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濂波作品
陈濂波作品
常娟娟
中国画历经数千年之久的历史积淀,其辉煌和璀璨无与伦比。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枝秀美的花朵,更是充满顽强生命力的中国符号。通过中国古典山水的发展和继承脉络,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关键的承接点,并探索每个关键点的继承和创新的途径和方法,是守住中国画的根和魂,创造出充满时代气息的最新颖、最美好图画的必由之路。
师古:入古越深,出古越新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数千年发展的精粹,具有不可动摇的根基。清代王原祁说:“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中国画发展必须在传统脉胳之下延伸与继承,而临摹是掌握传统笔墨语言的最佳途径。
中国画的艺术特征讲求传承关系、渊源关系,实质是强调文脉的继承。为了提高绘画技能,我们要不惜花大力气进入古人殿堂。入古越深,出古越新。通过临摹,可以较快地掌握传统笔墨本体语言。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为我们创造和积累了很多精彩的表达自然界物象的绘画语言,许多手法已成为程式,如披麻皴、荷叶皴等,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方便。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说:“我在学画时,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所应注意者,临摹之后,不能如蚕之吐丝成茧,束缚自身。”明代沈灏说:“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不容思议。”在“神会”中师古,在“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中领会奇妙的技法,方能有所长进。如果放弃这些已有的手法,走的路可能是古人走过的弯路,或所采用的方法是古人弃之不要的东西。
临摹不仅是获取绘画技法的手段,也是掌握中国画本体规律的方法。中国画艺术本身的规律性决定了临摹至关重要的地位。现代文字学家马宗霍说:“且必如此,而后能入乎古;亦必如此,而后能出乎古。能入能出,斯能立宗开派。”绘画就像建筑楼宇,通过临摹,选用自己所需的建筑材料,把地基夯实,然后才能承载得起高楼大厦。此正如清石涛所说:“借古以开今。”
临摹有益于造型能力的提高。现代著名画家石鲁说:“形象为画始终统一枢纽,可视之具象,可视之门户,若物体之细胞。”临摹得越多,就越能较快掌握传统笔墨语言。而笔墨语言是绘画反映事物的可视形象、轮廓、明晦、层次等的主要方式,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刻画要求画家具有较高的造型能力。通过临摹,画家可以寻找到历代绘画大师的闪光点,掌握其绘画技法、结构等要领和规律;同时找出传统绘画中的薄弱环节和自己绘画发展的切入点。这样,我们的创作就可以在参照和对比下取得进步。临摹的同时,画家还需有机地把生活注入“传统”,使“传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又使作品具有时代的特征。概言之,笔墨是传统的点滴积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内容才不是空泛、随意的。千千万万先哲圣贤上下求索、实践、总结铸就的坚实、厚重的传统,经由我们的传承、提炼和再加工,可以成为新时代的新体现。
笔墨:中国画的“慧根”
笔墨是中国画的“慧根”。中国画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圆、横竖、疏密、肥瘦以及用笔的中侧、顺逆、快慢、刚柔、轻重,与执笔的高低、松紧、虚实,用墨的淡、积、破、让等,都源于书法用笔。
笔意丰富的表达,需要在笔道上狠下功夫,练成有动有静、绵里藏针、刚柔相济的线条,从而体现人的精神与秉性———有刚有柔、动静得宜。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幅画好不好,就要看有没有刚柔相济的线条。
历代艺术家都强调“书画同源”“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必善书”,不借助书法则无以在国画中尽情地造型写意。书法功底稍差或有欠缺,笔墨则失去韵味和精神,造型失其坚实力量。中国画用尖柔的毛笔,讲究线条韵味、节奏韵律,讲究笔法、趣味和墨法。现代画家陈子庄说:“如果笔笔是画,就不是画;笔笔不是画,而是书法,那才是画。线条的粗细是根据韵律的需要,而不是物象的需要。”书法的一项基本功就是练腕力。有了腕力,不需用大力气,就能表现出弹劲儿、柔劲儿、爆发劲儿。一笔下去,墨在纸上呈现出轻重、浓淡等种种变化。如此,线条方能产生美感。作画时,毛笔仿佛变成身体的一部分,自身所有的修养、修炼似乎都可以顺着神经传入笔端,这线条便有了精神内涵……
画家踏踏实实、坚韧不拔、不投机、不取巧,抓住中国画的“主心骨”、笔墨之“慧根”,把自身丰富的情感用有书法意味的点、线、面表达出来,如此才可成就绘画的本质意义。
写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明代唐志契说:“凡学画山水者,看真山真水,极长学问,便脱时人笔下套子,便无作家俗气。”此语有力地证明了创作山水画要到自然山水中去,深入、细微地观察自然万物,认真地去研究自然美的规律,发现自然界的美妙。衡量艺术创作能力就是看谁对自然规律发现得多,而且是否能将之锤炼、升华,运用到写生与创作之中。
山水写生必须和传统笔墨语言紧密配合,到生活中去进行艺术实践。山水写生不能只用传统笔墨语言生般硬套,而是要在大自然中反复琢磨,然后加以剪裁和重新布置,提炼通幅画的气象,脉络在心,闭上双眼,景象如在目前,然后开动脑筋,搜索传统笔墨语言所有的符号,一旦触发,有所悟出,即掌握了前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奥秘。若发现传统的方法不能满足写生的需要,旧的情调不能与新事物相适应的时候,要学习先哲们的创新精神,设法探索新的途径,自创新法,将传统向前推进一步,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传统”。
借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当今的中国画革新风起云涌,造成中国画坛杂乱与多变,使传统的中国画品评严重失语。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近代康有为通过在意大利的游历,感受到西洋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意识到中西美术融合的必要。他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写道:“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国人岂无英绝之士应运而兴,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者,其在今乎,吾斯望之。”由此开启了中国画变革的先河。从李可染注重写生,深入生活来改造只注重“摹”“仿”的中国画,到吴冠中对中国画的传承、借鉴、创新、发展,无不说明艺术家是吸收时代的精华来发展民族艺术的。
书画家陈濂波说:“吸收西画的技艺,不是猎奇,也不是故弄玄虚,更不是吸人眼球的浅陋效颦,而是把中国绘画艺术去融合西方的绘画于中国的传统之中。”“洋为中用”,应以中为主,融化、吸收西画有益之处,科学严谨地吸收外来文化,为我们的民族艺术增砖添瓦。
凡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是为了更好地发扬传统。中国画只有沿着自身轨迹发展,才是最有希望的。
画面:深秀自然,气韵生动
“气韵”是反映作品精神面貌和内在生命的。“气韵”来自于功,来自于情,来自于学养。明代董其昌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可见,有了笔墨之本,还得维系它的根。根扎得深不深,就要看画家的修养高不高。
绘画是对美好的一种追求。为了追求美,画家必须把自己的精力倾注于技法的提升、学养的修炼上。笔墨的气韵是作者精神面貌的体现,是作者思想意识的飞跃,是视觉向感觉的转换,是自然向超然的升华。“气韵生动”是中国画艺术之命脉———这就是传统,这就是书画艺术博大精深之源泉。它是“六法”中的第一要义,使中国画艺术达到至高境界。只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坚持精神的历练、道德的持守、情感的培养、哲学的浸润,使自己达到忘我的境界,才能将自己的精神贯通到自然生命之中,与之相鼓荡、相融合。这样,绘画中“形神相离”的问题便可解决,画面便可“活”起来。
培植:用真情实感为山川立传
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是人文正气与天地浩气之间的沟通。也就是说,画无理不服人,画无技不惊人,画无美不悦人,画无情不动人。所以,画家要对生活怀有无限的热爱,将爱家、爱国之心上升到对世间生命的终极关怀,这样才能有炽热的感情来培植浩然之气,用真情实感为自然山川立传。
培植浩然之气需要精深的思考和勇敢的探索,需要多方面的修养,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和闪光的灵感,还需要博采众长、高屋建瓴的胸襟和胆识,更需要人格的锤炼与灵魂的升华。应该说,人生和艺术都是一个过程、一种期待,艺术的闪光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
培植浩然之气,首先要摆脱追名逐利的心态和世俗的压力。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要保持正直诚恳、情感炽烈,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和阅历,追求那入木三分的凝重与沉着。人就是因为在生命的路途中经历过沟沟坎坎,才能对生活无比珍惜,才能脚踏实地如大象,勇敢坚毅如猛虎。艺术家的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攀登过程,需要披荆斩棘向前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