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墨画家窦良羽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窦良羽,青年新水墨画家、天津画坛新秀,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师、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会员。
简介:窦良羽,1976年生于山东乐陵,2000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1—2004年任教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孝萱教授,现工作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要个展:
2012年“儿童时代”,上海M50画廊
2011年“童年往事”,天津九思艺术空间
2008年“过冬”,天津鼎天艺术公馆
2007年“在•见”,天津美术学院
2006年“童年”,北京show画廊
2005年“所见所闻”,上海1918artspace
主要联展:
2014年“新水墨艺术展” (六尘艺术馆 南京)
2013年“中国水墨现场——2013当代水墨艺术家提名展” (杭州)
2012年“水墨纵横——上海新水墨大展”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2011年“津英荟萃——天津美院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南京养墨堂美术馆)
2010年“水墨符码、光影交会——第三届台北当代水墨双年展” (台北国立艺术馆)
2009年“中国风景” (纽约鬲豪士画廊)
2008年“水墨新力量—-当代青年实力派画家提名展” (天津博物馆)
2007年“重新启动——第三届成都双年展” (四川当代艺术馆)
2006年“从水墨出发”全国五大美术院校硕士研究生作品展 (中央美院美术馆)
2005年“视觉惊艳——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新水墨画家窦良羽做客天津美术网
窦良羽在天津美术网
窦良羽在画瓷
2007年参加第三届成都双年展
[天津美术网]:您师从李孝萱教授,李老师是一位在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上都取得一定艺术成果的画家,他对您的艺术创作都有过哪些帮助呢?李孝萱教授对您的影响有多大?
[窦良羽]:李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描绘的题材十分广泛,当然他的作品并不涉及童年主题,这是我和他存在差异的地方。李老师的成名源于对都市题材作品的探索,他是一位全才型的画家,他在山水、花鸟、高士等传统题材的创作上,也取得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我的创作理念和技法都受了李老师很大的影响,但在绘画面貌的呈现上,我有意与李老师拉开距离。东西方绘画在技法和材料上虽然有很大差异,比如中国画以笔墨和造境取胜,西方绘画以造型和色彩占优,但是在审美和情感的表达上,东西方绘画二者殊途同归,东西方在每一个时代都涌现出了杰出的绘画大师。作为青年艺术家,传统和西方都要学习,更重要的是,画画不能一味地往传统里钻,画出来的画,应该有生气、有新意、有自我,得有自己的面貌,这些思想和观点都得益于李老师对我的影响。我的画,我希望从题材到技法都能不同于一般的国画,追求平和、恬淡、轻快鲜活的画面内容,我希望观众看到我的画时有快乐的感觉,同时又有一点怅然若失的淡淡哀愁,让他们有一种记忆被打开和满足的欢喜。
窦良羽作品《成人游戏》
窦良羽作品《春去春又来》
窦良羽作品《二兄弟斫甘蔗图》
[天津美术网]:历史上的画家,您有没有特别喜欢的?
[窦良羽]:我一直记得两位画家的话,一位是清代的石涛,另一位是齐白石。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齐白石讲:“画画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笔墨当随时代”主要是告诉我们,绘画不要一味临摹古人,要和时代、和画家自我的认知产生联系。至于齐白石讲的“似”与“不似”,其实是很难把握的,齐白石也没上过美术学院,对他来说,造型观念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尝试和练习慢慢体悟。中国画是一种意象性绘画,中国画的创作,更多的时候,需要将艺术家自己的主观想法融入画面中,比如关良的画,如果从局部看,似乎胳膊、腿的造型都不准,但是整体地看,这些胳膊腿放在一个人身上就很舒服,恰到好处还出味道,如果一味追求画得特别准的话,这种味道和意趣可能就都没有了。
在造型和色彩上,中国人主动放弃了写实的“似”,转而追求意象性的“不似”,这是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我的画坚持秉承“写意”的造型观念,故意去“画不像”,在对形象的调整和归纳的过程中达到一种“趣味”,营造出一种轻松、童真、单纯的味道。对于人物画家来说,“画得像”是一种可贵的能力,而“画得不像”又能够成其为作品,同样是一种能力,需要一点别样的智慧,我希望通过我的造型形成一种自己的语言和趣味。
窦良羽作品《琼海泮水镇》
窦良羽作品《人民被迫投降》
窦良羽作品《粘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