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曾杏绯
个人档案
曾杏绯,1911年生,女,回族。江苏常州市人,从画80余年,以工笔没骨花卉见长,尤其擅画牡丹。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六、八届美展和《百年中国画大展》,作品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女画家作品选》,《中国当代女美术家作品选》等大型画册。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周总理、宋庆龄纪念堂及外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宁夏文史馆收藏,1984年出版画集 《曾杏绯花卉作品选》,1998年6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 《曾杏绯作品画集》。作品在宁夏历次评奖中均获一等奖。1985年,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宁夏自治区党委授予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10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民族百花奖”第五届民族作品展览组委会特授予她“民族杰出美术家”称号。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二、三、四届理事,现任美协宁夏分会名誉主席、宁夏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她被华夏美术出版社和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集出版社组委会命名为“国宝级艺术家”,其艺术传略收入国内各种艺术家名人辞典和日本国出版的 《中国当代美术家名鉴》。
德艺长馨 香泽百年—国画大师曾杏绯的艺术人生
桃红柳绿之时,曾老与儿媳在公园散步,其乐融融。
她是一株盛开了一个世纪的“牡丹花”,自江南到塞上,从艺八十余载不辍,绘事精纯,懿德垂范,遍育桃李。
她是一位走过百年的老人,更是一位蜚声全国的“国宝级艺术家”,她以一己之力延续着“常州画派”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广大,自成一家于千里之外。
她是一位善良平和德臻完美的长者,默默以自己的品行春风化雨,滋润后人,为宁夏美术界的成长与成熟注入了情感的驱动力,树立了追逐的坐标。
时光回溯到1928年春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常州少女曾瑜(曾杏绯原名)端坐在画案前,凝神运笔,细心敷色,笔触过处,一幅生机盎然的花卉跃然纸上,尺幅间竟颇有几分清六家之一恽南田的风骨。那时的她压根也想不到,几十年后,自己会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宁夏,用精湛的画技和高尚的品格写出了一段绚丽的人生。
今日曾老百岁寿诞之际,新消息报特推出专题《百年杏绯》,祝愿老人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艺术之树常青!
两年前几乎同样的一个春日,记者曾经采访过98岁高龄的曾杏绯老人。没想到春秋两度,当再次踏进老人家门时,马上就要过百岁生日的曾老竟然一下子认出了记者,热情地拉着我们的手招呼我们坐下。
曾老家的窗前,一株蝴蝶兰正蓬勃怒放着,那刚硬秀劲的枝茎,柔润绮丽的花瓣,恰恰与我们即将揭开世纪画卷中呈现的曾杏绯惊人的相似。
在自古名人辈出的江苏常武地区,自清代以降,有文字记载的名人不计其数,其中才女之多,声名之盛,举国少有。这些响亮的名字,如今依然是常州人的骄傲:周璇、陆小曼、琼瑶、曾杏绯……
曾老爱花,人尽皆知。当记者将一捧花束送给她时,老人的目光一下子亮了,连连说:好漂亮,好漂亮的花啊!其实从孩提时代起,曾老就与花结缘,说不清是那许许多多名目的花儿草儿因为老人的画作有了神采,还是老人因为百年来都有芳香妍丽陪伴,所以人到百岁还依然精神矍铄,目光炯然。
花香、翰墨香与馨香的家庭气息,共同构成了曾老家中的和谐氛围,而祖孙三代同握画笔且皆有成就,更是被宁夏画界传为美谈。
两年前在宁夏50年影响力人物颁奖典礼上,给曾老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作为宁夏当代美术事业的创建者之一,曾杏绯在特殊的年代来到宁夏,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当时这片文化相对贫瘠的土地上,使之逐渐根深叶茂,蓬勃壮大。
结缘绘事
1911年3月26日,曾杏绯出生在常州青果巷一户殷实人家,曾祖父和父亲都曾为官。很小时她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7岁入私塾,9岁进入常州女师附小。16岁时,曾杏绯不幸罹患肺痨,中途辍学。病愈后,她先拜当地画师徐凤林为师,一年后又随恽南田一派传人——常州著名画家蒋志明先生学艺3年。天资聪颖的曾杏绯极其热爱在纸上再现那些美丽的花花鸟鸟,因为格外勤奋,几年下来她的传统绘画基础已经相当坚实。
据中国绘画史记载,那一时期常州画派名人众多,达百人之众,其中女画家尤其突出。在良好的艺术环境下,曾杏绯的画技日益精进,老师谓她为得意门生,她开始在常州一带有了名望。很快曾杏绯的名声越来越大,登门索画者多得难以应付。
19岁时,曾杏绯离开家乡到南京,担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马福祥夫人马书城的家庭绘画教师。不想这一去,竟然还促成了曾杏绯与马季康先生的姻缘。抗日战争爆发后,曾杏绯辗转至重庆等地,以教人绘画谋生。1945年,曾杏绯被甘肃平凉女子师范学校聘为美术教师。1947年,曾杏绯带着孩子到宁夏银川,投奔马福祥夫人马书城,在其开设的一个托儿所附设的妇女识字班当教员,从此定居银川。
拓荒塞上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曾杏绯参加了西北妇代会,1951年进入原宁夏省妇联工作,1952年她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会。1955年,从妇联调科协任《科普报》的美术编辑。
从动荡的战争年代到解放后繁忙的工作之余,曾杏绯始终坚持对绘画艺术的热爱,潜心摸索。在宁夏这个当时的艺术“荒原”,曾杏绯成了绘画领域的第一批拓荒者。1953年到1956年,她的作品连续三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她成为宁夏第一个参加全国美展的艺术家。
1958年自治区成立后,曾杏绯作为回族美术家被调入自治区文联,负责美术组工作。在那一时期,她一心扑在人才的培养工作和各种活动的开展中,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活跃了当时的文化氛围。1960年,曾杏绯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回族女画家当选全国美协理事,即使是在现在的美术界都极为少见。1979年,68岁高龄的曾杏绯成为宁夏美术家协会首任主席。
1979年,是曾老艺术春天萌生的年份。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她的专业画家生活才刚刚开始。那时的曾杏绯天天忙着搞各种培训班,组织创作活动。虽然年届七十,但老人却精力旺盛,始终忙于创作、教育和交流。这之后曾老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她认为“艺术的春天”已经来临,如果不好好把握,是对生命的浪费。
自治区成立30周年时,77岁的曾老创作了一幅颇为独特的作品,她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模式,在画面中甚至加入了设计的意味,使该画在今日看来也充满了创新的色彩。画面上曾老详细描摹了十余种花卉,利用它们组成了一个象征吉祥的“如意”图案,设色艳丽而不失雅致,兰花、灵芝、向日葵、牡丹等各色花卉栩栩如生,从中可以看出曾老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对各种花卉近乎于“科学研究”般的认真观察。如今,这幅作品还悬挂在曾老家中,儿女们一致认为这是代表曾老艺术创作成就的作品,是“镇宅之宝”。
人们都知道曾老擅绘牡丹,其实在烂漫的百花园中,任何一种花卉对于曾老而言都是驾轻就熟。晚年的曾老爱画牡丹并非偶然,实系事出有因。上世纪80年代,银川中山公园种植了一片牡丹,名为“天香园”,生性爱花的曾老时常到公园去观察、写生,在那一段时间画了不少以牡丹为主的作品。后来,曾老的牡丹题材作品流传到社会,广受人们喜爱,她遂以牡丹作为主要的创作素材。
以德立艺
人们常常说德艺双馨,德尤贵于艺!在宁夏和全国美术界,曾杏绯老人可谓人人敬重。
曾老一生始终与人为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名利,只是一心一意干好自己的工作。遇到事曾老一贯先替别人着想,把自己摆在最后。当年在文联工作时,每逢春节,曾老就把家在外地不能回去的同事带到家中,一起吃团圆饭。看到年轻人积攒的脏衣服,曾杏绯也抱回自己家给洗干净,有时连年轻人的袜子破了曾老都亲自给他们补好。
说曾老的家庭是美术之家毫不为过。因为曾老长达数十年在艺术领域的艰辛求索不自觉地感染了后人,那是一种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结果。如今,儿子马建军是宁夏书画院院长,中国百杰画家,小女儿马以慰也是美术专业出身,现在宁夏博物馆工作,外孙马骅和孙女马丽茵分别执教于宁夏大学和北方民族大学。后人都以有曾老这样的长辈而感到骄傲,在专业上丝毫不敢懈怠,每次见到儿孙,曾老都会笑着问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作,然后一家老少聚在一起开个“作品观摩会”,其乐融融。
没见到曾老之前,很难想象一位百岁老人日常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没想到现在的曾老不但生活丰富多彩,还是一位很时尚的老太太。交谈中,曾老一直拉着记者的手,记者发现她手上戴了好几个精致而时髦的饰物。儿媳妇田兵告诉记者:那都是孙子辈买给老人戴着玩的,老人会很认真地把它们戴上,她觉得那是一种尊重。每天,曾老会看看电视,侍弄侍弄她爱了一辈子的花草,继续为儿孙们操心,除了这些,她还会画上几笔。
采访结束时已到中午,曾老忽然站起来进了厨房,等她出来时,手上拿了两双筷子,老人是想留我们吃饭。
那一个令人难忘温暖的瞬间,来自一位百岁老人。
曾杏绯与先生马季康年轻时的照片。
现在,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建军,你真幸福,有一位100岁的老妈。”
是啊,生我养我的母亲已经整整百岁了,这是我们5个子女的福气,放眼周围,几人能有此幸呢?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位一贯精神矍铄、身体健朗的老太太,一回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让我们终生难忘。
那是1971年,母亲的脖子一侧突然肿得老高,在区内一家医院被诊断为甲状腺癌。当时我正在吴忠金积亚麻厂工作,下午近5点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急忙匆匆往家赶。当天回银川的长途汽车已经没有了,我晚上扒了一列拉货的火车从青铜峡赶往银川。
半夜回到家里,气氛非常沉闷,姊妹们背着母亲哭哭啼啼地说:“妈快不行了,喊你回来拍张全家福,好留个纪念。”拍照片时,全家除了不知情的母亲嘴角含笑,其他人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随后,大哥决定带着“临走前”的母亲回老家常州转转,途中路过北京地坛医院一检查,居然只是甲状腺囊肿!大夫说没事,领着老人家好好散散心吧。可能回到家乡的母亲心情超好,回到银川肿块就消了。
我和母亲走的是同一条路,她既是我的母亲,又是恩师。我从小耳濡目染,加上略有天赋,所以进步很快,这都得益于母亲。
母亲一路坚实地走来,能拥有今天的这份荣誉,绝非偶然。在我们眼中,她首先是伟大的母亲,其次才是伟大的画家。母亲一生历经坎坷,含辛茹苦地拉扯5个孩子。记得小时,我一觉都睡醒了,发现她还在给我们洗衣服。做完了家务,她才开始画画。起初家里没有桌子,她就在床上铺上一张毛毡,在灯下画啊、画啊……
那时条件非常艰苦,母亲的作品数量却很多,每件都那么精彩,那么安静,那么唯美,的确非常了不起。现在我们姐妹5个都事业有成,母亲的言传身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平和、忠诚、勤劳、忍耐、贤惠,集合了中华民族所有的传统美德,而这些,又都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了她的作品中。
如今母亲已经百岁,我有时工作忙,她起床后甚至都把牙膏给我挤好,90多岁时偶尔还下厨做饭。有老母亲在,我觉得很幸福,希望她能更加长寿,更加健康。作为儿子,我以母亲为荣,我将以她为榜样,继续走好艺术道路的每一步。 (马建军 宁夏书画院院长,中国百杰画家)
半个世纪前的曾杏绯,风华正茂。
让人虚惊一场的全家福。
国画大师曾杏绯作品:芙蓉图。
国画大师曾杏绯作品:洛阳春色满人间。
国画大师曾杏绯作品:山花烂漫。
高德常青——宁夏文化界名人眼中的曾杏绯
国画大师曾杏绯
上世纪70年代,曾杏绯与第一届宁夏美术家协会的艺术家们一起讨论艺术创作。
张贤亮为贺曾老百岁寿诞,特书西汉《易林》中句:“万悦千欢,贵寿无极;五福四利,喜庆大来”。
宁夏有她,是一种福气!宁夏美协主席宋鸣一句朴素而实诚的话,道出了许多人对曾杏绯老人发自内心的景仰之情。
3月26日,是中国画坛杰出的女画家曾杏绯百岁寿辰。作为备受尊敬的前辈长者,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宁夏美术的拓荒者,曾老在漫长的艺术人生中孜孜以求,不断创新,其谦和礼让、精勤兢业的为人为业风范,如今已成为人所共知、人所共求的一种境界和目标。在她寿诞之际,本报专程采访了宁夏文化界的多位名人,听听他们对曾老的评价和祝愿。
吴善璋:她的成功,源于热爱生活
(中国书协副主席,宁夏文联副主席,宁夏书协主席,银川市书画院副院长)
曾老是宁夏艺术界健在者中最年长的一位,受到艺术界及整个社会的尊敬。作为相处多年的晚辈,我深有感触。
从艺术方面讲,曾老的作品非常宁静,有一种“中庸平和”之美,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源于对生活无比的热爱。她的家里种满了花,虽然年事已高,但经常亲自侍弄。见她如此爱花,我每年都要送她一盆,以表自己的心意。在公园里,我也会经常碰到她,在孩子的陪同下四处散心,观察生活。另外,书画界每每有重要活动,也都能见到她的身影。从内心世界来看,这不是一位普通龙钟老人的表现,曾老显得是那么的有活力,而且乐观、积极。
从做人方面讲,曾老对人特别真诚,没有一点大家的架子。我每次去看她时,她都给我拿糖,把橘子剥好后递给我。说实话,我有些受不起,她的举动让我很是感动。我觉得老人家能如此长寿,与她的心态、修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都有着很大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所热爱的事业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得到了众人的推崇,这不仅仅是其本人的成功,更得益于党和政府对艺术家的支持,得益于这个时代对人才的培养。
在老太太百岁寿诞这一大喜时刻,衷心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
张少山:她是美术家敬业的典范
(宁夏美协第三、第四届主席,第五届名誉主席)
曾老的绘画细腻、洒脱,色彩艳丽、雅逸,画面给人一种错落有致且丰满富丽的感觉,既有传统功力,又有现代感,具有很高的写实精神,是我国工笔画界比较有名的大画家。
她为人热情和善,工作认真负责,为我区培养年轻美术家做出了很大贡献;她是我们宁夏美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次参加美展、获得殊荣、被广泛收藏,可谓德艺双馨,堪称典范。
我和老人家虽然从未一起共事,但对她极好的口碑早有耳闻。我们举办笔会,每次她都积极参加,那会她已经九十七八岁高龄了,来到现场先起个头,然后我们就开始画。听说现在即使到了百岁,她每天还要画上几笔。说句心里话,我对曾老这种笔耕不辍的敬业精神十分敬佩。很多人的年龄还达不到她的岁数,笔却已经早早搁下,曾老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宋鸣:宁夏有她,是一种福气
(中国美协理事,宁夏美协主席)
曾老堪称我区画界的“泰斗”,无论在品行还是学识方面,对年轻一辈美术家都深有影响。我调到美协时和她成为同事,既受过她的谆谆教诲,也在工作中为老人家艺术之花的绽放尽过绵薄之力,说真的,我很荣幸。
说起来,曾老不只是一位简单的花鸟画家,她的画风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发扬光大作出了很大贡献。她的作品能够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和《百年中国画集》,很不容易,这是全国美术界对她的肯定。我们宁夏有她,是一种福气。
其实,我们不能只看曾老的艺术,她在妇女活动等其他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力。晚年的她一直坚持绘画,将健康的作品和健康的心态传递给社会,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景仰。
郭佳荣:她无愧于“德高望重”四字
(宁夏书协副主席,银川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
我和曾老认识36年,两次在同一单位工作,我对老太太的人品和艺品都了解很深,她真的无愧于“德高望重”四字。
她对任何人都那么宽厚、善良。二三十年前,她给人画画从不收钱,只要百姓喜欢,完全奉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上世纪90年代初,她到公园锻炼时被一辆拖拉机撞倒了,司机吓得不知所措,当得知对方家境贫寒后,她没有一句为难的话。老太太也从不给组织找麻烦,不把一己私利摆到重要位置,古语有云“谨言慎行”,她完全做到了。
她对艺术要求很严,不满意的作品从不拿出手,用她的话说,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观众”。同时,她在领导和组织宁夏美术事业、培养和教育美术新人上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曾老百岁寿辰之际,我感慨颇多,特作一首《百字令》以贺:
庚寅吉春,人月共圆;曾老华诞,百岁庚延。
三朝遍历,四世同欢;慈悯仁爱,修睦承先。
谦和礼让,律己从严;平心静气,安泰如山。
高德仰止,艺重泉渊;丹青妙笔,历久弥鲜。
精勤兢业,不苟指关;名成工笔,功就牡丹。
子女贤孝,敦厚薪传;六合同庆,福寿无边。
沈利萍:她永远都像一个标杆
(宁夏书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在宁夏画界,最早一批女画家出现在1962年,就是以曾老为代表。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一批毕业于艺术学院的女性加入进来,其中有我。到了1985年,女画家逐渐多了起来。而1996年之后,从事专业美术创作的女性队伍愈发壮大。
曾老作为宁夏女画家的杰出代表,为人善良,富有爱心,在她的脸上人们看到的永远都是善良、宽厚、睿智之风。她对年轻画家的成长很关心,和我一见面就问画作的情况,并提出宝贵意见。社会公益事业她也积极参加,2008年抗震救灾时,她毫不犹豫地把画作拿出来,充分显示了一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她永远就像一个标杆,让晚辈们进行自我丈量:作为一个画家,你到底该怎么作画,如何做人?画家都将一生有限的心血凝聚在作品中,曾老的牡丹画得那么好,清新、高贵、典雅,绝对是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
宁夏画界能有今天的繁荣,与曾老这样老一辈艺术家的积极沉淀是分不开的。曾老喜迎百岁寿诞,这是所有宁夏人的喜事、幸事。
马玉馗:唯美、唯善、唯真,画如其人
(宁夏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副秘书长)
前来向曾老求教的人很多,成为她弟子的却很少。我想说的是,此生我真的非常幸运,于1986年正式拜到曾老门下,成为她唯一一名入室弟子。通过这20多年的学艺,学品德,如今我早已把恩师当作亲人,每个星期都要上门探望。
年轻时的曾老,勤于思考,敏于观察,善于提取,不舍传统。虽说技法是老师传授的,可她的画作写生居多,以致能经常出新。她画令箭荷花、虎皮海棠时,常常把花盆搬到桌案上照着画。桃花开了,杏花开了,她就到公园里去写生。她的画特别讲究情境的构成,非常生动。
她给我授课时,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示范居多,怎么用笔,怎么用墨,怎么添彩……手把手地教。老人家虽然虚怀若谷,待人平和,但教我作画时很是严格,必须按照规矩来。最近我帮曾老整理画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她的作品唯美、唯善、唯真,真的是画如其人。
现在我每次去看她,她都要拉着我的手,和我挤坐一起,问我的工作、生活情况。她的谦谦君子及长者之风,常常让我感动。
(原文载于《新消息报》2010年3月26日 第25、26、27版 策划:杜海涛 谢荣生 撰文:贺璐璐 王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