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陆、台湾、新加坡至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水墨”已然成为一个显学的话题,有关的展览和研讨此起彼伏。继“墨测高深——当代空间水墨展”后,2014年2月28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推出“时间的节点——中国·1980年代水墨景观”展。不同于“墨测高深”对于水墨延展方向的探索,本次展览回到“时间的节点”——八十年代这段缺少关注的历史,展览展出36位艺术家于此时期创作的近180幅水墨作品,配合相关文献,从源头梳理当代水墨的缘起、发展、变革和实验,探索水墨艺术家的成长、变迁和分化。
展览以1985年为界,分为“1979-1984”及“1985-1989”两版块。
在85潮涨之前,水墨实验在各地早已暗流涌动、风生水起。经历文革后的“1979-1984”,这代艺术家较少有传统的束缚,同时具有了逐步开放的现代艺术新视野,使得他们对传统水墨的解构与重构比以往走地更远、更快。仇德树的裂痕与印章作品,余友涵、沈忱、游思的抽象水墨、蒲国昌、李津的野性民风等,使得水墨艺术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变革与实验在此阶段已开始进行。85年以后,新艺术浪潮席卷全国,谷文达、沈勤、郑重宾、袁顺、王川、广曜、杨诘苍、任戬、陈心懋、刘子健、张羽等成为这一时期新水墨的重要力量,将水墨的创作带入全新的体系之中,颠覆甚至解构笔墨规则来开启一个全新的水墨表达空间。他们勇敢探索和令人鼓舞的创新,引发当前水墨艺术全新的面貌。
除了作品,“时间的节点——中国·1980年代水墨景观”展对参展艺术家就“1980年代的创作状态及对水墨形态的思考”作问卷调查,以了解水墨思想史以及中国文化变革时期艺术家的步履、抱负和他们的局限。展览还邀请多位持不同观点的评论家撰稿,集文成册,以期引发对当代艺术史和当代水墨的重新思考。
展览时间: 2014年2月28日至2014年4月10日(周一闭馆)
开幕式: 2014年3月7日下午5点
研讨会: 2014年3月7日下午2点
地点: 上海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三楼喜玛拉雅美术馆
地铁7号线花木路站3号出口
策展人: 平杰
学术论坛: 刘骁纯、彭德、朱其、郭雅希、何桂彦
艺术总监: 王纯杰
参展艺术家: 陈巨源、陈心懋、戴光郁、仇德树、冯骁鸣、谷文达、广曜、郭禎、胡项城、姜德溥、蒋奇谷、李津、梁铨、刘一原、刘子健、麦杰、孟禄丁、蒲国昌、秦风、申凡、沈忱、沈勤、孙良、阎秉会、杨诘苍、游思、余友涵、袁顺、张健君、张进、张兰生、张羽、赵葆康、郑重宾、周嘉政、左正尧
(马德升、倪海峰、任戬、王川、王公懿、周韶华作品将在画册呈现)
主办: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协办: 品格壹仟/ Selection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