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柴博森近影
·著名画家柴博森:从写生中体验到苦中作乐的快感
采访柴博森的时候,他正在准备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作品——1.8米×2米的宣纸挂在墙上,只在最下方深深浅浅地画了几笔,深秋时节浓淡不一、高矮错落的玉米地已经隐隐有了些意趣。20天前,他刚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写生归来,除了厚厚一叠作品外,他还带回了装满32G内存卡的数码照片,优中选优地冲洗出来放在案头,以便可以随时参考,画出当地景致的神髓和细节。
在他令人瞩目的获奖资历中,大部分作品都来自远赴各地写生取材。他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山水画家尤其要注重写生的积累、磨砺,从宁静中画出险峻,从平淡中画出精彩来。
柴博森作品《乡村拾趣一》
柴博森作品《乡村拾趣二》
柴博森作品《乡村拾趣三》
从画山到画石
作为清华美院的访问学者,柴博森曾多次为清华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高研班担任助教,陪同学生共同外出写生。柴博森不仅自己能写擅画,在教学上也颇有心得。他总结发现,中国传统书画是越学越难、越画越慢、越小越精妙、越细越工巧。“很多学员来写生的第一天,对着太行山的苍茫景色作画,两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幅作品。我问画的是什么呢?学员理所当然地回答说,是太行山。但是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就只摆一块石头,让大家去认认真真地画一整天,反而显得更复杂了——每块山石都有自己的形状、都有褶皱、都有断面起伏,从不同的角度画起来又不尽相同。这样去画静物,慢慢就能画出画面上的‘关系’来。”
柴博森说,正是这些细节的不断积累,才能让画面在丰富中显出层次,把自己双眼看到的景象落到纸上,让观者从中感受到画家内心的波澜壮阔。柴博森的作品,不仅追求风貌的相似,还力求传递中国画的意境。“不能仅仅是相似,因为摄影作品可以百分之百做到;也不能完全不像,那样的中国画就有点脱离生活了。看我的画,你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哪里,风景有怎样的特色。但是在似像非像之间,你还能产生一定的联想,这就是所谓的意境了。”
作为清华美院的访问学者,柴博森曾多次为清华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高研班担任助教,陪同学生共同外出写生。柴博森不仅自己能写擅画,在教学上也颇有心得。他总结发现,中国传统书画是越学越难、越画越慢、越小越精妙、越细越工巧。“很多学员来写生的第一天,对着太行山的苍茫景色作画,两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幅作品。我问画的是什么呢?学员理所当然地回答说,是太行山。但是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就只摆一块石头,让大家去认认真真地画一整天,反而显得更复杂了——每块山石都有自己的形状、都有褶皱、都有断面起伏,从不同的角度画起来又不尽相同。这样去画静物,慢慢就能画出画面上的‘关系’来。”
柴博森说,正是这些细节的不断积累,才能让画面在丰富中显出层次,把自己双眼看到的景象落到纸上,让观者从中感受到画家内心的波澜壮阔。柴博森的作品,不仅追求风貌的相似,还力求传递中国画的意境。“不能仅仅是相似,因为摄影作品可以百分之百做到;也不能完全不像,那样的中国画就有点脱离生活了。看我的画,你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哪里,风景有怎样的特色。但是在似像非像之间,你还能产生一定的联想,这就是所谓的意境了。”
柴博森作品《小溪人家》
是水墨非水彩
柴博森认为,真正的好画应该是不怕复制,也不能复制的,因为画家的个人特色、风格鲜明到一定程度后,模仿者很难在短时间内“琢磨明白”。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他的水墨画,都忍不住问一个问题:“你画的是水彩吗?”柴博森总是反问:“我用宣纸、毛笔、国画颜料画的山水画,就不是水墨画吗?”
柴博森不常用墨,而把全部精力放在对“色”的运用上。他的画室和其他国画家不同,有一个高矮错落的调色架可以轻松移动,始终保持在他手边。
所有的颜色都是他兴致所至、信手挥洒调制出来的。“别看每一笔(画)都是五六种颜色(调出来的),可我的色碟里总是干干净净,用多少调多少,不够再加,调出来的色有差异没有关系,只要能够通过随意的点染传达画意就好。”柴博森的老师李翔注重笔墨淡彩,他也是这方面的追随者,因此对色彩运用有独到的心得。很多他曾经运用于画面的色彩,即使是自己也无法第二次调配出来,因此意外杜绝了作品被仿制的可能性,成为其作品的核心特色之一。
柴博森认为,真正的好画应该是不怕复制,也不能复制的,因为画家的个人特色、风格鲜明到一定程度后,模仿者很难在短时间内“琢磨明白”。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他的水墨画,都忍不住问一个问题:“你画的是水彩吗?”柴博森总是反问:“我用宣纸、毛笔、国画颜料画的山水画,就不是水墨画吗?”
柴博森不常用墨,而把全部精力放在对“色”的运用上。他的画室和其他国画家不同,有一个高矮错落的调色架可以轻松移动,始终保持在他手边。
所有的颜色都是他兴致所至、信手挥洒调制出来的。“别看每一笔(画)都是五六种颜色(调出来的),可我的色碟里总是干干净净,用多少调多少,不够再加,调出来的色有差异没有关系,只要能够通过随意的点染传达画意就好。”柴博森的老师李翔注重笔墨淡彩,他也是这方面的追随者,因此对色彩运用有独到的心得。很多他曾经运用于画面的色彩,即使是自己也无法第二次调配出来,因此意外杜绝了作品被仿制的可能性,成为其作品的核心特色之一。
柴博森作品《执杖达摩》
追求画外之功
柴博森创作过很多巨幅山水画,都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并大多陈列在重要场馆。然而他自己也常常作小画,有时只是外出写生时躲在避雨的屋檐下,
就把对面的景色画成了一幅画。“单纯从风景本身来说,是入不了画的,但若是画出了故事,画面就有了灵魂。”山水画中的“故事”,其实就是色彩、层次、景物中的“点睛之笔”,而要想营造这样的故事氛围或者点出画面精髓,就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审美功底。
柴博森不仅追求画面里的故事,也不断积累着“画外之功”。他强调画外功是传统中国画中的重要元素,集中体现在画作的题跋和标题中。“我们外出写生后总要归纳总结,要训练提升题写题跋的水平。”柴博森自己也通过不断阅读开拓视野,每天坚持写一页字,一般抄录自《中国历代名赋》。
“我之前还卖了几百斤旧书。”他指着家里堆得满满当当的书架骄傲地说,“能够舍弃一些书,说明作为读者的眼界提高了。有舍才有得,现在留下的就都是经典作品了。”
柴博森作品《绿茵人家》
柴博森作品《满庭苍松》
创作感言
吴冠中先生曾说:“多个少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了半截,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越到晚年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当我授命创作一幅飞云诗意图时,我开始熟读关于飞云的诗,几经拜读后,方领略出吴老此言的真谛。
飞云诗人的诗作大都带有一丝哀怨,但其寥寥数语所表达出的丰富内涵却带给人们一种伤感之美,这种美需有非凡才情才能表达出来。
创作这幅诗意图时,我没有按照海、天、人物的真实颜色或者说用中国画传统表达颜色的方式去处理,而是使用了单一色。以往,我也曾创作过唐诗、宋词之类的诗意作品,但这种处理方式对我来说还是首次。
中西画之所以给人的感觉不同,是因为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做承载。在看惯了水墨画后,就让我们以色代墨吧,既是一种与大多数中国画的区别,也是一种对飞云诗作的与众不同的表现。但我仍深深觉得吴老上述阐述十分精辟,以至觉得以我辈之灵性尚不能表达飞云诗人之意境。
画家柴博森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柴博森简介
柴博森,1969年1月出生于天津,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清华美院访问学者。
自幼秉承家学研习书画,书法主攻《九成宫醴泉铭》、《张猛龙碑》、《张黑女碑》、《等慈寺》、《嵩高灵庙》等碑帖,逐渐形成自己风格。国画主攻山水,人物。作品注重将书法线条融入国画中,并努力将中国水墨的线与西方色彩的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品题材广泛,追求以奇异的构思、旖旎的时态、弥漫的悟性、笔墨的新韵,焕发浓重的画派新风。书画作品曾在中国首届艺术节、世界和平年书画大赛、全国正书、全国临书、全国楹联书法大赛等近几十次获国际、国内、地方比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