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张蒲生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张蒲生,现为天津美院教授,天津美协名誉理事,曾任天津美院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学副院长、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画报社社长、文化部颁发的全国艺术学科第四批学位授予权评审委员、第六届全国美展评选委员、全国首届报纸广告评审委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常委、天津市广告协会顾问、市包装设计研究会副主任、市工业设计协会顾问、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艺术顾问、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市政协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市老年人大学书画院院长、“白洋淀诗书画院”首任院长等,并兼任全国多个省市、多家书画院名誉院长职务,其传记被载入几十种名人辞典中。
简介:张蒲生,男,1936年生于陕西省大荔县福佑村,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同年来天津美术学院工作至今。擅长写意花鸟画,偶作山水画。梅、兰、竹、菊、月季、牡丹、雄鹰等长常见于其笔下,尤其擅长画麻雀,其作品多选材平凡的事物,但十分朴实、亲切,画中常常表现一群麻雀各种动态,遥相呼应,十分机灵生动,充溢着热烈喧闹而活泼欢快的气氛。出版有《张蒲生画集》,《张蒲生评集》,2011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张蒲生》,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代表作《瓦雀归巢》、《晨曲》、《麦场无人时》、《雀趣》、《风雨欲来》等作品花鸟鱼环境相结合,大气清新,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并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收藏。1983年6月随李瑞环为团长的代表访问日本,并举办了个人画展。2011年,“张蒲生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在白洋诗书画院举行。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荣宝斋画谱》之“张蒲生绘花鸟”卷。
张蒲生在天津美术网
张蒲生90年代初与白庚延(右四)、霍春阳(左一)联合举办艺术研讨会
[天津美术网]:您在创作中是如何把握画面的动静关系的?
[张蒲生]:所谓“动静”,就是处理画面各部分互相之间的矛盾关系,其实一幅画的画面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动静、长短、大小、虚实、远近、高低、多少、次序,妥当地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在处理矛盾关系,动静关系是这众多矛盾关系中的一个。一幅画,如果只有动,没有静,就会显得不太好看,例如:画风走动,枝叶飘拂,风都往一个方向吹,这就是所谓动,画家在画的时候往往会添上几个很静的鸟,风特别大,但是鸟卧在那里不动,这表现的就是动静关系。我刚才谈到的长短、远近、大小都是处理动和静的关系,所有艺术都这样,比如音乐,苏小明唱过一首《军港之夜》,歌词写道:“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这讲的也是动静关系,只有动没有静,没有矛盾,也没意思,所有的艺术都要处理矛盾关系。生活当中,人和人之间也是互相矛盾的关系,我们也需要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不同的是,有的人处理得好,有的人处理得不好,比如说人事关系,有的人同事之间关系处理得挺好,有的人处理起来就挺费劲,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去处理生活中各种相互矛盾的关系,这跟画面动静关系的处理是一样的意思。
张蒲生作品
张蒲生作品《处处是家乡》
张蒲生作品《串红开似火》
张蒲生作品《高瞻远瞩》
[天津美术网]:花鸟画在创作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张蒲生]:花鸟画,我刚才说了首先是内容,你打算表现什么,表现一般的花鸟,是表现什么意思,表现什么内容,表现画家的情感和意境,花鸟画讲究意境,一张画挂在什么地方,挂在人民大会堂还是挂在自己家里或者是送给什么样的人,都得有想法,题材、意境,都要有想法。
[天津美术网]:您除了创作花鸟画,偶尔也画山水,您如何看待不同题材的创作之间的关系?
[张蒲生]:我认为,画山水和画花鸟,能起到互补的作用。传统中国画画家,无论画山水的,画人物的,还是画花鸟的,一开始都是通过花鸟画来打基础,都是从学习《芥子园画谱》入门的。美院的学生,现在上课也是从花鸟画开始,花鸟画考验的是绘画的“第一抹功夫”,它相对比较容易掌握,画人物,造型功夫得强,得看画得像不像。所以,作为基础练习,一般都是从花鸟画开始,花鸟是基础。会画花鸟的人也会画两笔山水,画山水的也会画花鸟,会画人物的也都会画花鸟,互相之间可以借鉴和帮凑,互相影响,互相提高。
[天津美术网]:画家画得多了,是不是就能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风格?
[张蒲生]: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画得多了,很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面貌,所谓风格,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和别人区别开来,画画出来,面貌和别人不一样,就是自己的风格,它能展露画家自己的个性和审美取向。
张蒲生作品《碾盘雀趣》
张蒲生作品《谁知盘中餐》
张蒲生作品《雪映红梅更艳》
张蒲生作品《只钓鱼趣不钓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