戏亮相湖心亭二楼。20余位沪上书法家、篆刻家泼墨挥毫,共议海派书法的传承与发展。
湖心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茶楼。茶楼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整幢建筑为全木结构,不用一根铁钉,连接处全用竹楔,二百多年来几乎没有重修过。其外表飞檐翘角、玄瓦朱窗,楼顶上有28只角,屋脊牙檐,梁栋门窗均雕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飞禽走兽及花鸟草木,还有砖刻和绘画,均为明清遗留的建筑艺术珍品。
清末民初,湖心亭茶楼的茶客里,颇多文人雅士,他们常常酬唱应和、吟诗作画,日久天长,湖心亭渐渐成为老城厢内最有雅趣的茶楼。以《海上繁华梦》著称于世,《新闻报》《申报》等知名大报的主笔编辑孙玉声,大世界创办者黄楚九,书法家“天台山农”刘介玉,书法家兼画家“七子山人”朱染臣等当时的文化名流都是湖心亭的常客。
“海派艺术成熟于上世纪30年代,吴昌硕等书画家的艺术聚集点就在城隍庙一代。”年过七旬的书法家韩煜介绍,“大师们定时、定点开展活动,在这里研究绘画、书法,创作作品,为海派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上世纪初,姚伯鸿、汪仲山、黄克明等书画家在豫园九曲桥荷花池南侧的得月楼笺扇店楼上发起成立豫园书画善会,定在每年花朝日举行书画展览会,还通过出售“福引券”对号开彩赠送书画,所得款项均用于赈灾等社会慈善。钱慧安、高邕之、王震、杨逸、吴昌硕、黄旭初等近200位书画家均是善会的会员。“时代前进了,城隍庙的发展还保留着传统的一面,当代书法家重聚豫园,温习大师们的精神,希望重新创造出我们的艺术。”
现场,幽香的迎客茶、精湛的茶道表演以及悠扬的民乐演出铺陈出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兰亭的曲水流畅是个雅集,柳亚子的南社也是个雅集。”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陈标形容,重回湖心亭,传承前人的文化传统是当代许多艺术家的夙愿,“不同年龄层的书法名家都在今天来到了湖心亭,期待着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呈现海派书法的魅力,延续中国文化的精髓”。前一天,陈标专程探望了97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金石篆刻家高式熊,湖心亭的“海上第一茶楼”牌匾即由高老所题写。“文化是国家的脊梁,高老特意拍摄了视频,祝愿湖心亭雅集越办越好。”
“湖心雅集”“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取诸怀抱”……韩煜、管继平、张伟舫、杨继光等书法家在湖心亭留下各自的墨宝。在韩煜看来,后现代海派艺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创新,各种元素的不断融入才使得海派艺术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而雅集则为书法家间的切磋交流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探索“墨韵书法”,从水墨画的墨色变化中吸取灵感,使书法字体呈现出多层次多变化的视觉效果。“传统书法重视实用性,比较平整;当代书法强调艺术性,求‘趣’,后现代海派艺术应是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融合在一起的艺术。”
围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弘扬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豫园商城在一期改造升级过程中致力于挖掘豫园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办一系列旨在促进文化传承,延续城市历史的文化活动。当天的活动拉开了“海上名家谈”系列湖心亭雅集活动的序幕,后续,湖心亭将定期邀请沪上文化大家在雅集现场与众茶客零距离互动,讲解并讨论不同的文化艺术类目,重现湖心亭这个豫园历史上一贯的文化社交窗口鸿儒雅聚的场景。(记者 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