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波澜之际:六元学社第三回书法作品展”序
天津美术网讯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中,笔墨是须臾不可离之物,无论撰写文稿、书信,还是诗扇、联匾的酬应,都需要磨墨操笔。对於他们而言,书法不仅仅是艺术,更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正因为他们书写的文字不时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普遍讲求书法的社会氛围促使他们在练习书法上投入了许多时间。加之社会进阶最重要的途径科举考试也要考量翰墨的精良与否,应试的举子就得花相当长的时间来练习规整的小楷。即使没有科举的压力,书法也常常会是他们终身的爱好,即使自己不擅艺,也愿意欣赏和把玩。我们在明清文人留下的信札和日记中,时常看到他们对於古代碑帖的琢磨,对於书法优劣的讨论,以及对於自己书法水平的反省。
总体上看,在职业书家兴起之前,文人对於书法的“风格”通常没有刻意的追求,他们大多循规蹈矩,根据古来的法帖来锤炼自己的笔墨,日复一日,但最终都会涵养出自己的风格——这个风格真实反映了他们的气质和习性。换句话说,在古代文人的书法中,我们所看到的风格大多是自然形成的,而不像今天的书家,为创造出个性,不惜鼓努为力。今昔的对比,最显要的一点便是气局的大小。明清一些文人即便不以书名,看他们的书法也多半能想象其人的自信与从容。
如果说古代文人对於风格并没有刻意追求的话,他们在书法上的交流更是处於一个松散的结构之中。他们没有书法协会,不用选出领导,也无需通过展览、评选、出版,提倡某种创作导向,形成话语权威。他们根据自己所熟悉的艺术史与文学史的经典谱系,来判断当时的书法可能存在怎样的缺陷,应如何向传统借镜?他们之间的切磋往往切中艺术的肯綮。正是这种反思精神,促进了书法史的迁转与嬗变。以明代天启二年的进士群体为例,其中多有擅长书法者,比如王铎、黄道周、倪元璐、陈盟、南居仁、祁彪佳,但他们在风格上各有蹊径,没有谁是最权威的,没有谁能左右其他人。但是这个群体的存在,以及他们松散卻直接的交流——比如黄道周有专门写给倪元璐的论书札,对於陈盟、南居仁、王铎都有中肯的评价——卻无疑成就了他们在艺术史上的令名。
几位来自江南的年轻书家,在“六元学社”的名义下活动,已经持续了十馀年。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有大学教师、公务员、专业书家与独立研究者。从个体来说,他们有各自的师承,有各自的偏好,也有各自的擅长。而从群体而言,他们的活动相当松散,时间、地点都不定期,但相互之间始终保有足够的交往与关注,他们的交流中充满真诚的批评,而自觉远离弥漫书界的廉价奉承。
2005年5月,六元学社曾在南京美术馆举办名为“达其情性”的展览,那次展览以民间性、学术性和精致性为目标,展览的同时还举办了三场学术讲座,大受观众的好评,《书法报》当时罕见地以头版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这个展览。十馀年来,我看到他们的书法所发生的变化,但所有的变化都不离他们本来的面目——在越来越浓重的商业气氛中,他们都还保持着对於书法的朴素情感和坚定认知。而我也依稀看到他们之间潜在的交流,无论他们的风格是率意还是含蓄,是厚重还是灵动,是朴素还是华丽,他们都不离於“雅”。我不知道这是江南的文化传统所赋予他们的,还是他们之间互相传达的一种信念。他们想要追求的是一种闲散甚至慵懒的状态,但在这个状态之中,每个人都有一份难得的自信与从容。(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张六弢
1966年1月生于江苏宜兴,1984年至1992年在张渚工人文化宫工作,1992年至2011年8月在宜兴总工会工作,现就职于江苏省书法院。自幼酷爱书画,至今凡三十余年,曾遍习历代名碑名帖,主要取法汉魏碑书及明清浪漫主义书风,旨在融合,卓有成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宜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书法院专业书法家,民进委员。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