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错的清晨 孙震生作
圣徒 孙震生作
孙震生
劳作中的人是最美的,我对他们充满敬意,喜欢将他们绘诸笔端。行走于西部,我喜欢那里的人们脸上淳朴的笑容,喜欢他们洁白的牙齿和腮边两抹高原红。我还喜欢画孩子,喜欢他们的天真烂漫,喜欢他们的单纯和羞涩。
一直以来,我非常注重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敏锐性、洞察力,使自己能在他人习以为常的环境中瞬间发现并捕捉最生动的画面。在人物的刻画方面,我更注重通过对外在的描绘去表现对象的精神、性格、气质与内涵。我认为,“气韵生动”应该,也必须作为评价人物画创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希望通过我手中的画笔、通过我作品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去表现宇宙间绵延不息的生命。创作中,我会注意培养作品人物“形象化”意识。我的作品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从成百上千个现实人物形象中提炼出来的———他们既有独立性,又有代表性。
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因此中国画家历来坚持师法造化,以生活为师、以自然为师。“画山水者,需要遍历广观,然后方知著笔去处”(南宋李澄叟《画山水诀》)、“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清郑燮《郑板桥集·题画·竹》)等虽为山水、花鸟画之言论,但亦适用于其他画科。东晋顾恺之“迁想妙得”的精辟见解概括出形象思维对绘画创作的意义。而形象思维来源于生活,如画山则“予与山川神遇而迹化”(清石涛),画草虫则“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宋曾云峰)。主客观达到统一,才能“妙得”对象的神韵、气质。这就像演员一样,要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才能表演得惟妙惟肖。但是,师造化不是重现自然、照搬自然,而是以自然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通过作者的心灵迹化和艺术理想进行加工和创作。
创作是一个过程,写生在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但每个人对写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我较提倡的写生方法是眼、心、手的结合运用。双眼要敏锐地观察、迅速地捕捉,力求在纷繁的万象中发现好的素材、好的形象、好的场景。内心要深切地感知生活、感悟生命,激发最真实的情感。双手要及时地记录———不管是笔还是作为辅助手段的影像设备,都必须在眼、心所到之处,记录下所知、所感、所思。三者中,尤以“心”为主———在我看来,如果一个画家没有一颗敏感、激情洋溢甚至于在别人看来有些神经质的心,是很难创作出感人的作品来的。
创作时,我通过各种方式将传统的工笔画、壁画、岩彩画中的有益元素加以融合。我认为,传统工笔画中的线条是必须继承下来的,它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传统工笔画对人物形象的精雕细琢、对表情的拿捏把握,是壁画难以企及的。而壁画色彩的厚重、亮丽、苍润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传统绢画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取二者之长而避其短,再参以岩彩画中的用色理念和技法,便形成了我作品中较为独特的绘画形式。我的作品里,用的几乎全是矿物色,整体追求壁画的色彩冲击力;脸部、手部等细节处刷胶矾水定色、渲染。着色时的笔触体现着画家的性情与修养。长短,大小,缓急,轻重……笔尖与画面短暂的触碰,如同一首悠扬的古筝曲,亦如一位芭蕾舞者踮起脚尖在舞台上旋转、飞扬……我会全身心投入其中,享受那美妙的过程。
关于中国画在色彩方面的基本原则,谢赫的“六法”中提出了“随类赋彩”,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提出“以色貌色”。他们所强调的并非纯客观地再现真实物象的实际色彩,而是要考虑画面的协调统一。中国画整体的色调应属于灰色系。朱砂、石青、石绿、赭石、花青、胭脂等,古朴、雅致、雄沉、厚重,艳而不俗,淡而不薄,古厚雅润,色墨相和,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相辅相成。现代画家在创作中应当继承这种用色传统,在简约与醇厚中追求一种淡雅、清丽而又苍茫的画面效果,营造出和谐宁静、恬淡隽永的境界。
用薄画法来表现厚重的效果,是中国传统绘画所一直推崇的,所以“薄中见厚,厚中显透”是我创作的追寻方向。绘制每幅作品之前,我会花很长时间来制作底色。我认为,人物画创作时,底色的制作要做到心中有数。蛤粉、墨、矿物色等依次用排笔“摆”到宣纸上,它们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会有哪种色彩倾向,以及底色与画面的最终关系,都应在心中有所预计。底色制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绘画过程是否顺利。好的底色能对画面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的作品用的全是矿物色,显得较为厚重;但其实只是薄薄的一层,这样作品能像卷轴画一样卷起来收纳。
人物画创作是一个艰苦而又充满乐趣的过程。一个艺术家,首先要高瞻远瞩,注意总结和整理前人的艺术创作经验;还要勤思苦虑、孜孜以求,犹如对热恋中的情人,热切地、不顾一切地追求之。只有这样,才能一朝顿悟,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在艺术上做出独创性的贡献。这样,就如在灯如海、人如潮之处,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一样———此中之乐趣,非身在此中不得体会之也。
孙震生简介
孙震生1976年生于河北唐山,师从何家英。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2002年,作品《红蜻蜓》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2005年,作品《结婚日记———晨妆》获“2005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7年,作品《五月阳光》获全国“2007百家金陵画展”金奖;2009年,作品《回信》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2012年,作品《新学期》参加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13年,参加“无界之境”当代工笔画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