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君 《太行情思》 中国画 136×68厘米 2013年
天津美术网讯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这是曹操《苦寒行》中诗句,感叹了太行山的高耸和伟岸。2013年秋,多位河北艺术家在河北画院的带领下,第五个年头进军太行山,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画笔挑战太行,将山之雄风、山之险峻、山之风情等用特殊的艺术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走进太行”是河北省委宣传部和河北省文化厅共同策划,由河北画院具体实施的大型美术创作活动。从2009年开始,河北美术家走进太行大型写生创作活动,为众多的艺术家提供了多种创作题材,为艺术家创造了更宽松的创作环境,为艺术家更有自信地去创作精品提供了平台,使他们深入生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色。河北画院提倡艺术家在写实的基础上,创作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题材,如历史题材、红色题材、太行风土人情等等。
道法自然
河北画院国画院常务副院长王立明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每年都参与这项活动的画家,他笑称,“八百里太行他几乎走遍了。”他在作品中大胆尝试将不同主题的事物与太行风貌结合,强烈的对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都应归功于采风和现实体验。王立明表示,他坚持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元素,每次来太行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太行的气质不只是博大、苍茫,也有温情、秀雅的一面。
汤江云也是每届都参加走进太行活动的艺术家之一,谈到“走进太行”这个活动,他说很庆幸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去感受太行的人文自然,感受太行生活,这为他近年来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在画室中创作的作品相对单薄和概念化,参与了走进太行的活动后,这几年的作品变化明显,包括我的笔墨、形式及表现意识都在变。”随着太行之行活动的不断深入,他坦言,现在的创作反而越画越吃力,因为他已经不止停留在笔墨的表面,更多是要考虑如何表达太行的内在灵魂。
书法绘画兼一身的艺术家范硕也是几次走进太行,他说,“从文人画的象牙塔中走出来,进入了自然当中,进入到了当代的生活里,绘画观念上必然会影响颇深。”以书法艺术为例,《笔阵图》中云: “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这就是“道法自然”的力量。
超越“太行”
太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之一,千百年来太行山脉的风骨还保持着那份姿态,我们当代人又如何重新诠释新的太行精神,怎么去挖掘太行精神和文化潜质呢?为此河北画院做足了功课。“我们最终要做的是超越太行,超越古人”。河北画院几年来组织全省艺术家几乎走遍了太行,最终将太行精神重新凝聚,甚至将景观重新叠加,为太行山赋予时代意义。
来自深圳画院的海岩是河北省画院的特邀艺术家,他连续参加了4届“走进太行”活动,与河北画院和太行山有着很深的感情。海岩说,太行的艺术创作活动打造的不仅是河北省的本土品牌,还是所有关注太行热爱太行的艺术家的向往。他说,“每次来到太行见到熟悉的艺术家们,都很兴奋,倍感亲切。大家白天出去画画,晚上回来共同讨论创作心得,学术气氛很浓郁。”海岩对河北艺术家极为认同,他表示,河北艺术家的质朴和真诚与太行的气质很吻合,河北画家对艺术的执着和精神值得尊敬,有着当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走进太行”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之后,曾有人提出是否可建立“太行画派”,王立明认为:“倒不如先给艺术家创造一种太行的环境和氛围,大家一起创作,画院起到一种很有效的引导作用。在太行这面旗帜下,艺术家摸索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但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必定有其共性因素,也许就会形成一个画派的雏形,这种画派是自然生长起来的。”
打造“太行”艺术品牌
从社会影响来看,“走进太行”显然已经成为河北省的一个文化品牌,甚至在全国美术界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活动把河北优秀的艺术家凝聚到一起,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艺术家的积极性高涨。写生之后,为保证创作质量,每届采风写生活动结束后,为艺术家留出大半年的创作时间,并定期在河北美术馆做“走进太行”的汇报展,每个艺术家最少要创作3幅参展作品,展览结束由美术馆选一幅优秀作品作为永久馆藏,这也大大丰富了河北美术馆的馆藏。
“这几年下来,我们‘走进太行’的作品在河北省的各个市级美术馆如秦皇岛、廊坊、沧州等地都有展出,还走出河北省到广东、上海、宁夏等地与当地艺术家进行交流。2013年,河北画院邀请了贵州、江苏、宁夏和广东的艺术家与河北艺术家一起走进太行。他们互相交流学习,补长取短。我们实行‘走出去,请进来’。2014年是油画、版画、雕塑院的画家出来采风,我们还要走出去到其他省份体验生活,进行艺术交流活动。目的就是开阔视野,把走进太行进行的更加深入,其目的还是通过活动来督促画家多出作品,扩大影响,壮大队伍。”河北画院院长张国君介绍。
在河北画院的带领下,艺术家们从河北省南端的涉县走到了北边的张家口,从北京的燕山山脉走到了河北的秦皇岛。通过行走,让画家对太行山有个初步的感受,张国君说:“以后要逐步深入进去,搜集更多更好的知己知彼素材,为今后的精品创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记者 李荣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