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是齐白石150周年诞辰。1月23日上午,“纪念齐白石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展也正在进行中。
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人生如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近年来北京画院在齐白石艺术作品的研究、出版、展览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据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介绍,北京画院全面整理出版了院藏齐白石作品,包括《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齐白石三百石印朱迹》、《人生若寄——北京画院藏齐白石手稿》等一系列图书,深入研究齐白石书画。同时,通过对院藏齐白石作品多层次、多角度的专题展览陈列,宣传齐白石艺术。成立了“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共同推进齐白石艺术研究。拍摄了大型艺术文献纪录片《齐白石》,还于2012年对齐白石居住一年的雨儿胡同13号进行了修复,开放为“齐白石旧居纪念馆”,成为集四合院建筑与书画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博物馆。“今年也是澳门回归15周年,4月院藏的齐白石作品将赴澳门艺术博物馆展出。”王明明院长说。
《佛像》齐白石 1919年 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齐白石的艺术是一本值得认真常读的大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在座谈会上讲述了研究齐白石的当代意义。五四运动的影响对齐白石的艺术创作有很大启发,但是他没有受到五四后一度流行的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这种激进主义就是批判传统文化,提倡中西文化的融合,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齐白石尊重传统艺术,但是没有亦步亦趋的模仿古人,敢于在文人画的传统上创新,使艺术保持活力。“艺术目的是要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引领审美方向,而不是迎合大众。”邵大箴说,“齐白石的艺术是雅俗共赏,为大众欣赏、接受的,征服大众。”
邵大箴表示,艺术与政治是两个范畴,二者不能混同,艺术有相当的政治内容,艺术为政治服务也不是完全错误的。艺术有意识形态性,但是艺术不等于意识形态,艺术在很多方面是超越时代、超越阶级、超越国界的,艺术性是有普遍真理的,如果对这点有动摇,会产生偏差和错误。研究齐白石的艺术就要认识到艺术观念的多元和艺术形式的多样。
当谈到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关系时,“齐白石不回避艺术走向市场,他的画都是明码标价,包括纸张、尺寸、价格是很清楚的。每件作品都值得驻足,绝不应付买画人。有些当代艺术家在艺术技巧上有相当高的成就,但是当作品受到市场追捧时就有应付的态度。”邵大箴说。
白菜胡萝卜 齐白石 1929年 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人生如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于1月10日至3月18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此为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系列特展之十。首次整体亮相的齐白石手札以及200件左右齐白石绘画作品构成了解读白石老人的全新文本。
记者发现,展览以《白石老人自述》贯穿整个展览,以第一人称导引观众。一至四层的展厅以白石自述与白石藏品并置、作品题跋与白石诗稿中相联系的部分相互对应。展览中还增设多处互动环节,多媒体播放、触摸屏、仿真诗稿。手稿包括日记、信札、杂记、诗稿等,其中有些手稿从未系统整理和发表过,提供了鲜为人知的有关齐白石的生活、思想、情感、性格、交游、成长和艺术创造各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别样的纪念展。 (记者 纪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