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江在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现场发言。
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现场,图为何延喆解读吕云所画作。
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图为吕大江、师振广介绍“黑色太行”。
天津美术网讯 为追忆著名山水画家吕云所先生的艺术成就,弘扬他的太行精神,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日前举行。吕云所先生一生追求艺术、不媚世、不流俗,在中国画探索与实践中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画品、人品、师德乃至为人民美术事业做出的贡献,都为业界所称道。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何延喆,著名画家师振广,诗人、《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吕云所先生的长子、著名画家吕大江,吕云所先生弟子、画家谷军,余澍梅,高建国,尤金等参加了恳谈会。共同追忆了作为“太行之子”、“美术教育家”、“严师慈父”的一代北派山水大家的艺术人生,缅怀吕云所先生的高风亮节、绘画精神、崇高师德。
吕大江:父亲生前所作所为受人敬仰,他教学敬业、为人耿直。父亲出生在一个农民的贫困家庭,自幼喜欢画画。由于那时生活窘迫,没有钱买画笔,就用树枝在地上画,在墙上涂鸦。在来津求学时,还差点错过了考试的时间,结果临场发挥的比较好,顺利被天津美术学院录取了。在美院上学的日子里,他勤奋刻苦,努力拼搏,用一种惊人的勤奋和农村的朴实精神以及对美术艺术的热爱之情,终于在毕业之际,以一组《漳河畔》组画,一炮打红。那时的吕云所先生才20岁。
生活中的吕云所先生拥有着执拗的性格。“父亲为家庭操劳一生,晚年又被多种病苦缠身,但是他最期望的就是‘家和万事兴’。”吕大江说,“一次,我请他为我写几幅字。结果,第一张是“家和万事兴”。我说,爸,您再给我写一幅其他内容吧。结果第二幅、第三幅还是“家和万事兴”。那时的我,深切的感受到父亲对整个家庭的期望。”生活中多有不如意之处,为了让父亲按时吃药,我就用话刺激他。“爸,你画的太行再好,现在身体不行了,有什么用,都没用了。”可我万万想不到这句玩笑话竟然成为了我们爷俩诀别语言。以至于在我忙里偷闲画全国美展初稿,请他指导,他竟然说,“我不给你看了,你不是有本事吗,我画的太行有什么用,你那句话太伤我心了。”谈及此处,吕大江无地自容,痛心疾首,后悔不已。吕大江说“父亲吕云所性情直率、脾气倔强,在看到不公的地方,出口像山炮一样的言辞,让人总是难以接受。他总强调克服示范,千人千面的教学。对待学生就像严父。同学们总是习惯了他的怒斥声。”
“吕云所是一位严师,又是一位慈师。他最乐见的就是学生们不断的成长。”吕云所先生的弟子余澍梅说,“他讲课通俗易懂,有着一种深入生活的语言,这让我在绘画道路上受益匪浅。他鼓励我要走出去,提高境界和眼界。记得在2003年非典时期,我去写生。回来后,带着作业让吕老师给指点。吕老师很惊讶的说,太好了。然后就迫不及待的跪在地上给我指点看画。”
对于吕云所先生通俗易懂,深入生活的教学方法,作为弟子的高建国也深有同感。他说,吕云所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具有说服力。比如说,各种树有着独有的表现个性。树的姿态说明了树的品质。吕云所先生在课堂上用肢体语言把这些问题化解开,让学生们深入浅出的理解到了树的姿态,说明的很清楚了。
可以说,吕云所先生独有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人。不仅如此,他更是一位超出了一般美术作品的真正艺术家。高建国感叹道,“我认为吕云所先生的‘黑色太行’有一种压抑感。”
尤金说,“黑色太行”让我感受到吕云所先生对艺术的执着性格。那时间,我陪老先生一同上太行山写生。凌晨4点,吕老师就起床了。待到我们起床时,先生的速写已经画了一摞。在陪同先生写生的这段日子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是忘年交。吕老师用一种启迪式的语言向我传达了他的思想理念,让我受益颇深。关于绘画,吕老师认为人物画,自己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符号。但是在山水画,太行山中却有着深层次的东西。吕老师认为,这山已经不是山了,而是一个人了。
吕云所先生的艺术与人生的有效结合,使得巍巍太行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谱写了一曲曲太行之歌。有着传统的笔墨功力。那斧劈皴米点皴和积墨的创造性活用,使画面具有深邃浑厚的坚实质感和豪气。有着现代的构成意识。那平顶收腰凸腹的庞大石鼓般造型,使山体潜藏着内裹外绷的饱满量感和张力。吕云所先生笔下的太行,是他积半人生的灵魂重铸,是传统水墨艺术经过现代洗礼后的高层次回归。
著名画家师振广说,吕云所先生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特色。山水画的大家们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足以引人以瞩目。吕云所先生的山水画追求的不是江南山水的秀色可餐的美,而是一种悲壮,北方的苍凉美。我们可以称之为“悲美”,这种美是一种大气磅礴天然雕饰的美。如太行山上的那种雄起、那种浑厚、那种悲壮。这些性格与吕云所先生的气质相得益彰,非常吻合。
谈及吕云所先生的太行与其个人气质,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何延喆亦有同感,并做了更加深入的解读。何延喆说,古代画论中关于审美提出了四中感受,包括“令人喜,令人惊,令人思,令人悲。”关于“悲”,又有悲凉、悲伤、悲慨、悲壮之解。吕云所先生的画,能让人产生独立思考,属于悲慨、悲壮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与吕云所先生的艺术人生、生活境遇有着很大的必然联系,是他生活中长期积淀之后的升华,体现了他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心情。
陪伴先生跟前近4年的入室弟子谷军说,与先生相交是一种偶然,4年来时常陪伴先生散步,我们成为了知音。为了锻炼先生的思维,我就不断的与之交谈,可以说这几年我比吕大江同先生说的话要多的多。先生的画在我看来是文人画。每一幅作品都有着很深的内涵,表达他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是文人画的一大特性。一次,我曾问老师,《夜走太行》中的驴队是要走向哪里。我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了”。我想这和他当时的身体状况,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那时的他身体早已大不如前,心中的思索也早已变作了其他。此外,生活中先生也多为我关照,我要感谢他。作为与吕云所先生相识20余年的徐兴光也深有感触。
吕云所先生于5月19日病逝,享年75岁。从此人间少了一位“太行之子”,天堂多了一位“太行之神”,用诗人罗广才的一幅挽联“人间泼墨来、太行采风去”是对吕云所先生一生最好的诠释。(包仲川、刘俊苍)
相关阅读:
·著名画家吕云所仙逝 天津社会各界沉痛悼念
·散襄军:吕云所先生是开拓中国画新领域的实践者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缅怀吕云所先生
·唐云来、张建会缅怀吕云所先生:德艺双馨有口皆碑
·著名画家吕云所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太行之子吕云所:多变的画风 不变的赤诚
吕云所(天津美术网 新闻图)。
吕云所简历
吕云所,又名吕云,1940年生于河北涉县,196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班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研班导师、清华大学吕云所山水画创作工作室导师、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太行中国画学会总顾问,师从秦仲文、刘君礼、孙其峰教授等。
吕云所生于太行深山沟,是道地的太行之子,其作品多表现太行风情,画风朴实浑厚,笔法老辣苍劲,气势博大雄浑,意境深邃,具有浓烈的北方乡土气息。他从学生时代起便立志开拓太行画派,1962年在天津美院的毕业创作《漳河畔》组画的问世,1963年《老来红》的问世,分别获得全国美展大奖,一时成为美术界关注的新秀,使之年届弱冠便以“太行人、太行情、写太行风”著称。成为当代画坛最早以传统技巧表现太行风情的人,并被誉为当代“太行画风”的创始人,“北派重振”人等。
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现场,图为高建国。
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现场,图为诗人罗广才。
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现场,图为师振广介绍吕云所画作。
徐兴光、谷军在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现场。
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现场,图为师振广介绍吕云所画作。
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现场,图为尤金回忆与吕云所相识相交的日子。
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图为余澍梅。
吕云所艺术人生恳谈会。图为(左起)罗广才、吕大江、师振广。
吕云所画作-《夜走太行》。
吕云所画作-《故乡情》
吕云所画作-《故乡月》
吕云所画作-《家山晨光》
吕云所画作-《家山春意》
吕云所画作-《家山云图》
吕云所画作-《秋韵》
吕云所画作-《山月》
吕云所画作-《太行暮韵》
吕云所画作-《晚风》
吕云所画作-《晚归》
吕云所画作-《屹立千秋》
相关阅读:
·著名画家吕云所仙逝 天津社会各界沉痛悼念
·散襄军:吕云所先生是开拓中国画新领域的实践者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缅怀吕云所先生
·唐云来、张建会缅怀吕云所先生:德艺双馨有口皆碑
·著名画家吕云所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太行之子吕云所:多变的画风 不变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