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柴博森
·著名画家柴博森:于平淡中画出精彩
柴博森说,想要画好山水画,就必须勤于写生。祖国各地山水风景都不同,没有常来常往、绘于纸上、记在心中,就无法真正画出风光之独特、山水之曼妙。然而写生不同于常人眼中的旅行,更不去人头攒动的名胜之地,偏偏要往贫瘠艰难的地方深入,才能看到大多数人无法看到的风景。
每次外出写生,柴博森和朋友们都会体验到苦中作乐的快感。“上山之后不画一天就别想下来,因为下山一趟还得两个小时呢!怀里揣着干粮,饿了就随便凑合一口……眼睛‘吃’好,就不在意胃好不好了。”在很多艰苦的地方,他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淳朴大美;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他找到了创作时迸发出的灵感源泉。
作品《古松书屋》
作品《观自在》
作品《家有翠竹》
移步易景赵家沟
说到写生,柴博森最推崇的地方是山西河曲的赵家沟。他曾经推荐给很多朋友,邀请朋友们陪伴他再去一次。几进几出之后,他已经对当地的春季、夏季、秋季景象烂熟于心了。“很想冬天去一次,但是当地老乡生活条件不好,你也不便住上一整个冬天。又不知道何时下雪,一旦下雪就封山,得第二年春天才能出来……”柴博森这样说着,神情中又流露出几分怀念、几分遗憾、几分向往。
2006年,柴博森第一次和朋友们一起远赴赵家沟写生。去之前就隐约听说当地条件艰苦,刚到河曲,书画院院长又郑重其事地和他们打了招呼:“你们要有心理准备,赵家沟用水可是大问题!”果然,每天早晨洗脸的水从颜色上看都是一盆泥汤,只有把盆倾斜一些,才能隐约让干净的水聚成薄薄一层。到后来,连这盆汤都用不上了,幸好同去的女性画家带了湿巾,用湿巾擦脸,勉强解决问题。
最令柴博森惊讶的还是当地地貌的风化程度,很多景象不设身处地根本想像不到。“我们看见了悬空的电线杆,真的悬空,土都已经被风蚀流失掉了,两根还埋在土里的电线杆用电线系着中间那一根,真正称得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供创作的角度简直无处不在。“
景色太美了!太美了!”说起赵家沟的奇景,柴博森至今仍赞不绝口,“我上午可以画一幅特别好的作品,转身一坐,又可以再画一幅——都不需要走动,只要换个角度,就是最棒的风景!有时候我埋头画久了,抬头一看:哎呦,都找不着刚刚画的是哪个角度、哪个局部了!”在柴博森的众多获奖作品中,很多细节的灵感都来源于赵家沟写生的积累。
作品《曲水流觞》
作品《沙鸥翔集》
用红土画红土地
2011年,柴博森随老师李翔远赴云南写生,连续几天时间都在画高原上广袤的红土地。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自己调配出的色彩,无法再现红土地的生命力。这种似有似无的缺失感,让他日复一日夹着画具出门,凝视着眼前亘古不变的深沉的红色。
事有凑巧,偏偏有一次,他画到中途,发现随身的颜料不够了。本来就对调色不满意,颜料还不够,简直是雪上加霜。偏偏当时他的创作激情汹涌澎湃、无法遏抑,便随手抓了一把身边的红土混在颜料中,大开大合地画了下去。在他心底,隐约是有些担心的,自己一贯使用国画颜料,从来没有这样随意掺入其他东西,一旦用得不好,整张作品就废掉了。
没想到,红土富有黏性而且土质细腻,画在画面上一点都不显得突兀。更为惊奇的是,红土的颜色和仅有的颜料配合在一起,居然就呈现出了他梦寐以求的色彩——那就是眼前厚重、神秘的红土地,那是土地的生命力延续在画面上,展现在画家笔下、观众眼前。这一次偶尔为之的“离经叛道”,居然带给他如此大的惊喜,令他每每看到这幅小画都啧啧称奇。
作品《守望家园》
作品《疏影》
老师点醒画中情
柴博森的老师李翔热爱写生,师徒俩常常一起去近郊、外地写生。柴博森说,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形而上”的提点和引导,从不在具体技法上多做约束,主要是在画面灵魂上给予大方向上的指导。“老师有一次一边画画一边说:中国画要是能改就好了。说者似乎无心,听者必须有意。我当时很受触动,的确,中国画和油画不同,油画涂涂抹抹总能修改,但是中国画就不一样,老师不经意间说出的标题,为我指明了追求的新方向。”
李翔多次教导柴博森,作画要画出精神所在。有一次,他完成了一幅非常满意的写生作品,基本上完美地呈现了自己心目中的风景,笔触细腻却气势磅礴。他站远一点自我欣赏着,觉得可以算得上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了。然而老师走过来看了看,问了两个问题:“你要表达什么?你要带给观众什么感受?”柴博森茫然了,自己画的是山水,却不曾想到山水要表达什么。没想到老师提笔,在画面中的山顶上加了一面小小的红旗。柴博森恍然大悟,他想起自己去写生的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环境破败,然而却总有那么一间小小的学校,一两位执著的老师守候在某个小山头上,每天升旗降旗,让孩子们有学上、有书读。那面小小的红旗,瞬间让人联想起这些老师的坚持,联想起孩子们纯洁的理想。老师说:你看,标题有了——《山顶上的希望》。这就是画面上的精神,是画家可以传达给观者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