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著名画家刘荣生

刘荣生作品:他乡遇故知

刘荣生作品:狼道

刘荣生作品:快雪

刘荣生作品:仁者雅集图

刘荣生作品:观音抚琴图

刘荣生作品:王者之风

· 高清图:工笔添新意 虎威狼智勇—观刘荣生走兽工笔画
刘荣生先生是以画虎、狼成名的天津画家,但当他跟笔者探讨艺术创作的时候言笑晏晏,毫无所谓的“虎狼之气”。他说,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中对“虎、狼”的定位总是在“狼子野心”、“虎视眈眈”上,这种话语固化了这两种动物的形象与文化内涵,也让我们对这两种动物的认知逐渐凝固,停滞不前。而刘荣生想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艺术创作突破这一认知局限。笔者曾问他,说这就是你最终的艺术理想吗?他说不,他说自己追求的并不仅仅是某一个主题上的艺术突破,而是一种艺术境界,一种被他称之为“冷怡之美”的艺术理念。
二十年前来自大洋彼岸的灵感
按画风来区分,刘荣生的画作算是典型的中国画,再具体细分的话,则应该算作动物工笔画和写意文人画两类,其最受瞩目的是“狼系列”动物工笔画。刘荣生很爱读书,尤其偏爱老庄。就是这么一个地地道道、从内往外都散发着“中国文化气味”的人,却与大洋彼岸的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结了缘。
1994年,一位作家朋友赠送给他一本杰克·伦敦的小说《白牙》(又译为《雪虎》、《雪狼》),这部小说以一只叫做“白牙”的狼狗为主要视角探索了残酷的野生世界,“白牙”在历尽创伤之后,得遇一位新主人照料,最终变得善良、忠诚,渐渐熟悉了文明世界的生活法则。而就是这样的一部小说,打开了刘荣生看待狼这一物种的新视界。他对笔者说,自然界的生存有两大法则,一是“生存”,一是“虚荣”。而在这种残酷的自然法则之下,狼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忠诚合作的精神就更加令人激赏。
他曾经在他的一幅作品的题跋中这样写道:“世人皆因对狼之恐惧而生憎恶,谈狼色变,极欲绝之而后快。余以为其恶固然可憎,其善亦不可没也,他骄猛善猎,狩略诡秘,可谓智勇双全。群猎共享,济弱怜仔,患难与共,仁义之德虽惠于族内,而人和之气盈冠旷野,令强者亦畏之三分,它饥取所需,从不贪婪,处境顺逆,泰然自若,乃强者风范”。狼之精神,便是刘荣生眼中的强者精神。
冷之思和怡之美
“狼”的刺激,带给刘荣生的不仅仅是创作视野的开阔,更有深层次的艺术境界的启发。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某种艺术创作哲学上的遐思。他想,世上任何事物都有热和冷两面,世人往往只看到事物“热”的一面,而忽略了在热闹表象背后冷酷的事实与深思。比如夏日荷花就往往是世人喜爱和歌颂的对象,但大家往往只能感受到夏日炎炎的欢快与生命力,而很难发出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生思考。刘荣生认为,好的艺术家应该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带给人哲理上的启迪。
“冷”不仅仅指“冷思考”,也指代艺术形象上的冷画面。刘荣生往往将他的画面布置在冰天雪地,就是希望通过画面形象上的冷带来的视觉刺激,能够让人避开喧嚣尘世的纷扰,让观者现行进入到一种冷思考的氛围中。而单单有冷的画面和思考,亦不是好的艺术作品。刘荣生希望他的作品是“怡品画”,所谓“怡品”,也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说作品的画面“怡目”;一是说作品的内涵“怡心”。而这两个层次又分别和“冷画面”与“冷思考”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作哲学与表现体系。
笔者尤为偏爱刘荣生先生的动物工笔《他乡遇故知》和动物写意《我家猫儿不馋鱼》。在《他乡遇故知》中,刘荣生把狼赋予了人的色彩,三只漂泊流浪的狼在萧瑟秋风之中围在一起,相互舔舐,令人顿生悲凉中的温暖之意。而《我家猫儿不馋鱼》则是一个写意小品,画面中的小猫质朴可爱,明明鱼缸里的鱼儿活蹦乱跳在眼前,它却回望主人,似乎在表明它懂事不伤主人宠物之意。其中种种情趣与思考,都颇让人回味三分。
“冷怡之美”是个大的创作哲学命题,而刘荣生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为艺术界和公众创作更多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