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对话程亚杰: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不被名利所干扰著名书法家王承尧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著名书法家王承尧:书法是精神支柱、是空气和阳光著名书法家王承尧:面对纷繁的艺术样式眼光要高著名书法家王承尧:靠书法的缘分 我的“三缘堂”著名书法家王承尧:我的书法艺术追求书卷气息徐龙森写朱新建:“色”表现在人性的自在上上官会平:我是个写书做画的,还没有成“家”孙志中:新文人画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著名书法家王承尧:学书法要窥全貌 碑帖要结合著名书法家王承尧:我的书法生涯一生没有间断过两幅英国最伟大演员肖像画被英国博物馆收藏丹青楚韵—湖北中国画作品第一次集体进京展出荣宝斋举办“袁野画展” 展出画家10年创作精品纽约举行“中国艺术市场:现实与未来”高峰论坛陈晓峰:从天坛祈福看行为艺术的维度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征稿通知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写给用真诚绘画的年轻艺术家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上海开幕:精选100件油画孙晓龙艺术个展在宋庄艺术区开幕视频:程亚杰 不了解民族特色你很难成功著名书法家王承尧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张学强、李学亮工作室入住翰墨东方文化艺术中心高清图:美丽中国——天津女书画家展力作书法家叶迪生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百花迎春—肖映梅写意画展在潍坊举办高清图:泼墨庆三八,巾帼展风釆 第五届“津门女书画家佳作邀请展”举行草虫虽小 大地恩深——齐白石工笔草虫册页欣赏高清图:飞马追梦作品展在津举办 开展书画慈善助学活动著名书法家陈栋琨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视频:2014年新春艺术界座谈会在津召开高清图:原·本无界—柏瑞当代水墨作品展在天美时代展出高清图:况瑞峰喜收新徒李继忱、夏英鹏、焦琨仪式举行高清图:天津知名女书画家参展邓颖超诞辰110周年书画展津门画马名家李澜、程希斌:马年说马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公告]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展初评结果
 • [公告]“金陵文脉”国画展征稿通知
 • [公告]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复评结果
 • [公告]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发布2014...
 • [公告]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
 • [展览]巅峰之作——毕加索的沃拉尔版画
 • [展览]尘影无华—赵东中国画个展
 • [展览]美丽中国·当代水墨小品扇面精品展...
 • [展览]台北举行“闽台三杰书画展”
 • [展览]深圳艺术家陈湘波南通美术馆展作品
 • [讲座]第四届CAMS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
 • [讲座]问津讲坛明讲述 艺术大师阎道生
 • [讲座]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国画艺术讲座在...
 • [讲座]艺术讲堂之域外文化与中国美术之变
 • [讲座]北京匡时举办“二王”书法研究讲座
 • [笔会]滨海高新区名家书画笔会
 • [笔会]霍春阳在家乡清苑出席交流笔会
 • [笔会]天津红桥区政协举办书画笔会
 • [拍卖]培根名画8.65亿人民币拍出世界...
 • [拍卖]香港苏富比2014春拍
 • [拍卖]佳士得CEO:新的拍卖行动
 • [拍卖]苏州吴门2013年秋季拍卖会
 • [拍卖]北京歌德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
 • [活动]天津第二届民企职工书画艺术展
 • [活动]山东“百馆千场讲座迎十艺”
 • [活动]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 [活动]2013军械库艺术周观展必备
 • [活动]站台中国跨年展“丛林II ”启动...
首页 >> 中国画 >> 正文

探讨中国画传统规律 亚明关于国画的六次谈话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4-02-25 12:32

亚明国画作品
亚明国画作品

亚明国画作品
亚明国画作品

    马鸿增

  “文革”期间,亚明虽身处逆境,但始终未中断对中国画本体艺术规律的思考。其中,1975年亚明对理论小组成员的谈话,表达得尤为充分。在我的笔记本上,记下了他在1975年9月25日、11月13日、11月18日、12月15日、12月18日、12月24日共6次谈话的要点。现将内容整理摘录于下:

  9月25日

  中国画创作如何更上一层楼?要按毛主席的十六字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时亚明把后一句说成“继承发扬,推陈出新”)

  我们研究中国画传统规律,如何弄才充分?要尽量求实,实事求是,要了解全过程、根源,了解历史与现状,找出当今的病根,诊断,使不健康的人健康,使健康的人更健康。

  1954年我们反民族虚无主义,搞了宋元明清画展。1957年以后又与保守主义斗争。有人说江苏山水画“四不像”,我们搞了两万三千里写生,举办了山河新貌画展。江苏和西安的画家联合起来与保守主义斗争。

  11月13日

  中国画这种形式,为什么现在还要?书法也是。这些艺术形式是怎么产生的?

  中国画“三法”——笔法、墨法、章法,是区别于其他画种的关键所在。不能不加分析地简单否定。比如,说“十八描”只能画宽袍大袖,画现代人就不能用,那样说太简单化了。

  古为今用是继承问题,洋为中用是融化问题,两者有根本的不同,不然就要搞乱。继承就是要继承发扬,推陈出新;融化是借鉴,不是代替。

  中国艺术讲意境,引人入胜。人们总是想丰富,不想单调;想概括,不想罗嗦;要清楚,突出,感染力深远。李白诗“白发三千丈”,史可法诗“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不合理,但合情。中国画讲情景交融,概括集中。一张白纸,可以表达多少空间境象,只需画出主体物象,自然就令人联想。可以说,中国画“三法”之中就有两个“主义”的产生和构成因素。

  11月18日

  从晋代到蒋家王朝覆灭,传统艺术中究竟有多少东西?怎么摸?“擒贼先擒王”,先把过去公认的作者、代表作理一理,看看究竟怎么样。

  总的从“三法”来研究,包括发展和演变过程。墨法包括色彩法,章法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问题。

  12月15日

  要重视理论的指引作用,要走在实践的前头。不要以为有创作经验的人说的都对,他们不一定考虑那么周到。

  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慎重、冷静。一激动,容易偏激。比如,天津有人说“最蹩脚的油画也要比最好的国画好得多”;济南有人认为中国画的墨不能要,有墨就黑、旧,认为革新就要多用色彩,说墨是革新的绊脚石。这些问题都需要探讨。

  12月18日

  回到南京以后,把准备工作做充分,然后召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可以到镇江、苏州、无锡、上海、南通、扬州等地进行广泛调查,再到外省传统与现状较有基础的地区调查。

  搞一个横断面、一个垂直面,主体一交叉。我们有这么多同志,好条件,比以前一个人干好得多。

  12月24日

  世界上开化早的民族,开始都用“线”作为记事,久而久之,产生美感,即线的旋律节奏感。后来发生分化,只有中国和少数几个东方国家一直保持下来。中国人在石器时代就开始结绳记事,后来在陶器上用笔勾线的纹样和以黑色为主的色彩观念,似乎就出现了中华民族绘画的源头。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纹饰,也是线的运用。

  软笔(毛笔)的发明和用纸、绢作画,是一大进步。从两晋到隋唐五代,若干人的实践、总结,积累了用笔的规律,找到了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观点。每一笔的起笔、行笔、收笔,是用“笔”表达的全过程。笔的旋律和节奏,表现为可视的线,构成了中国画的基础。历来所谓“铁线描”“高古游丝”“春蚕吐丝”“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以及各种皴法,都是用笔的形态和线条的美感来表达物象的质和量。

  “骨法用笔”是中国画区别于任何别的绘画形式的特色,既包括了“笔”的本身的美学要求,也包括了用笔表达物象的要求。“笔”是中国画的主帅。

  特别重要的是中国画用笔与书法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所谓“书画同源”“书画用笔同法”,这一特点是与西画根本不同的。画法与书法都讲究用笔造型的美感,千变万化,形成了高度艺术性的线条美。

  中国画用笔的规律性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认识,从简单的线发展到单纯、简练的线。早期人物画只知道用笔锋,唐宋以后山水画、花鸟画独立成科,大自然中诸种物象用单一的线条无法表现,于是从线条发展到皴、擦、点、染,发挥笔的腹部性能和威力;到元、明、清,更发展到用笔根(大写意)。毛笔制作样式也多起来,有了各种性能的长短锋,各种毫,但决不发展成西画的刷子。

  笔法离不开墨法,笔从墨出。墨法主要是在山水画领域中发展起来,其次是花鸟画,然后影响到人物画。墨色不是简单的黑色,“墨分五色”,表现力极丰富。在一定情况下墨就是白。与此同时,承受墨的纸也在发展,麻纸、皮纸、宣纸等进入绘画领域。纸的性能又反过来影响中国画的美学观念。明末人用生宣纸作画,改变了传统绘画风格。这些成为我们民族特有的东西。它有韵,如诗,有四声韵;笔有旋律,墨有神韵。

  笔墨结构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由此产生独特的章法。西洋画不可能画出千里江山、万里江山,而中国画可以表现。中国一开始就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唐人《宫苑图》表现得那么充分。原始彩陶的线描结构多有气度,日本搞的瓷器就缺少气度。中国绘画在深化意境时可以高度集中概括,表达事物的全面性,突出主题,大胆取舍。不是对景实写,而是强调全面观察,举一反三,目记心传,创造意境。这就构成透视上的特殊规律,可以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犹如广角镜。散点透视是从艺术出发而不是从科学出发,但这是最大的科学。

  中国画的发展可以吸收外国一切有益的营养,但这种吸收必须是为我们中国画三个支柱(笔法、墨法、章法)所用,而不是嫁接。世界上任何画种在表现大自然时都搞不过中国画,中国画可以表现大自然的无限丰富性和充分性。这里面有哲学的、美学的、民族的诸种因素。可以说,把古为今用的问题讲透,洋为中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来源:中国书画报 责任编辑:雅聑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丹青楚韵—湖北中国画作品第一次集体进京展出
• 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征稿通知
• 全国第四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初评结果
• 86岁海派画家韩敏首次举办个展:笔墨要求新求变
• 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艺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 工笔写意没有高低之分:收藏的关键看格调
• 陈玉圃:绘画的传统与反传统
• 让画说话,才有中国好图画
• “从容中道—梅墨生意大利佛罗伦萨作品展”开幕
• 单霁翔:书画保护令人堪忧 拟设重点科研基地
• 书画家亚明为购买古建以画抵债
  • 方勇作品亮相智慧山艺术中心 方勇作品亮相智慧山艺术中心
  • 天津女书画家展力作 天津女书画家展力作
  • 马寒松画瓷 马寒松画瓷
  • 原·本无界柏瑞当代水墨作品展 原·本无界柏瑞当代水墨作品展
  • 梦玉、伯骧“神骏迎春”画展 梦玉、伯骧“神骏迎春”画展
  • 王学仲人文教育基金成立 王学仲人文教育基金成立
中国画
more
书法
more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