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云所
吕云所画作-《夜走太行》。
吕云所画作-《故乡情》
《漳河畔》组画之太行秋色
独爱秃山大岭 身兼严师慈父 众人缅怀北派山水大家
生年百岁何为大,健笔一挥,太行千幛冲天挂……一句话,却描绘了“太行骄子”吕云所的一辈子。今年5月19日,著名山水画家、天津美院教授吕云所先生与世长辞,享年75岁。他一生依恋故土太行,被誉为当代太行画风的开创者,享有“北派重镇”之盛名。他的突然离开引发社会各界的沉痛哀悼,著名作家蒋子龙在唁电中写道:“吕云所铸太行之魂;太行为吕云所立碑!”在对吕云所的故友、学生及其儿子吕大江的采访中,这位北派山水大家的画品、人品和严师慈父的形象越发鲜活起来。吕云所笔下的太行独树一帜,读懂他的画,也就走进了他悲美的精神家园,观其一生,云之所在,唯系太行……
“云所是我钦佩的山水大家。他为人正直耿介,一生执著追求艺术,不媚世,不流俗,因而自成浑然大气、率性天然的画风。他挚爱的太行山的灵魂活在他的笔墨中。”
冯骥才
“吕云所铸太行之魂;太行为吕云所立碑!”
蒋子龙
■ 独特画风曾助公安机关破案
吕云所出生在太行山,一家人是河北省涉县山沟里地道的农民。贫困的家境没法给从小喜欢画画的吕云所提供学习条件,他就拿着树枝在地上画,在墙上涂鸦,身边能看到的羊、驴、牛等等都成了他画画的“模特”。后来,天津美院在河北省招生,16岁的吕云所一路坐驴车、蹭火车去石家庄赶考,甚至半夜就睡在车站。尽管没受过专业训练,但凭借绘画天赋和极佳的临场发挥,终于成功考上天津美院。
飞出穷山沟的吕云所拼出了一片天,成为涉县的骄傲,著名作家蒋子龙说自己曾去涉县时,“当地人一听我是从天津来的,立刻就问我认不认识吕云所。”4年的美院生活,吕云所勤奋学习,不仅因成绩突出而留校任教,还凭借毕业创作——《漳河畔》组画,荣获全国美展优秀奖,在美术界一炮打响,这组画与他的另一部代表作《老来红》均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画中太行农村的恬淡风情清新怡人,艳丽色彩里透着质朴与乡愁。
不过,吕云所最为撼动世人的还当数其“黑色太行”系列。传统山水画中闲愁、寂寞的情调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昂首拱背、钢浇铁铸般的倔强山脊。苍茫天地间,非黑即白,有山无树,有石无水,厚而透的积墨处理真实再现“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的雄奇壮美。五岳虽美,吕云所却独爱太行的秃山大岭,他曾说“太行天下脊”,“在磨难与苦涩、困惑与困难面前,人更应像太行的铮铮危岩一样,坚定而挺拔。太行山孕育我的生命,赋予我灵感,也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个性和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而吕云所也在用生命回馈着故土的恩情,这些以积墨法完成的作品,画时十日一山、五日一峰,层层积染,且用笔错落,点线结合,十分耗费心力,像《夜走太行》这样的巨作画出来需要四五个月,画完人也累病了,在医院输了一个多月的液。
可也正是“黑色太行”,令吕云所成为国内画家中打入国外高端绘画市场的先驱,1996年在新加坡高峰画廊展出的60余幅作品开展当天即有90%被订购,据称这也是当地继1938年徐悲鸿的抗战义卖后爆出的第二次“满堂红”。
神奇的是,吕云所不流俗的独特画风还曾帮助公安机关破案,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湖北黄石冒出个“假吕云所”,骗财骗色,在上海、广州、洛阳等地行骗一年多之久,后被视吕云所为偶像的画家易发生识破,他说:“吕先生独特的画风让我得以识破,笔法老辣苍劲,气势博大雄浑,绝非一般画家能达到的。”这段奇特经历还被写成小说在期刊报纸上发表,传为佳话。
■ 他是让人又怕又爱的犟老师
“云所是我钦佩的山水大家。他为人正直耿介,一生执著追求艺术,不媚世,不流俗,因而自成浑然大气、率性天然的画风。他挚爱的太行山的灵魂活在他的笔墨中。”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对故友的悼念。
似乎每个人谈起吕云所,都免不了要说说他耿直的犟脾气和像山炮一样的性格。年过7旬的吕云所曾不顾亲人劝阻,执意要亲自带学生上黄山写生,坚持不坐缆车、不用滑竿,和学生们一起登山爬坡,结果回到家就病倒了,儿子吕大江回忆:“最后4年里父亲住院10余次,一张张病危通知书总是像尖刀一样剜在我心上。可每次一出院他就又开始画画写字,给前来探望的学生改画指导……”
学生尤金始终难忘陪着老师去太行写生的经历,“当时是10月底,凌晨4点多,山里正是冷得鬼龇牙的时候,吕老师就已经起床了,等我们起床时,先生的速写已经画了一大摞。后来我们还把帐篷直接搭到了山上,先生对艺术的执著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钦佩不已。”在学生眼里,吕云所是个让人又怕又爱的老师,怕的是他的严厉和批评时的一针见血,但跟着他绝对能学到真东西。吕云所教学最反对千人一面,在传授技法的同时,他更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尽管自己是北派山水积墨画法,但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画风。同时吕云所的教学方法也独树一帜,弟子高建国说:“他曾为了说明树的不同姿态有着独有的个性与品质,甚至在课堂上用像舞蹈一样的肢体语言把树的姿态都‘演’了出来,让人终生难忘。”在学生面前,吕云所毫无架子,“他最乐见的就是学生们不断成长,他鼓励我们要走出去,开阔眼界,提高境界。记得在2003年我写生回来,带着作品请吕老师指点,他惊讶地感叹太好了,甚至迫不及待地跪在地上给我看画。”弟子余澍梅回忆道。面对家境困难的学生,吕云所还时常赠画帮助他们“解决”学费问题……
就是这样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的严师,在天津美院任教的几十年中,培养出了霍春阳、何家英、李孝萱、杨沛璋等一批如今均已成为画界领军人物的学生。何家英始终不忘恩师的启迪:“回忆在学期间得到过先生悉心教诲,常获启悟。旧时情景,历历在目,感念甚深!先生对艺术规律领悟至深,常有惊世之语。”而吕云所对中国画创新上的孜孜以求与不懈探索,至今仍是这些高徒们学习的榜样。与吕云所相识44年的学生施振广始终感念老师的画品与人品,一九九几年时曾有人想花100万元买吕云所的《漳河畔》组画,这在当年可是笔巨款,而视画为宝贝独生子的吕云所并没为金钱所动,“他绝不会为了挣钱而去作画,这就是画家和画匠永远的区别。”
■ 子承父业发扬北派太行画风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吕云所的儿子吕大江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画家。在父亲的指导下,吕大江3岁学画,7岁即参加中日少儿美术展,10岁获得天津市春回大地少儿美术展银奖,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一路成为业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虽然同是吕云所的学生,但儿子吕大江的待遇却有些不一样,“他对我不像对其他学生那么有耐心。”2004年,吕大江备战第十届全国美展,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创作,一幅长宽各2米的太行山水画已几近完成,他请父亲指点一二,“没想到父亲看后什么也没有说,拿起画笔蘸上水,就在画面二分之一处画了一道线,然后将画纸撕成两段。当时我就崩溃了,两个月的心血就这么一笔勾销了!然后父亲说:你画得太‘满’了,缺少太行山水空灵的感觉,上半部分可以保留,但下半部分必须重画。”可也正因父亲的点拨,修改后的这幅画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摘得天津展区银奖。
而今年同样为参加全国美展而创作的《太行春早》却成了吕大江最痛的领悟。因着急让父亲吃药,他一时激动地说:“你画的太行再好有什么用?现在身体不行了,有什么用?”没想到一句气话戳痛了父亲的心,待吕大江拿着《太行春早》请父亲指点时,吕云所说:“我不给你看了!我画的太行有什么用……”“这番话竟成了我们的诀别语”,吕大江说起往事几度哽咽,“父亲的走让我猝不及防,一度不敢拿起画笔,最后还是想着他那句‘你画得太满了’才完成了那幅作品,我也学他,这回是把上半截去掉重新画,却再也无法知道父亲会不会满意……”
吕大江想念身为严师的父亲,更想念始终盼着“家和万事兴”的慈爱老爸。“以前我找父亲求字,他每次都会写下‘家和万事兴’这五个字。我愧疚于因为自己年轻,没能照顾好家,没有理解父亲,对于我的不懂事,父亲却以博大的胸怀默默地承受着。”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尽管悲伤夹裹着愧疚令吕大江痛心疾首,但他清楚自己还肩负重任——将父亲的人品画品和治学精神发扬光大,“父亲生前我说了违心的话,其实他的太行在我心中始终是那样的伟岸、雄奇博大……”吕大江希望可以为父亲筹备一场遗作展,“而我也会继续努力画画,深记父亲的每一句教导,把他的北派太行画风传承下去!”(记者 曹嵩博)
相关阅读:
·吕云所之子吕大江对父亲的心里话
·太行浩气传千古 追忆著名山水画家吕云所艺术人生
·吕云所太行之子采风去
·著名画家吕云所仙逝 天津社会各界沉痛悼念
·散襄军:吕云所先生是开拓中国画新领域的实践者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缅怀吕云所先生
·唐云来、张建会缅怀吕云所先生:德艺双馨有口皆碑
·著名画家吕云所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太行之子吕云所:多变的画风 不变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