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元龙近影

陈梅庵祖孙三代 (1984年)

陈元龙新祖孙三代 (2013年)

陈元龙花鸟作品

陈元龙花鸟作品
陈家三代忠诚艺术教育事业,传承中华书画文脉,这是津沽文坛的一桩佳话——
陈元龙对于书画传承有着天生的使命感,这种感觉继承自父亲陈梅庵,他也传递给了他的学生与孩子。作为天津师范大学书画院院长,他每天忙碌着,在学校、在社会的不少艺术活动中,常常能见到他的身影。他常说,传承和发扬国画艺术,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责任,更是他一生的坚守。
子承父业 画坛圆梦
谈及绘画艺术成就,陈元龙总会先说起自己的父亲。上世纪三十年代,其父陈梅庵在津南区创办陈氏小学,以诗文歌赋、琴棋书画传授学生,也成为当时名扬津沽的诗人和书画教育家。家庭环境从小滋养了陈元龙,让他对诗文书画的喜爱和感悟远超同龄人,书画艺术的种子也在那时开始萌芽。1974年陈元龙以扎实的绘画基础考入天津美术学院,成为学校第一届花鸟画班的学生,师从著名画家孙其峰、爱新觉罗·溥佐、王麦秆、夏明远、霍春阳诸,他的艺术水平得到了升华。孙其峰更对其有着“尽神明之运,集造化之妙”的好评。

陈元龙花鸟作品

陈元龙花鸟作品
“松鼠”高手 创新不断
“勇于超越,不断创新”,是陈元龙在绘画领域浸染40多年后的最深切感悟。上世纪九十年代,偶然的机会,他画了一幅松鼠的长卷。画中以春夏秋冬四季场景,表现了100个小松鼠或在觅食、或在对视、或在跳跃的画面,独创的半工半写、干笔丝毛的绘画方法,更将小松鼠灵巧跃然纸上,引得同行连连称道。画坛都知道了天津有他这样一位“松鼠”高手,他也在书画界树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新近,陈元龙又开始笔墨创新,他笔下出现了更多的山水画,仔细欣赏却发现几只小松鼠穿梭于山间小树之下,这也让人看到了他别样的创作空间。让作品既有花鸟画的趣味性,又具有山水画的意境美,成为陈元龙对于作品的新改变与追求。

陈元龙花鸟作品

陈元龙花鸟作品

陈元龙花鸟作品
祖孙三代 薪火不熄
今年62岁的陈元龙每天仍然在为美术事业忙碌着,多年辛苦培养出两个优秀的美术硕士女儿——陈慧姝和陈慧婷也成为他的一大骄傲,两个女儿如今都是高校的美术教师。“多做善事、厚德载物”是陈元龙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朴实但很真挚的人生哲学。多年来他认真实践着,并将这种精神传承给了他的两个女儿。
在津沽大地上,陈氏祖孙三代将书画与艺术教育的事业一脉传承,薪火不熄。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振德也评价说,陈家三代忠诚艺术教育事业,传承中华书画文脉,这是津沽文坛的一桩佳话。 (记者 刘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