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龚望
尊师仰贤 感怀师恩——龚望和他老师们的故事
张金声
龚望早年在崇化学会、天津国学研究社,接触到的老师都是鸿儒硕学之士。老师们的言行,龚望临终念念不忘。他尊师教,淡名利,曾写道:“一盏寒泉存吾师,敢云薪尽火传之。心香上达无他事,利养名闻要识时。”
不忘给郑菊如出书
龚望早年随郑菊如研习《诗经》,藏有王襄所撰《郑菊如先生墓志铭》及《郑菊如先生诗存》。
天津图书馆建馆90周年,龚望题字“学海”并赠送《郑菊如先生诗存》油印本。他在致该馆的信中写道:“乡贤郑老是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早年曾捐地十五亩办学校,即今日之南开学校。郑公曾任天津市立第二图书馆馆教长、北洋大学教授、天津崇化学会讲师。新中国成立后被周恩来总理荐举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郑公著有《毛诗讲义》及古今体诗四卷。今将该诗印本呈交贵馆保存。”
《郑菊如先生诗存》后由龚望题笺,龚绶整理正式出版。
龚望为金钺治印三十方
为金钺治印三十方
金钺是天津近代藏书家、刻书家,与严范孙等人筹建崇化学会,并任董事,直到崇化学会解散。龚望曾言:“金先生(金钺)结束津门有藏书家,无刻书家之说。其刻书不计成本,且勤于校雠。崇化学会办了那么多年,金先生功不可没。”
“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填不饱肚皮。龚望经常给金钺送些吃的,哪怕是一个鸡蛋或是一碗米汤。“文革”期间,金钺被抄家后,每日枯坐斗室,不再书画。龚望得知金钺印章一方不存,特意为金钺治印三十方。金钺见之大喜,遂动书画之兴,又苦于无纸,龚望找来旧书衬纸、残帖扉页供其挥洒。三十方印作现在龚望纪念馆常年展出。
收藏钟世铭家中遗物
钟世铭曾任国学研究社副社长,龚望随其读《大学》。1963年,钟世铭请龚望为晚辈及朋友的孩子们讲授诗文、书法。钟世铭1965年去世后,龚望从学生王万中手中得钟世铭父亲钟筱云手稿两页并将其装裱。题《钟筱云先生辅仁书院课艺》并有跋语,大意是:钟世铭病逝后,其子耀华即将全部房舍、书籍、器物等一律处理干净,转年农历正月初四返沪。当时,龚望等人建言,先人遗留的手稿应当注意保存。无奈,钟先生各屋所藏中西图籍全部售出。书籍卖后,楼上下各屋所剩下的断简残篇,满地皆是,有一尺之厚。后来王万中在废纸堆捡获发现了钟筱云应课辅仁书院的试帖,龚望将其装裱成册。
跟陈哲甫学做人做事
龚望有《八十岁自题小照》:无能废、无能废,你也活了八十岁。祖德宗功社会好,临深履薄时警惧。欲识果来先畏因,慎莫造因可减罪。尽其当然听自然,所以然也人不会。
从这首题照诗,可以体悟到龚望的人生境界。
而言及此,龚望讲过一则旧事。龚望师从陈哲甫学习《易经》。1948年,陈哲甫病重之际,龚望前去探望。陈哲甫问:“你随我读《易》有年,说说《易经》的要义。”龚望知无不言,数答而皆不能令陈哲甫满意。陈哲甫说:“《易》之要义,三句话可以概括。尽其当言,听其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数言也成为龚望进德修业、不喜亦不惧的座右铭。
龚望与人谈起此事,由衷赞叹陈哲甫。他说:“得古人有益之言,或数字,或数句,终生恪守,其德业、事业必有所成。”龚望如是说,亦如是做的。
学陈翮洲书法也学处事
龚望以书法名世,其书法师从陈翮洲。陈翮洲做书法教学,可他从不轻易为人作书。龚望得其两纸书课,珍若拱璧。装裱后并请王坚白、冯谦谦、胡定九、余明善题记,时常观摩学习。不仅如此,还撰写《翮洲师讲授书法回忆》,使一代名师博学多能、教亦多术的风采、高尚的品德跃然纸上,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文史资料。
龚望教授学生书法时,恪守陈翮洲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取得极大的成就。
1987年农历九月初九,由龚望发起,王坚白、冯谦谦、余明善、刘炎臣、李邦佐、张淑纯先生参与的雅集,后人称为“丁卯重阳七贤雅集”。事前,龚望请余明善写好教授国学研究社诸位先生牌位、祭辞,他们面对牌位行礼如仪而后雅集。龚望每当谈起这些已故的师长,总是谈他们为人处世的品行,丰厚的学养及对自己的影响。龚望去世后,其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在一张纸条上写的他准备出的书,皆是其师长的。他尊师仰贤,感怀师恩,其书斋“四宁草堂”中一直供奉郑菊如、李廷玉、金钺、钟世铭等人遗像,以志不忘之情。
龚望的老师的作品
龚望在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1984年8月7日,龚望被天津市人民政府聘为天津市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
龚望积极整理乡贤故籍,曾出资印行了《欲起竹间楼文集》、《梅树君先生年谱》、《刚训斋集》等。
龚望早年事佛,并深研佛学,是著名居士。图为,龚望在大悲院。
- 龚望的书法关乎世道人心
- 书关治道—龚望翰墨作品展邀名家举办“临帖课堂”
- 龚望:“书关治道”展翰墨
- 凝于内而逸于外——龚望先生刻石和砚铭作品赏析
- 龚望:以书法来歌唱生活,歌唱生命
- 著名书法家刘光焱:龚望先生的隶书前无古人
- 著名书法家张长勇:龚望先生叫我习隶书
- 著名书法家许敬:与龚望先生一起“玩”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