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茀之作品: 螃蟹 (45×32cm 1977年)
天津美术网讯 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浦江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吴茀之纪念馆协办的“拈花茀手——吴茀之艺术展”8月23日至9月10日在浙江美术馆举行。展览分“海上求艺”、“结盟白社”、“艺苑良师”、“妙法自然”、“百花沃土”、“振兴浙派”6个部分,展出吴茀之从毕业创作到晚年绝笔的整个艺术创作历程中精选作品近200件,以及一大批珍贵文献资料,全面回顾了吴茀之的艺术历程,通过重点作品的介绍和解读,梳理呈现了吴茀之重要的艺术阶段,展现出吴茀之高超的艺术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吴茀之先生是现代中国画大家,擅长写意花鸟,间作山水、人物、走兽,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曾与潘天寿等组织创立“白社”国画研究会,致力于研究与弘扬中国画艺术。曾任上海美专教授,国立艺专教授、教务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他一生对中国画怀有深挚的感情,勤奋执着、卓然成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求中,始终追求中国书画所蕴涵的哲学维度和精神境界,崇尚品操情趣、学养格调的文人画风格,从他身上得以窥见20世纪文人画的清晰脉络。不仅如此,吴茀之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他与潘天寿、黄宾虹、诸乐三等一同建立了现代美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书画人才,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浙江美术馆向全社会征集收藏吴茀之作品61件、藏品32件(组)、印章24方、画稿、草图、诗稿等文献560多张(页),这批珍贵的藏品,让浙江美术馆成为吴茀之作品重要的收藏和研究机构。据浙江美术馆学术研究部主任余良峰介绍,本次展览的展品除浙江美术馆馆藏,还汇集了吴茀之纪念馆、中国美术学院两家的馆藏精品,以及向社会征集的吴茀之私人藏品。其中展出吴茀之纪念馆的馆藏达80件之多。此次展出的私人藏吴茀之作品,多是出自朱颖人、吴山明、金鉴才等画家的私人收藏,作品传承有序,并经过专家严格把关、挑选出来的精品。吴茀之早年受吴昌硕、王一亭影响所作的《富贵神仙》、《卧牛》,巨幅山水画作《灵峰》等都在展览现场和广大观众见面。
吴茀之的艺术是大众的,吴茀之先生的意愿,就是要让艺术与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浙江美术馆馆长马峰辉表示,我们应当继承和践行吴茀之先生的艺术宏愿,加大传统文化的展示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们能够享受优秀的艺术成果。此次展览不仅展现出吴茀之高超的艺术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也为浙江美术馆进一步开展吴茀之艺术的研究、展示和宣传,形成近现代浙江美术史内容丰富、史实明确、传承有序、内涵深厚的学术研究体系,扩大学术影响,彰显社会效应埋下契机。
吴茀之是现代“新浙派”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做这个展览首先符合浙江美术馆“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的立馆方针,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斯舜威告诉记者,整个展览由浙江美术馆学术部牵头策划,我们想通过对美术馆相关藏品的研究,进一步延生到整个美术学术流派的研究中,比如对“白社”艺术的课题研究,对美院中国画教学的研究,对浙派与海派的对应关系等等研究,做到真正的学术共享,未来将更好地带动整体的学术研究和美术馆藏品的社会征集工作。他也表示,作为有史以来吴茀之展览中规模最大、作品最全、出版最精美的一次展览,将成为构建浙江美术馆学术研究体系重要的一环,也将是今后学界研究吴茀之艺术成就绕不开的一章。 记者 姚璞 实习生 程洁
吴茀之
吴茀之(1900-1977),初名士绥,号吴溪子,浦江县前吴村人。早岁毕业于上海美专,曾与潘天寿等组织创立“白社”画会,致力于研究与弘扬中国画艺术。历任上海美专教授,杭州国立艺专教授、教务主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主任。
吴茀之先生擅长写意花鸟,间作山水、人物、走兽,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其作画讲气势、重境界、求变化,特别讲求书画交融,以诗入画。著有《中国画理概论》、《画微随感录》、《中国画十讲》、《画论笔记》等。作为现代浙派中国画和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生不乏吴冠中、李震坚、周昌谷、张岳健、程十发、柳村、方增先、朱颖人等画坛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