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画家柴博森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嘉宾:柴博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会员、清华美院高级访问学者等。
简介:柴博森,1969年1月生于天津,自幼研习书法,从书法家袁健民先生研习《九成宫醴泉铭》、《张猛龙碑》、《张黑女碑》等碑帖。后深入绘画,转益多师,现从师向中林、李翔老师。挚爱写生,喜从大自然中吸取素材与灵性。
作品曾荣获:
2004年,作品《溪林过桥》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写意中国画大展;
2007年,作品《铁骨脊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建军八十周年书画大展、作品《赵家沟印象系列》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7年中国画大展;
2008年,作品《美丽的西部家园》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画双年展;
2009年,作品《龙胜梯田》入选宁夏美协主办的上海美术馆成立五周年书画邀请展、作品《守望家园》入选天津市第十一届美展、作品《巡》、《出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建军82周年书画展、作品《落雪无声》获优秀奖并入选天津市第七届青年美展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0年,作品《难忘故园》入选天津第三届“双十佳”优秀作品奖、作品《耕耘希望》入选2010年中国画展;
2011年,作品《玄驹·五色土》入选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艺术展;
2012年,作品《收获希望》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展、应中央办公厅、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商请,为中南海、中央军委办公厅创作《太行揽胜图》、《太行丰碑》、作品《复员》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建军85周年美术展。
画家柴博森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天津美术网]:您觉得青年画家的成长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的因素呢?
[柴博森]:我觉得综合修养比较重要,读书、字外功,画外功这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开拓眼界,当然我也没有资格评价青年画家,因为我本身还没有出这个范围了,我想把从别人那里学到的和我自身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比如就应该多读书,读一些好书,譬如古代诗文等一些对绘画有关的,包括看似不相关的。我前些日子买了几本书,分批买的,一本是《粤菜宝典》,一本是《蓄墨小言 》,还有一本是《名砚辨》,后两者还有点关系,《蓄墨小言 》讲的是墨和拓片,还有围绕着墨的年代,一些相关演绎的故事,《名砚辨》也是一样,介绍历代传下的砚的经典,这两个跟字画还有点关系,《粤菜宝典》就不一样了,属于烹饪学,实际上这本书的前言就写了它不是一本菜谱,主要介绍了粤菜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买书有个特点,第一不买铜版纸的,第二不买大字号的,只买小4或者5号字体的书,那样的书含金量高,因为有很多铜版纸的书基本都是凑篇幅的,本身文字非常少,我以前买过一套《郑逸梅选集》,一套6册,郑逸梅是在民国期间被称作补白大王,1992年去世的,97岁的高龄,他一生文字的创作仅次于张恨水,张恨水一生写了三千多万文字,他写了一千五百多万,他年轻时候的那种积累,到了晚年能够娓娓道来,根据他日常所养成的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有些不是靠脑力能达到的,习惯很重要,多记、多拍、多思考,这些都会给今后的创作带来积累。所以说这些好的书相关的也好,不相关的也好,都要读读,但是需要有选择的去读,选择一些含金量高的,有思想的,前些天别人给推荐了一本好书,是南开大学熊培云写的《自由在高处》,写的挺好,这都是朋友们日常的推荐我才得知的,要是仅凭个人的信息就没有这么广泛了,多和一些爱读书的人交流,他的言论正确与否不要去评价,自己进行过滤分析,相信会给你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是读书,书法也一样,别去追求时尚,既不能像康有为那种尊碑抑帖,也不能说像现在这样尊帖抑碑,从获奖作品就能感觉出来,正书、碑书很少,龙飞凤舞的很多,别追求这种时髦,踏踏实实的用读书来丰富你的书法、绘画,书法一脉相传那是有道理的,尽管过去的碑帖有的现存的只有几十个字,几十个字就足够了,绘画也是如此,传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对于一些当代的主体性创作也要重视,有的评论家和画家很反感一些大画的创作,实际上不用这么偏激,这个“大”看你怎么去理解它,季羡林先生曾经提出过“大国学”,可惜还没有落实就去世了,现在咱们的吴长江书记又提到“大创作”这种意识,搞了很多主题性创作,专题性创作,还有李存葆先生提出了“大散文”,过去的散文可能几百个字,几十个字就能算一篇散文,李存葆先生接连推出了很多作品,如《一默斋主》,就是写李翔老师的,还有就是《渐行渐远的滋味》,都是动则几万文字,写的非常深入非常深刻,2012年优秀散文作品第一个就是李存葆先生的《渐行渐远的滋味》,举了三个提出“大”的定义的人,就是说别去用贬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大”,人的一生包括绘画也一样,总要创作一些大的作品,但是别比,今天你画个20米,明天我画个30米,那样就没意义了,大也好小也好,以画好为目的,别在乎过程和形式。
作品《乡村拾趣一》
作品《乡村拾趣二》
作品《乡村拾趣三》
[天津美术网]:您除了对绘画和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还有其他的业余爱好么?
[柴博森]:我打了十几年的高尔夫,是我业余爱好中的主业,至于怎么接触到高尔夫的?我以前工作的公司97年的时候筹建了天津杨柳青高尔夫,后来我就一直没有断掉过高尔夫的情结,上回有人问我这艺术和高尔夫有什么相关之处,说心里话有些勉强,但是唯一很有说服性的共性就是都是户外的,一种有氧的活动,写生置身于天地间,高尔夫也是一样,Golf这4个开头简写的英文就是说阳光、绿色、有氧行走的这种运动,就是让你在有氧的前提下踩着绿色的草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行走的一项运动,它都是一种户外的,愉悦身心的,一种锻炼体魄的一项运动,如果说有关联,这一点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平时打会兵乓球,这都是我钟爱的运动,在其次旅游也好,读书也好,那都是辅项,为了帮助绘画。
作品《小溪人家》
[天津美术网]:您今后有更深一步的打算么?
[柴博森]:我想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写生到底,现在有这这么好的条件,跟着我的老师,我的朋友一起游走各地写生,那是我最开心的事,不回错过任何一次机会,因为这是很珍贵的,在这期间我们有过很多个画友最后都没有走到一起来,是很遗憾的,如果能坚持写生到七八十岁,再回想起之前写生的经历和故事,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憧憬。因为如果不去写生,让我画一副画,我觉得我画不出来,因为其中没有故事,我的写生作品每一幅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今年5月18号,我在天津天美时代举办我的个人画展,到时欢迎大家和各位朋友的光临,这次我在作品的展牌上,除了有作品题目、尺寸、创作年代、题材,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创作感言,共有70多幅作品。我08年有一幅是从水墨写生转型到现在写生的作品,用笔还有些生疏,构图现在看起来还有点幼稚,但是我要把这幅作品展现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我转型时期的作品。有的作品是在沪西写生,有的作品是在西北高原写生,每一幅都有自己背后的故事,只有这种作品才能够引人入胜,反过来那些商业性的作品画当然画起来更纯熟一些,但是总是不如写生作品有那么多的感情体现。我的写生作品有的评价哪怕只有一句话,但是我一定要表达我自己的内心感受,有的写的详细一些,但是一定会给观者一定感受的。
作品《英格兰风光》
[天津美术网]:您最近有新的书法作品吗?
[柴博森]:我也正在积极准备第十二届美展的作品,因为第十一届美展我入选了,然后第十二届、十三届一直往后我都要积极的参与,不管结果如何,它都是一个很充实的过程,十年磨一剑的感觉,如果能够有收获,那就不付这番辛劳,所以我一直都在准备这些素材,包括这次去房山写生也好,都去捕捉一些能够充实画面的故事。
作品《悠悠白桦林》
作品《执杖达摩》
·画家柴博森:天津是培养书画家沃土的一方宝地
·画家柴博森:师承李翔打下坚实基本功
·画家柴博森:学习中国画观念要新、技法要强
·画家柴博森:画出体现水平、反映时代的抗鼎之作
·画家柴博森:写生与作品之间有感染力的区别
·画家柴博森:以画好为目的,别在乎过程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