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文徵明家族的文脉及早期艺术活动 草间弥生设计唯美镜屋可体验“灵魂出窍”逾八成当代艺术扛鼎拍品由798起步2013保利秋拍 马远《松岩观瀑图》4082.5万元成交浙江首发当代艺术品投资私募基金2013北京拍卖季将成行业风向标中国印·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亮相首尔艺术殿堂唐三超荣获“2013中国创新油画艺术家”称号野夫版画艺术展开展 黑白线条再现峥嵘岁月组图: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学术研讨会在首尔举办中国美术馆“留学到苏联”荣获鲁迅文化艺术表现奖纽约否画廊将举行开幕首展“常羽辰:蛇与其他”“纸上谈兵”郑恩田书法展暨研讨会景峰画廊举行组图:天津美院以双年展为平台 检阅教师创作成果苏国伟漆画呈现福建地域人文景观刘奇葆的讲话引发美代会代表的普遍共鸣刘奇葆在中国美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2013首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落幕向京与瞿广慈:雕塑幸福或忧伤 “稀奇”是礼物喻红个展“忧云”:人们终究都是为情怀所动赵士英高清图:环球艺术之旅——阿联酋 著名画家史振岭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用传统水墨写意当代人的精神——古风作品赏析水墨洇洇写天然 著名画家史振岭和他的花鸟世界高清图:旅美著名画家卢德辉绘画展在天津美术馆展出高清图:天津美术馆举办“红色经典—馆藏20世纪中国画展”高清图:“骏驰甲午—李澜画马作品巡展”启动仪式举行高清图:书画家方大开喜收新徒黄勤彬仪式在古镇杨柳青举行高清图:全国读书漫画及读书硬笔书法大赛作品展进大墙活动启动孙伯翔庞黎明王印强闫勇高清图:新当选中国美协副主席李翔为“天津美术网”题写网名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公告]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初评...
 • [公告]第二届全国“读书”硬笔书法大赛征...
 • [公告]“天津东方杯”漫画大奖赛征稿
 • [公告]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初评入...
 • [公告]首届“金苑杯”中国时装画大展入围...
 • [展览]第七届具有收藏潜力的艺术作品展开...
 • [展览]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征稿启...
 • [展览]北京艺博会首推新写实油画展
 • [展览]马泉从艺60周年书画展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讲座]问津讲坛明讲述 艺术大师阎道生
 • [讲座]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国画艺术讲座在...
 • [讲座]艺术讲堂之域外文化与中国美术之变
 • [讲座]北京匡时举办“二王”书法研究讲座
 • [笔会]滨海高新区名家书画笔会
 • [笔会]霍春阳在家乡清苑出席交流笔会
 • [笔会]天津红桥区政协举办书画笔会
 • [拍卖]苏州吴门2013年秋季拍卖会
 • [拍卖]北京歌德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
 • [拍卖]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
 • [拍卖]北京瀚海2013秋季拍卖会
 • [拍卖]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卖会场次安...
 • [活动]天津第二届民企职工书画艺术展
 • [活动]山东“百馆千场讲座迎十艺”
 • [活动]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 [活动]2013军械库艺术周观展必备
 • [活动]站台中国跨年展“丛林II ”启动...
首页 >> 中国画 >> 正文

文徵明家族的文脉及早期艺术活动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12-06 22:53

    二、文奎等兄弟辈的艺术活动

  徵明兄弟三人,弟文室,王鏊评其“庶出,素行不谨,故字不载”,文伯仁“与叔相讼”之为三叔文室,而非二叔徵明,此事周道振先生已作辩误。笔者考察文奎父子与徵明关系,有关文献以及传世书画中所透露之讯息,皆能佐证周氏之辨无误。鉴此,几乎不见有关文室之史料,亦不难理解了。

  长兄文徵静(1469-1536)读书善笔札,生平气义自胜,不为贵势拙折,喜好交诗友书画,台北故宫藏徵明《松下听泉图轴》,据题“在雅歌堂看雨,画此就题”,即作于乃兄家,“雅歌堂”为其斋名,后其子文伯仁沿用,其卒,徵明撰《亡兄双湖府君墓志铭》。徵静较为热衷于诗文雅集,然其子文伯仁却成为徵明之后文氏家族中成就最大之一。刘穉孙娶徵明兄徵静女,徵明称其为“贤姪”,穉孙本人,亦工书好赏鉴,字学苏轼,尤工秦汉篆,名擅一时,亦为徵明家族后学。

  三、夏等姻亲的书画成就

  在文徵明家族姻戚中,外舅公夏当为其最引以为豪的书画大家。夏(1388-1470),江苏昆山清河里人。诸生时,从训导卢从龙学,时燕王朱棣攻南京,即皇帝位,诛杀建文帝的官僚,卢氏被连,门徒皆“逃散”,惟夏“不忍弃去”,人皆高其义。永乐十三年(1415)举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因工楷法,为帝所赏,俾侍东宫,帝评夏书为第一,永乐二十年(1422)授为中书舍人。洪熙元年(1425),召入文渊阁。宣德六年(1431)升为吏部考功主事。正统中修仁、宣二庙实录及皇陵碑。1448年,出任江西瑞州知府。于景泰四年(1453),留为太常寺少卿,进太常卿,人称“夏太常”,后累加正议大夫资尹中奉。天顺元年(1457)告归返里,以书画颐养终老。

  夏氏胸次洒落,为人疏爽,且忠孝仁爱:“吴中称富贵孝友之家,必曰夏太常。”为明代墨竹大家之一。

  明初宫廷书家,侍书之暇,多喜画墨竹,一以寄思乡之情以自适,一可比德于君子以自勉,宋克可谓肇其端。夏画竹,应与此风尚有关。其始学画竹,即为任翰林庶吉士之际,以“余力”(倪谦语)与张益同学画竹于王绂官舍。王绂(1362-1416),时任文渊阁中书舍人,与沈度(1357-1434)同僚,擅画山水,间以墨竹名世。难能可贵的是,夏能继承之并加以创造,多以长卷巨幅,出以“篆籀波磔之法”,凝劲内敛,并“延之以洲渚,润之以风雨”之生活观察,更有万竿烟雨、烟渚迷离之实境氛围,注重风雨、不同季节中竹的表现,坡石尝取诸友人圃中赏石,自己亦藏有赵孟頫“垂云石”。画法主要继承王绂之折带、乱柴皴法,更参以吴镇湿墨法,浓重沉郁,意境潇洒,并有雍容之致。

  其书法风格的形成,受明初台阁体书家代表宋克的影响,力追二王、智永,总体而言,笼罩于赵体书风的阴影之下,如夏氏代表作《小楷小学册》,雍容矩度,婉丽含蓄。这种书风,虽然为之后摆脱台阁体而力图革新的吴门书派所突破,然吴门书派的早期书风,仍有台阁体的影子。诚如汪由敦析文徵明书法指出的那样:“明初以云间‘二沈’为冠,夏小楷亦类大沈,即文徵明楷法亦从沈入。”册后“不及识公”且自署“外孙婿”的文徵明所跋夏“日以千字为率”、“一时人徒知其书法之妙,非人所及,而不知其精勤也”,这无疑对徵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再者,夏所擅长的赵孟頫书风,以及所鉴藏过的黄庭坚、康里巎巎等墨迹,在徵明一生书法历程中,皆可看到这几家的影子,不谓外舅公之作用。

  前人论吴门四家的崛起,代表了元四家之后文人画的中兴,而对吴门画派起到承上启下的吴门先驱,若沈周父、叔、祖,师长如陈继、杜琼等,皆为学界耳熟能详。而夏,事实上,亦应成为吴门画派先驱人物之一。

  首先,夏本出于吴,画坛声望极高,影响很大。弟夏杲(生于1397-1404间,卒于1457-1464间,卒年66岁)工楷书,又善隶古,与人作斋堂匾额,深有汉刻笔意(《夏季明墓志铭》)。季子夏文振(1450至1456间召为中书)传其家学,以侍父官舍,就试上章,乞习书翰苑以便孝养试之入第,一时称济厥美,并以字行。

  另从夏学楷者,有昆山支鉴;师其墨竹一派者,有昆山屈礿(尝受竹于夏太常,有“今人家所得往往出其手也”)、张绪、魏应祥、婿卢瑛等,又有其外孙婿王银,娶吴愈长女,擅画竹,徵明称其为“女婿”。王银藏有夏昺《云山图》,昺与弟夏同召为中书舍人,时称“大小中书”,画学高克恭,徵明曾题其《云山图》,皆谓有家学焉。且昆山地区,亦成为徵明早年重要往返之地,所与交游者,多为夏故交,如顾恂(顾瑛四世孙)之子顾鼎臣(1473-1540)、侄孙顾潜、曾孙顾德育等(徵明岳父吴愈姊嫁顾恂,恂女嫁夏景洪)。

  更为重要的是,夏氏一生,从未中断过与吴门文人的交往,上述对沈周等产生重要影响的文人书画家,包括沈周在内,沈氏叔、父,师长陈宽、陈完、杜琼、刘珏等,都与夏氏有亲密交往,比如刘珏曾向夏氏借其藏品临摹。而夏氏天顺元年(1457)归里后,交往更加频繁,1464年与徐有贞相约“诗社中人”于昆山玉峰作登高之集,相至者杜琼、陈宽、陈完、施尧卿、刘广洋等七人,诗文书画,倡和不断。

  夏一门的古书画收藏,也颇为吴门文人所关注。据故宫藏吴宽弘治三年(1490)题黄庭坚《草书浣花溪图引卷》透露“故太常寺卿昆山夏公所蓄书画,毁于火者数十种”,悉夏古书画鉴藏之丰,除此山谷巨迹外,另见有上博藏冯子振《虹月楼诗卷》、北宋佚名《睢阳五老图册》(今分藏美国与上海博物馆),皆属夏氏曾经鉴藏物。而故宫藏刘珏《临梅道人夏云欲雨图轴》,即刘氏向夏借其所蓄吴镇真迹“假临几月”而成。其逝,藏品传诸子孙,如仲子夏文振其补《浣花溪图引卷》火损五十余字,几能乱真。

  作为书画世家女婿暨文徵明岳丈,吴愈(1443-1523)虽不是书画家,但无疑仍保持极高的书画热情,与当时书画家如沈周、文林、吴宽等往来频密,沈氏《京口送别图卷》、《桂花书屋图轴》(皆故宫博物院藏)即为吴氏所作,亦好收藏,据吴釴志(昆山人,1464年进士)《行书札》(台北故宫藏),知愈父吴凯亦好收藏,藏有朱熹、《元人十八家跋》等。或许正是吴氏家族之文艺热情,不仅影响了夏择婿的标准(与吴凯本为诗友),且影响了吴愈的择婿品味,可谓内外艺术世家,薪火相传,不仅影响了文氏家族,亦造就了有清一代文豪吴伟业。

  四、文氏家族早期的艺友

  文徵明与诸艺坛前辈结交之前,其家族自身的人品威望与诗文书画成就业已初具。这种声望,不仅来自文洪父子,昆山夏氏、吴氏,以及吴门张氏诸姻亲家族,亦代表了早期文氏家族的共同形象。而所交艺友之地域,也由吴门一隅扩展至昆山、太仓、常熟、吴江,乃至金陵、北京诸地。包括文徵明“先友诗”中所述诸宿儒,亦作如是观。

  1.吴门地区

  以儒学诗文名于吴门并尤重家庭教育的张氏家族,是文洪受业的摇篮。随着家族之诗文艺名、人品风范逐渐树立于士林,以及课徒授业、家族联姻、仕途同僚诸因素,家族的艺友人脉亦趋形成。

  文徵明最早的文学老师之一吴宽(1436-1504),即与徵明表叔张玮(1453-1517)一同受业于文洪内兄张静源。静源不仅“口受经书”,使学生“贯总群籍”,且“择名士与游”。文洪“余雅性喜交游”“求友于天下”,尤擅作诗,当与包括张声远、张淮、张宗德在内的张氏一门之诗文成就与严格家教有关。除与吴宽以同学游处外,另有诗友祝颢(1405-1483)等。他们的子嗣如吴奕、祝允明,后皆与文徵明互为书画挚友,是祖、父辈文谊的一种延续。

  文洪“古貌心清”,以“振铎成材,久驰声于邑校”。从游问业者,后“多为显官”,如仕至武英殿大学士的王鏊(1450-1524),成化初于太学“始为学诗”,“授以诗法”的便是文洪。之后王鏊尤重对吴门后学的亲授与庇护,成为了诸如文徵明、唐寅等最为重要的导师之一,即其“于其(文洪)言,莫之能忘”的身体力行。

  沈周(1427-1509)是文徵明最早的绘画启蒙老师,与文氏家族之谊,可溯至文洪同年举人海虞桑悦之父辈如桑琳、桑瑾、桑瑜等,其一门与洪皆为笔砚艺友。1478年,桑悦曾拜访文洪于涞水并同游古贤遗迹,洪撰有《游黄金台故址记》。不仅如此,桑、文二家有姻缔,桑悦为同年进士文林的表弟,而其姑,即沈周(1444年)原配陈慧庄(?-1486)。桑氏一门以“清流”、诗文著称于时,并与姻家沈周诗文书画倡酬往来颇多,而桑瑾之子桑介与徵明文学友,合著有《赓吟集》。而自署“江南才子”的狂士桑悦,与沈周及吴门文人的交往亦颇密切,且涉及较多的书画赏鉴活动(注2)。有鉴于此,文林1466年访沈周并订交,或因表弟桑悦一门而与沈氏沾亲之故,沈周后称徵明岳父吴愈由“吾友”改为“亲家”,皆当源于此,亦是迁居相城仅百余年、“族姓尚寡”的沈氏更为重视姻戚之情的流露(注3)。

  文徵明最早的书法老师李应祯(1431-1493),苏州府长洲县人。1465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李、文二家关系颇为复杂,李既是文林同僚,又是徵明好友祝允明的岳父,加之允明女嫁文洪姻亲王观长子王穀祯,可谓世交兼姻缔。1491年李官南京太仆少卿,徵明随父仕于南京,遂“以家庭子”学书于李氏。

  王穀祥一门与文氏家族的世缔,则综合了各种因缘,颇具典型性。首先,世代联姻。王穀祥祖父王敏(1414-1485),号瞆斋,以名医著。1476年前,其第四女嫁张玮(1453-1517),张氏于1487年与文森同年进士,仕终工部都水司郎中,居官严慎,执法秉正,名闻江淮。曾大父张声远,即文惠之外舅,故王敏与文洪互称姻家,而徵明亦称张玮为表叔。后张氏忤刘瑾,谪戍辽阳,瑾败,释归,徵明《行书致吴愈札》(上海图书馆藏)中对此有透露,所撰《明故奉政大夫工部都水司郎中张公墓志铭》,言辞中颇引以为家族之荣。又如上博藏李士实1493年《行书赠别张冬官序》页所述,皆与徵明“若公者,不亦诚廉吏哉”(注4)诸文献互为印证。张玮与王穀祥,为姑丈行。另,王穀祥三伯父王泰娶于文,与文徵明为母姑行;穀祥二伯父王云之子王日都,则娶徵明之女。

  其次,世代师友。王敏第四子王观(1448-1521)暨穀祥父,号款鹤,少即从文洪“为进士学”,1486年以名医入太医院,后归吴门,与诸兄王闻、王泰、王鼎(有题明人《忠孝堂图》卷)皆好书画鉴藏。仲子王穀祯则娶祝允明女,故祝氏岳父李应祯、挚友蔡羽与唐寅等皆称观为“亲家”。季子王穀祥少从学王宠,又与文嘉学书于祝允明,后入文徵明门下。

  2.昆山地区

  1492年或稍早,徵明与昆山吴氏的联姻,则大大拓宽了家族交友的途径。其中,尤以岳家吴氏、外舅公夏二门的因素为最。吴氏一门的诗书声望,夏氏一门之书画成就与影响,以及他们遍于南北的艺友、错综复杂的家族联姻、众高官同僚的友谊,都对之后文徵明的交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夏氏世为苏州人氏,因夏父夏亮(1353-1425)晚年置田娄水,遂居于昆。夏亮喜赋诗,亦善写山水林木,好古善鉴(尤于书画),与倪瓒有交。而书画成就卓著的夏本人,与王绂、戴进、张益等亦师亦友,为朝中诸同高官所钦佩者,如三杨、朱孔阳、王直等。又因久官金陵之便,从未中断过与江南文人的交往。可以说,“吴门画派”诸先导多系其艺友,如刘珏、杜琼、沈恒吉、沈周等,亦不乏与当时诗坛名宿之交游,如庄昹、施尧卿、李东阳等,比如,1446年,昆宰侯永年自京政余,邀夏、夏昺、吴凯、陆塤、卫靖、郑文康等十四人作“玉山雅集”,唱咏终日。

  吴凯(1387-1471),昆山人。因工书被选修《永乐大典》,以礼部主事致仕,平生以礼自律,一言行不苟,风仪严峻,人望而畏之。优游林下四十余年,非公事不至公府。叶盛尝曰“乡里作官,前辈当法吴丈”。卒后,其墓碑为徵明写就。凯有二子,次子吴德,娶陈助,陈氏昆山人,曾任金溪知县,以长短诗歌见长,又精欧阳询书法,旁晓篆隶与行书,与其姊丈张元龙为师友,间写乔柯竹石,并能篆刻图书,颇有古法度,显与吴氏一门风雅相契。

  长子吴愈(1443-1523),与夏女夏安人(1439-1496)得以联姻,系、凯二人亲定,两家皆“以得人贺”,体现了当时士林间子女婚嫁,多缘于父执辈交谊的风气。愈字惟谦,晚号遁翁,仕至河南参政,以详审明察,狱无滞囚,不畏强梁著,1522年以登极恩进阶嘉议大夫致仕,其“才茂德优,为东昆名流”(沈周),所交有李东阳、王鏊、吴宽等名贤。女婿王银、陆伸皆为徵明挚友,银、伸子嗣后皆从徵明游,如王同祖、陆肖孙、陆象孙等。愈有四子,其中吴南,字方塘,以能书赐内阁中书,与蔡羽、王宠等笔砚交往颇密(注5),系之后清代文豪吴伟业曾祖。

  昆山陆、顾二门,与夏、吴二族亦由诗友演为姻戚之好。陆塤(1386-1447)字孟和,以能书入内阁预纂修,“玉山雅集”诗社成员。其女(?-1442)嫁“为人有义侠风”的夏长子夏钺(约1420-?)。

  顾恂(1418-1505),系吴凯自择姊吴孺人(1417-1491)婿,为元代著名文人顾瑛(1310-1369)四世孙,仕至翰林院修撰,擅诗。其为人忠孝,夏有赞“求忠孝于孝子之门,良有以夫”,后恂女嫁孙夏景洪。恂有三子,长子顾右,季子顾鼎臣(1473-1540),字九和,1505年状元及第,仕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太子太保。鼎臣子顾兰,原名潜,字荣甫,号春潜,任御史,后以忤刘瑾迁马湖知府并致仕,为祝允明《怀知诗》中同老之一;潜子顾德育,以及与周复俊、王同祖合称“昆山三俊”的孙顾梦圭(1500-1558)等,一门皆为徵明挚友。

  如果说,婵联是不同家族间友情的凝固剂,那么,乡谊、师友、同僚诸关系,加之志同道合,则更是一贴润滑剂。百废待兴的明代初期,极为重视人才的广收博纳,仅昆山一隅,与夏家族有联姻之好并引以为荣的散文家归有光(1506-1571)为周伦(1463-1542)《贞庵漫稿》序中指出:“今天子即位十年间,吾昆山之仕于朝者,遍列九卿侍从与大省比。”这无疑成为了文氏家族于昆山地区广泛交友的客观优势,从与昆山周氏、朱氏、叶氏等家族的交游中可见一斑。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易安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苏博再推“文徵明特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 信王军、石磊双个展在泰达举办 信王军、石磊双个展在泰达举办
  • 天津美院国画系教师作品展 天津美院国画系教师作品展
  • 裘缉木、苏鸿升天津人美合展 裘缉木、苏鸿升天津人美合展
  • 陈音兰祝贺老师伍月柳画展 陈音兰祝贺老师伍月柳画展
  • 邢立宏、李澜画展在东莞举办 邢立宏、李澜画展在东莞举办
  • 全国第六届钢笔画展在津举行 全国第六届钢笔画展在津举行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