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马明
马明作品:《祖国昌盛》
马明作品:《大漠戈壁育生灵》
马明作品:《茫茫大漠是家园》
马明作品:《春光无限好》
朱毅 王富杰
静谧的塔河缓流轻吟、涌动的沙漠狂放不羁、金黄的胡杨随风款摆、洒脱的山林磅礴雄浑、多彩的飞鸟婀娜灵动。
这就是马明画。
画的思想
“一个画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绘画是要表现思想的,否则就成了大自然的拷贝。评价一个绘画者是匠人还是大师,就要看他的作品是否有灵魂。”马明指着他的一幅画说,“这是两只野鸭,在纯净透明的水中遥望天空,问自己何时能够回家,因为这片水域不是它们的家乡,它们的家是已经干涸的罗布泊。”
马明采风,与一般的画家迥然不同,他不写生,只带上食物和水,一个人进入到大漠深处,一个人静静地躺着,感受风的拥抱,聆听沙的心跳,观望天的图型,冥想云的轻灵;静静的用灵魂读着天地、读着人生;慢慢的与无边的大漠融为了一体……
体验触动的创作欲望,才有了画的思想,才能抛弃掉套路,才能画出心的声音,才能让作品有了浓浓的生命气息。
马明的画,既有静谧透明的水流和广袤葱翠点点的绿茸茸草地,也有空空的对那拉提草原上迷漫的晨雾的沉迷;既有清透无澜的伊犁河水面,亦有意境跃然的新疆美景。
情感、思想、画作情景交融。马明坚持用画笔去勾勒自己对美丽新疆的热爱、对戈壁的无限眷恋、对大漠的钟情、对人文的探究,让笔下的山水禽鸟有了鲜活的生命。在马明看来,最终能够成就一个画家的,并非高深的技法,而是文化、底蕴、修养,以及对生活的理解、思考和感悟。
马明作品:《相依眷天山》
马明作品:《大漠中秋》
马明作品:《千载古木逢盛世》
画的意境
“意境,不论你所画的物象是什么,都要赋予它以艺术生命,还要使这种生命无限延伸与扩展。一个画家的修养有多深,你就能把这种生命延伸有多长,扩展多大。所谓画如其人,画中所表现的正是画家的境界。”马明说, “以前我作画时追求构图的奇、险、绝,比如我的画作《博湖之春》,初升的太阳及倒影、静静的湖面粼粼的波光,一只黑天鹅,构图的纵横关系,大面积的留白,无一不为了衬托黑天鹅的宁静与优雅之美。在追求过奇、险、绝之后,又回到了平和的构图,平和当中亦存在奇、险,通过巧妙的表现方法,把这些元素含蓄凝重化了,创作也就达到一定的高度了,绘画语言符号越是简单,内涵也就越是深刻。中国画的优美、韵味和思想,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意境,许多意境都体现在虚处,而非实处,留白就是其一,它不但拓宽了画面的视野,还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马明说:“留白,是一件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困难的技巧,这也是我的绘画作品的特点之一,正所谓‘此处无画胜有画’。”
除恰如其分的留白,马明还擅长将山水与花鸟相融、将写意与工笔交错,潇洒大气、细腻精致浑然一体,形成了自己绘画的特有的艺术风格。
他的画,山林水景 如劲风飞舞;飞鸟羽翅喙爪皆精致细微,栩栩如生。
他渡塔河、闯沙漠、观胡杨所感所悟皆尽情的涂抹于画中,酣畅淋漓地张扬着生命的顽强。这就是马明所追寻的奇谲的绘画意境。
寥寥数笔,把美丽顽强的胡杨树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这就是万物生灵的骄傲!这就是无私的奉献与担当,这就是“死亡之海”沙漠中“魂”啊!
马明作品:《大漠之魂》
马明作品:《新绿》
画的独特
多变的构图、丰富的选题、跳跃的用笔、淋漓的施墨、博大的气势、氤氲的韵味……散发着灵动的气息,充溢着旺盛的生命张力。这些作品在你眼前鲜活地跃动过之后,犹如与大自然中的山水大漠、草木花鸟亲密接触,令人产生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冲动和深深的感动。
多少年前,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孙其峰在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时,曾这样评价马明:“在我众多的学生当中,真正能画出个人风格,又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也就是新疆画家马明了。”
的的确确,苍茫山水间一纸灵动的花鸟使人瞬间感到了大漠孤烟,金黄胡杨,群鸟迁徙的气息。马明的画无处不体现着浓烈而奇谲的新疆地域特色。
从天津美术学院学成回到新疆后,马明就明确了自己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他实地观察生活,研究新疆花鸟画的创作途径。当时的中国,具有新疆花鸟画特点的花鸟画基本上是空白。年轻的马明一头扎进了南疆,开始了漫长的写生生活,在画了大量的胡杨、红柳、梭梭后却找不到一丝感觉。苦恼的他 对着画一坐就是一天,冥思苦想,冥想苦思,终于悟到:在注重传统国画表现方法和着重外形的刻画的同时,更要用心去感悟胡杨、大漠;用心潜入西域文化的厚重、辉煌。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明的心血没有白流,他的绘画经过一次次的沉淀,一次次的自我超越,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用马明的话说,“是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绘画语言来表现的,山水和花鸟相结合,色彩与笔墨相结合,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墨色相互陪衬,达到艺术的完美统一。”确切地说,马明的画,胡杨、远山、湖水通常用写意来表现,花鸟则用工笔,鸟是荒漠和戈壁里最灵动的生命,它们是消息的传递者。新疆地域辽阔,只用胡杨的一个枝来表现大自然是远远不够的。马明笔下的胡杨都是一个群体,连绵的金黄色,反映了一种生命的欣欣向荣,这种博大的气势不正是我们中国民族的象征吗? 用马明的话来说:“这样画出来的画,既有国画的风格,又有了鲜明的西域特点。”
马明作品:《惊回首已是满山红遍时》
马明作品:《秋风阵阵迎飞雪》
画的经历
马明自幼喜欢绘画,并对绘画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天赋,文革时期停课了,无事可做的他就照着小人书画线条画,从一天画一幅,到后来的一天画好几幅。等下乡当知青时,在吐鲁番火焰山公社,他和当地的维吾尔族老乡去挖渠,闲暇时没有别的娱乐活动,一是看《毛泽东选集》,二就是偷偷画当地的老乡,等老乡们发觉后,纷纷给他竖起大拇指说:“马明亚曼(厉害)!画得太像了。”正是这份特长和基础,后来进入了天津美术学院学习。
在天津美院学习工艺系染织专业,专业课都是图案和设计课,由于马明对绘画感兴趣,便常常旷课去听绘画课,久而久之,专业课的老师对他有了意见,反映到教务处后,学校作出了将马明退回新疆的决定。
当时只有25岁的他急了,连跳海河的心都有了。没办法的他,想到了去求当时的系主任孙其峰。他在学校的巷子口一连等了一个星期,终于等到了骑着自行车的孙其峰老师,他冲上前去,一把抓住孙其峰老师的自行车把,把62岁的孙老师吓了一大跳,连声问:“你要做什么?”等看清是马明,听他把事情说清楚后,孙老师沉吟片刻说:“下个星期一,你不要到班里上课了,就到国画教研室来上课吧。”
他傻了,在那里足足愣了半天,国画教研室,当时是老师们画画的地方,一个马上就要被除名的学生瞬间从地狱就到了天堂。
孙其峰老师当时就是全国著名的花鸟画家,能跟随在他身边学习,那曾经是马明的梦想啊。
马明:用一般人的思维,大家肯定想,跟在大师身边,那大师肯定会教你技法。其实不然,孙其峰老师讲的更多的是他的一些经历。他经常讲起北平时期,同为徐悲鸿先生的学生,他是天分一般的,但后来在绘画界却听不到当时天分聪颖的那些学生的名字,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些同学们没有坚持。
孙其峰老师在北平读书时,当时遭遇社会变革,他当过地下党,也被特务追捕过,可他没有一天放弃画画,只要手中有一支笔,他就会写字,画画。有一次,我在国画教研室的一个破纸箱里看到一个破旧的速写本,上面画着马车、驴、赶车的农民等。后来孙老师告诉马明,那是在河北农村搞土改时在马车上画的。
孙其峰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无论外界如何,坚持是一个画家最重要的品格。其次孙老师很少在技法上多费口舌,他只是让学生们在临摹大家的作品时自己去领悟。他更多的是给学生讲文学、诗词、戏剧、哲学,其旨不言而喻,功在画外。
天地有灵 自然有语。坚持和做人,文化素养深厚,这是一个好画家必须具备的素质。这是孙老师给予马明的一生财富。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的地位
马明,1953年8月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 新疆美术家协会协会会员。他,入世而在世外,出世又在世中,外界一切名利纷扰似都与他无关,他只是潜心作画,他独特的、浓郁新疆特色的花鸟画受到了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作者:朱毅 佛教书法家、慈云佛学院客座教授;王富杰 国家一级作家)
马明作品:《秋美》
马明作品:《千年胡杨逢盛世》
马明作品:《塔河秋水》
马明作品:《塞外晨曲》
马明作品:《大漠雄鹰》
马明作品:《家住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