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第一届天津国际青年美术周征稿启事
- • [公告]第九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征稿通知
- • [公告]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
- • [公告]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初评入围结果
- • [公告]“十艺节”全国美展作品征集启动
-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 • [展览]天津文交所下周举办书画精品展
- • [展览]西部多所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将亮相中...
- • [展览]海峡两岸孔孟文化书画展台北开展
梅琦工笔画作品:《静物》之七
近年来,大批中青年工笔画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笔画艺术创作中,使当下工笔画艺术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并为传统工笔画艺术向当代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但是其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代工笔画的创作危机在工笔画大繁荣的背景下,我们也看到了工笔画自身存在的危机:没有参与到“当代艺术”的行列,体现出工笔画艺术的“当代性”;更没有拿出体现思想价值的力作来,而是日益成为“自弹自唱”的修身养性的高级休闲艺术。
那么,什么是“当代性”呢?“当代性”产生于西方后工业化社会,是相对“现代性”而言的。在面对生存状态的急剧转变以及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如异化问题、战争问题、环保问题、种族问题、性别问题)时,它一反“形式至上”的现实主义原则,更强调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对当下现实与文化现状的关注与批判。
如今,在高速发展的商业化背景下,同一种风格、同一种造型样式几乎被所有工笔画家所效仿。模仿者无须思考,只是把艺术作为一种仿制的手艺。他们的画面上呈现出柔靡、香艳或颓废、没落的怀旧气息。在观看这些工笔画作品的时候,我们无法体验到属于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内涵。这是违背中国画传统精神的。近年来,很多工笔画家主动放弃了独立的学术自由,而臣服于商业市场,为追求商业价值而不断重复自己。
工笔画家是否有眼力、心力洞察这一切?是否有宽阔的视野?能不能够反省自己的趋俗?有没有魄力和勇气改变这种模式?这一系列问题的确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工笔画的创作方向工笔画自身是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它承载了上千年的传统文人审美意识和造型观念,也造就了中国人对工笔画体验的细腻和敏感。顾恺之《洛神赋图》是以经过理性提炼的、春蚕吐丝般的线条刻画甄妃丽质秀妍之貌与众人端庄整肃之态。那含蓄的神情正是增一分太露、减一分太淡的线型使然。唐代小李将军在创作山水画过程中始终抑制感情的强烈涌动,将之纳入对每一处景观的精细创作中;整幅画完成之后,被压抑的感性才得以平复。留在画面上的,则是他更加感性的情感的凝练。这些传世经典,除了展示出美轮美奂的图式和炉火纯青的技巧外,还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状态———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感动、他们的梦想……他们首先属于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然后才属于其后的世世代代。
因此,工笔画能否成为真正的“当代艺术”,关键在于工笔画家自身。工笔画家自身若能主动进入到“当代艺术”的行列探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就能拓展工笔画语言,扩充工笔画的内容和形式,也能为工笔画艺术的发展找到新的切入点与可能性。
梅琦工笔画作品:《静物》之九
“当代艺术”在不停地消解各种既定的传统观念,不停地模糊画种之间的界限,这为工笔画的当代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只有按照当代的方式去使用工笔画材料才是有现实意义的。因此,在尊重工笔画材料特点的同时,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看待工笔画,寻找工笔画创作的更多可能性;把握工笔画的精神本质,让作品表达当代人的生存现状、内心感触和精神追求。工笔画家只有很好地理解了“当代性”问题,才可以完成自身的图式转换,并将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进而引起国内外当代艺术界的关注。
梅琦,西安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教授、装饰基础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万花的皇后》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金色大地》获全国首届重彩画大展优秀奖。出版有《装饰图案设计基础》《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