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涛水墨:荷塘2013No.044
陆春涛水墨:荷塘2013No.045
陆春涛水墨:荷塘2013No.046
陆春涛水墨:荷塘2013No.061
陆春涛水墨:荷塘2013No.075
安雅兰(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教授,美术史论家,中国现当代艺术专家)
第一次看到陆春涛的画,即为他的一组“荷塘”所打动。寂静的墨色荷花透露着一种神秘感。简洁的构图处理压缩了画面时空感。画面中那些朦胧虚幻的荷塘月色,随着极富张力和充满诗意的墨色的铺展和线条的延伸,构成一幅幅梦境般的超现实图像。在这里,春涛似乎找到了片刻的安宁,摆脱和忘却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在梦幻世界里自在地遨游。这如信仰般的梦想或许正是他思想、创作和情感的源泉,从中我们似乎也能体察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寂寞和渴望。
陈默(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艺术》执行主编,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的作品,打破了水墨与非水墨的界限,也解开了困扰传统领域对笔墨纸砚的不近人情的教条规定与病态迷恋。不管是何种材料方式,一旦像计量单位数据标准一样被固化,也即宣告死亡临近。所幸的是,还有像陆春涛这样的艺术家,以“水墨”的名义,调动十八般兵器,对水墨宣战,向陋习说不,将创意智性的激越豪情发泄于终极图像,在视觉语言和符号的朦胧交织中,新的意味趣味涌动而出:笔触灵动,色漫物象,星光闪耀,荡气回肠。
杜曦云(《艺术时代》杂志执行主编,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的创作)以本土传统形象、水墨材料,再加入现代主义的形式风格,使单一的荷花在丰富的视觉组合中生成丰富的画面。因为没有叙事因素和其他象征符号,这些荷花所引发的,更多是观众触景生情的情绪,这些情绪中可能包含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感悟、形而上的玄想。
龚云表(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近年来的水墨作品真可谓是“满纸烟云,元气鸿蒙”。他水墨作品的气韵出自笔墨,又与笔墨融为一体,笔意纵横,墨味盎然,作品传递出的风骨、体势、气息和神韵,无不折射出他所赋予的精神性的文化内涵。“变而能常”,艺术的灵魂是“创新”。陆春涛正是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在探索求变中实现对自己的不断超越,从而完成他的水墨艺术向当代形态的转型。
顾丞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说其熟悉,因为我们在作品的趣味中看到林风眠的一路线索;说其陌生,是因为作品呈现出的“墨与光”带人们进入了一个微曦中残破、神秘的境界。
胡震(《画廊》杂志副主编,策展人)
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之一,陆春涛的水墨实验有其一以贯之的逻辑性和针对性。陆春涛以超乎寻常的智慧和勇气表达了个人对变革水墨的决心和对当代水墨观念传达的深入思考。“笔墨当随时代”,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只有懂得如何呈现时代,才是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进入历史的不二法门。
贾方舟(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从表面看,陆春涛回到水墨状态,也意味着回到传统。从他的画中也确实能感到他对传统的依恋之情,但他终究是一个现代人,一个生活于信息时代,在都市的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中求生存的人。因此,他的艺术不可能不带着现代人的趣味。他的画从图式的确立到意境的渲染,都明显地烙印着现代人的观念和都市人的情调,他的瓶花系列尤其如此。那是自林风眠以来取自西方“静物画”的一种图式结构,它把自然状态的花卉折取并移入室内和瓶中,它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摆设”,和现代人的生活更加贴近。陆春涛的水墨花卉已经趋于成熟,其成熟的标志就是他的画随意自然、无造作之感、无经营之嫌。
冀少峰(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兼艺术总监,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近期的视觉表达更带有一种当代的情理和韵致,虽然其视觉描述的对象一如既往延续的是对荷花的关注,但画里画外透露着的却是一个当代人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真诚思考和激情表达。他并没有真地回归传统,而是有效地利用荷花所寄寓的人文情怀进行当代的表达,其真实意图也是在彰显自我一种精神表达立场。
李晓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副教授,艺术评论家)
陆春涛的作品,具有熟练的笔墨功夫,又是拿来主义的兼容并蓄,形式感、设计感与笔墨技法兼备,走向现代,又追求唯美。而那些晃动的地平线,表达了他的眼界,表现了他动感的找寻,以及走远的企盼。大块面的形式与异常活跃灵动的小笔触,构成、疏密、对比与透视互为控制,晃动着互文性的关联。
李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术观察》主编)
陆春涛的作品越来越厚重苍茫了,他前些年的作品也有追求厚重苍茫的趋势,但空灵清闲的意味还比较明显。看他近期的新作“荷塘”系列,构图或方或圆,篇幅不大意境大,给人一种天地玄黄的混沌感,宇宙洪荒的苍茫感。荷塘之题材,文学家爱写,画家爱画,各有灵苗自各探,能把荷塘画得那么厚重苍茫,浑然一体,我看当数春涛了。
鲁虹(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给我们的巨大启示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任何人想要避免也不可能。只有正确地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才能使之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机遇,而不是灾难性的后果。好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尚有大量的空白地带可以让我们去驰骋、去发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狂妄自大和妄自菲薄。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陆春涛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基础,并向西方学习借鉴的做法是很有意义的。
刘淳(《黄河》杂志副主编,艺术评论家)
在陆春涛的现代水墨中,游荡着一种文化的幽灵,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居住的城市中的一种飘动的流浪精神。他的作品饱含着现代元素,而这些现代元素与上海的文化又是那般融洽。所以我想,它已经超越了本土的限制和束缚,成为“新海派”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是中国现代水墨艺术中的一束奇葩。
蓝庆伟(成都当代美术馆副馆长,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在保持技法的完整性与“自然”之间,深谙绘画理论的陆春涛显然选择了后者,使画面保持一种“拙”气,这种“拙”气是艺术家在真实的自然存在与内心的意向表达之间找到的突破点。在其“荷塘”系列作品中,艺术家有意将作品的视觉重心放在辽阔旷远的远端,巧用山水画布局中的“开合”关系,来凸显自己独特主观意向的画面表达。“一开一合”则尽显自然的姿态。这不是平淡呆板,而是一种自由的自然表达。
鲁明军(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画面中的那些“物”的关系,不再依循于日常经验与历史的规范。它破坏了传统日常用具的伦理秩序,抽掉了内在于各个物品中的文化意涵与政治象征,而是重建了一种新的美学关系。在这里,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依循于水墨技巧、构图形式以及一种新的生活观念的需要,试图提供一种新的观物方式和对于物本身的理解角度。
彭德(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画荷花,多画月光下的景象,展现的也是个人情操。洁白的月光同洁白的荷花并置,月即是荷,荷即是月,两者如同人的心境。这种月光下的景象,曾经打动过古往今来的无数文人。比如人们都倾心《春江花月夜》的苍凉,都感叹林黛玉同史湘云联句凹晶馆的冷寂,感叹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惆怅。
陆春涛画荷,试图同各家各派的荷花拉开距离。局部是写意,整体是构成,有设计感,有画外之意。其意图在于强化荷花的象征作用,让泼墨作为背景,让描写作为引子。
尚辉(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陆春涛的画面很写实,正像那些画面都有透视的焦点一样,但恰恰是这种写实的画面被虚拟化了。他让你感受到他营造的莲荷场域给予你的过目不忘的整体印象。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是把当代艺术的装置场域转换为一种绘画形式,由此打通空间装置与平面绘画的隔膜。
他把笔墨与水色的融合、具象与抽象的转换、场域与情景的再造和物性与灵境的生化等,都通过荷塘莲花这一文化喻象而斩获新的诠释,从而形成他个性鲜明的自我语式。
沈揆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水墨绘画语言的拓展一直是中国艺术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尤其是自20世纪以来,希望在中国传统水墨绘画中有所突破和有所创新的艺术家无不在这方面进行探索。陆春涛即是近来在水墨绘画语言的拓展中卓有成就的一位。春涛极其勤于思考,又敢于大胆实践。他有着出色的传统水墨功底,但丝毫不为程式所束缚。无论媒材的运用,形式的转换,或风格的嬗变,都表现出惊人的包容性和可塑性。尤其是他对水和墨色的自如运用,既透露出对传统“以墨代色”的深刻理解, 又充分把握了现代抽象表现的思想观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作品中不见半丝的矫揉和刻意,展现着一份潇洒和自信。正是这份自信使他在探索之路上不断向前。
盛威(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的画面具有强烈的物质感,纸本身也是绘画形式的重要要素,而不仅仅是画面图像的载体,无论是残损曲折的边缘,还是褶皱丘壑四起的画面内部,都给观众一种强烈的感受,既是水面,亦是物质本身;在如此纸面上,陆春涛通过层层积墨,以及其上的皴擦点染,让画面另具一种深沉厚重的气质。
王端廷(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从解构中建构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这是我对陆春涛30多年水墨艺术创作历程的概述。陆春涛的艺术之路是从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绘画起步的,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感应着时代精神的变迁,他的艺术语言、创作题材和精神内涵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这是一个传统思维消解和当代观念觉醒的过程,也是一个民族意识淡化和国际视野形成的过程。
王小箭(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数据网执行主编,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的“荷塘”系列,接近抽象水墨,也就是说它是荷塘它就是,不说它是它就不是,或者似是而非。水墨是必然和偶然,预设与即兴的统一体,必然与预设相对容易言说,偶然和即兴相对困难,所以通常用玩味的方式面对,而不是艺术批评普遍采取的分析方式,这也是水墨画很难进入现当代批评话语系统的原因。总的来说,离不开浓淡疏密这两对基本审美范畴,陆春涛的“荷塘”系列基本上属于浓和密,这是相辅相成的。
吴鸿(艺术国际网主编,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在陆春涛的画面中,具体的“荷塘”的视觉特征已经越来越难以辨认,形象的斑驳和色彩的陆离,意味着另一种情绪化特征传达的张扬。所以,在陆春涛的绘画中,形象所传递出来的美学特质已经脱离了传统绘画的那种意境,而具有了某种表现性的特征。
谢海(《美术报》评论部主任,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陆春涛的创作是把传统美学及其特有的技巧表达带向了边缘变异的境界,由托物抒情的传统语汇转向异化图像的意象表达,在精神维度完成了向当代的迁移,使传统的中国绘画赋予了现代属性。
杨卫(宋庄艺术促进会艺术总监,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吴冠中说的“笔墨等于零”,并不是要取消笔墨,而是要从已经程式化的笔墨关系中解放出来,重新塑造这个时代的审美,表现灵动的人生。陆春涛就是这样的实践者,他承接了林风眠到吴冠中的创新之路,以西方的表现主义来充盈自己的绘画语言,不仅只是为水墨画的创新注入了生机,更重要的是呈现了当代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意蕴。
亚里山德罗·尼瓦(意大利)(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在陆春涛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缺失感与艺术创造力的结合。当两种矛盾对立的力量相遇时,就碰撞出了卓越的诗篇般的伟大画作,充满了自由的创造力、丰沛的情感和极度的喜悦及光芒。这种技巧上的优雅、技艺的精湛和创新同传统水墨绘画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赵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春涛笔下的荷花是写意性的,但不是文人画式的笔墨写意,它有更加真切的环境以及一望无垠的聚集形态,让人置身其中而感受到脱离俗尘的释然,然而它仍然是写意性的,因为画家摒弃了如实的再现,增强了理想化的色彩,并坚持了创作中的书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