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开幕现场
2014年7月1日下午15点,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这是常沙娜第一次完整呈现六十多年来工作的重要记录,有其十多岁少女时期与上世纪敦煌艺术家在敦煌临摹的作品、历代图案分析、终生花卉创作及上世纪50年代由林徽因带领指导的景泰蓝等等工艺设计作品,总共作品将近250件,多数作品均为第一次呈现在国内众人见面。

艺术家、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常沙娜先生致辞
常沙娜是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很多人以为她的名字“沙娜“,是因为敦煌沙漠命名。但实际她出生在法国里昂,名字是因着里昂河流的阴性河命名。12岁开始跟着父亲在敦煌学习,“敦煌沙漠,彻底的改变她的一生,所以,她自己认为“沙娜”是冥冥之中与敦煌生来的緣分。有人称她为;沙漠里一朵多婀娜多姿的花,“沙漠之花”由此而生。常莎娜一生有过很多重要的艺术设计,例如;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灯、北京展览馆、首都剧场、民族文化宫、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政府的紫荆花纪念雕塑均采用她的设计。她的艺术生命,承袭自上一世纪老艺术家的养分与使命,而二十一世纪当下重要的教育领导人,多数来自于她的培育。因此,常沙娜对中国艺术教育与艺术设计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着重要影响力,是艺术与教育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此次,展览将汇聚多位文化艺术圈的重要泰斗莅临参加。

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索菲·玛卡里乌女士致辞
从上世纪开始,常书鸿等人将“敦煌艺术“迈向世界,成为“敦煌守护神”。常沙娜继承衣钵,一生研究敦煌艺术为主要工作,从事敦煌壁画及传统装饰图案研究和临摹,早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她就以敦煌古典图素创作设计,就像是洞窟壁画图素的解密人。她强调:创造设计必须注重探索艺术“源与流”的融合关系,就是以古典文化為根本,创造出新的潮流。她这一观点,正是目前发展国家美学艺术与文化经济的重要因素。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开幕式上致辞
常沙娜强调:创造设计必须让更多人广泛应用,这不只是对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推广,更是发展国人美学艺术的重要因素。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会议,林徽因带领常沙娜等人应用古典图素,把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图案,运用到了生活用品中;敦煌图案的真丝头巾、仿明清绦子花边和刺绣的背心、景泰蓝的首饰盒等手工艺品,作为礼品赠给外国友人,获得国际友人的赞叹!这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创意结合。但可惜,过去正在萌芽的文化美学创意产业,因当时环境因素,并未大量在民间普级,这是常沙娜最大遗憾!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校长十五年的时间,她不仅是中国第一位女性院长,也是中国历史最长的一位校长,八十三高龄,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中国的工艺美学再度复兴,并且开花结果。

身着由常沙娜作品为灵感设计服装的模特与常沙娜在作品前合影
这次“花开敦煌”展览,不只展现六十多年来她的重要设计临摹与花绘创作,也整合多位年轻设计师及设计工厂,实验性的以敦煌图案跟当代设计做了新的组合;应用设计品有新景泰蓝的钟表设计、瓷器、丝巾等生活类用品,还有法国摄影名家以科技方式表现古道丝路、台湾多媒体设计团队带来220窟的多媒体动画应用,这个展览组合不只具备国际性,更有新颖的创意理念。常沙娜认为现在该是将“中国制造”改为“中国创造”的时代来了。展览组合也正符合国家领导人战略,以“新丝绸经济带”发展国家与国际间的和谐观点。

观众拍摄常沙娜少年时临摹的敦煌壁画

观众经过常沙娜少年时临摹的敦煌壁画

展览作品

展览现场

观众观看展览

观众观看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身着由常沙娜先生作品为灵感设计服装的模特

艺术家临摹的敦煌壁画手印图案

展览作品:瓷器

观众仔细观看敦煌临摹图案

观众观看常沙娜先生临摹的敦煌人物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