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来到,津门画家纷纷用画笔描绘神态各异的马——丹青绘神骥 良骏呈瑞祥
《快走踏清秋》 作者 郑连群
《待发》 作者 蔡长奎
《志在千里》 作者 李澜
《神骏图》 作者 王东风
《龙马精神》 作者李澜
天津画家中,有不少名家常常以马入画,他们或注意实际观察,将马的种种形态精确地描绘出来;或不满足于形似,力求画出马的精神,以达到以马抒怀、以马寄情的目的。天津画家中不乏画马高手,以老画家溥佐为领军的“宫廷马”,在全国同类绘画中占有极高地位,目前,天津美协副主席郑连群、女画家梦玉等是这批画家中的代表人物。年轻的画家中,爱新觉罗·伯骧自幼承袭家学,画艺日渐成熟,他笔下的马在继承宫廷画派风格的基础上,也正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宫廷马细致典雅相对,另一类是以画家孙伯涛、袁烈州为代表的“创新马”,他们画中之马夸张变形,或临风屹立,或骁腾奋蹄,形神兼备,撼人心魄。而在求工、求放两派画马的画家中,另一批功力深厚的画家则致力于求真,他们以徐悲鸿的马为楷模,努力使自己纸上的马也有“跃纸而出”的逼真效果,这批画家中蔡长奎等已有了极大的成就。
郑连群:为画巨幅马而忙碌
马年伊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郑连群就在为本市一项重点工程大型建筑的一幅4×8米骏马题材中国画《万里可横行》的前期创作而忙碌着,他说:“这幅画虽然和马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骏马一直以来在人们心目中承载很多寄托和期望,是一种力量和成功的象征。古往今来更是不乏咏马的诗人佳句和画马的名家巨擘,这也应该算是与这幅作品的内涵关系吧。”所以,在马年到来之际,骏马几乎成了郑连群那里约画的唯一选项,以至连家里墙上挂着的马也被摘走。
郑连群笔下的骏马有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他的马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几经写生并反复提炼才创作出来的精心之作,那一匹匹骏马无论是嘶鸣滚尘,还是款段行止之间都彰显出一种非常静逸的境界。郑连群认为:“艺术因区别而存在,没有个性终将会被艺术的潮汐所淹没。然而艺术的个性绝不是艺术家刻意求新、求异的表象,而是画家学识涵养和专业功力的文化存在和自然体现。”
为了画马,郑连群曾几赴内蒙古大草原写生,去感受骏马那种骁腾而内敛的精神气质。他说:“中国的骏马雄阔沉静、气定神闲,却在平静之中积蓄着一种可以突然爆发的蓬勃力量,它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品格,所以国人对骏马的绘画作品自然是情有独钟。”可是真要画好马、画出自己的艺术面貌却不是一句话那么轻松。几十年来,郑连群足迹遍及旷野山川,向大自然汲取创作的甘露,骏马、奇松、怪石是他国画创作中不变的素材,郑连群却能演绎出万千气象的华章,这无疑源自造化与心源的滋养。
郑连群对自己的国画创作每年都有清晰的规划,了解郑连群的人会发现他的作品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而这种升华来自日积月累的创作和探索积淀。对于郑连群来讲无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都和平日一样,没有其他特别重要的事的时候,他永远是在画室伏在案头作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画室转椅底下的地板已经磨得破烂不堪。一个画家在美协驻会工作,在别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光鲜的美事,而郑连群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世上所有的事都是利弊相生的、都是有得有失的。所以,郑连群选择的是寂寞的书斋,你几乎很难在各种画家云集的热闹场合看见他的身影。
郑连群说:“上天是公平的,每天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你的时间用在哪里就会收获在哪里,你最终所收获的肯定是你最用心的地方。”
蔡长奎:把“马”带到卢浮宫
蔡长奎毕业于天津美院,一直在天津天后宫担任馆长,工作的关系使他接触了大量的民间艺术,使他深得中、西两种绘画技巧的精髓。蔡长奎画的马借鉴了油画手法,同时还借鉴徐悲鸿等人的画马技法。无论是学谁,还是临摹谁,他坚持一条就是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他认为这是一个画家必须坚守的。他多次赴草原写生,速写稿日积月累,数以千计。有一段时间,他非常喜欢徐悲鸿的《八骏图》。为了完成《百马图》,他曾三度玉门关到新疆等地写生,有一次把胳膊都摔伤了,好几个月动弹不得。
蔡长奎以大笔墨大开阖和大画面来表现马的奔跑伫立,行走坐卧乃至嬉戏滚跳等种种姿态,风情万种且气韵万千,一般最小也是四尺整张宣纸,纵观他画中的马,在大写意中既见功力又见灵性。蔡长奎的马许多不是传统画面上的马,而是取材于欧陆的“洋马”,体形高大伟岸,腿蹄壮硕修长,一改中国画中马的臀肥肚圆腿细的形态。将“洋马”造型引入国画中而有中华民族的神韵气度,须有历久弥深的中华品格和国学修炼,此其难能可贵。
蔡长奎的个人展览并不多,两次的个展都是在国外举办的,而这仅有的两次展览都引起了极大反响。2006年,其以作品《奔马》参加法国卢浮宫卡鲁赛尔沙龙展,获绘画银奖。其创作的《八骏图》被中国驻法大使馆收藏,后因其画马的成就被法国国家美术协会吸收为会员。2013年,他在德国法兰克福艺术之家画廊举行个展,带去的百幅最新创作的作品,吸引了国外朋友,他们对这位来自天津的“骏马”画家十分佩服,认为他用国画的手法把马画出油画般的厚重,“太神奇了”是许多观众在展厅现场发出的最多赞叹。
李澜:牵着“马儿”走四方
在中青年画家中,女画家李澜画马作品无疑是引人关注的。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青年画家,李澜既认认真真跟老先生们学传统,也勇于接受各种新鲜的艺术观念,因此她笔下的作品,能得到各方面的欣赏和好评。在马年到来之际,她启动了《骏驰甲午——李澜绘画作品巡展》,今年,她将带着她的百幅精心描绘的马,到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巡展。此英姿千里拜求知音之举,为天津画坛带来了惊喜。
李澜自幼喜欢绘画,她刻苦学习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从山水画的勾勒、皴擦、点染到花鸟走兽的晕染着色,都学得很扎实。在她的创作中,她更钟情于画马。她把古人及近现代画马大家的画册、资料珍藏于案头,随时翻阅、临摹。几十年来悉心钻研、刻苦临习。终得其内涵精髓,可以熟练地运用工笔重彩画马技巧,画出马的骨骼、风神,勾勒设色也都有了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近30年的绘画历练中,她从爱新觉罗·溥佐的《八骏图》,画到清廷朗世宁的《百骏图》,从宋代李公麟的《摹韦偃牧放图》中的千骏,画到唐代韩干、张萱摹本中的单骑,她的画稿摞起来早就可以等身,数量之多令人感慨万千。李澜正是在古人前人遗留下的艺术珍品中,寻找自己,照见自己的。她画的《百骏图》、《八骏图》、《双骏图》、《听瀑图》、《龙驹图》、《龙马精神》等作品中,有前人的创作意念和笔墨技法传承,更有她自己创作情感和笔墨技法的演进。
近来,她又在纪振民、姬俊尧老师的指导下,用心研究张大千画派风格特点,把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画法吸收融入她的作品,使得她的山水画作品既有北方山水画的苍厚丰润,又有南方山水画的典雅秀丽,尤其把她的工笔马与泼彩补景相容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了自己南北融合的工笔泼彩新笔墨,因此更具现代审美元素。记者 刘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