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齐白石入室弟子杨秀珍书画鉴赏:笔机畅雅何异男儿
齐白石入室弟子杨秀珍书画鉴赏:笔机畅雅何异男儿
我的师母杨秀珍是齐白石先生的第一个弟子。她在白石众多弟子中创造了许多第一:追随齐白石学画近20载,是第一个弟子;是齐门弟子中唯一的百岁老人;在众弟子中她受苦受难最多;画艺精到,齐白石赞扬她为“齐门第一”。她还是老舍夫人胡絜青拜齐白石为师的介绍人。
杨秀珍先生的丈夫靳极苍,是我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大学的古典文学教授。他曾师从钱玄同、黎锦熙、梁启超、鲁迅、胡适等大师。学富五车,著作颇丰。反右中磊落耿直的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错划为右派,下放农村劳动改造20年,后被平反重返山西大学执教。杨秀珍原名牛岭先,1909年生于山东青州,自幼喜欢绘画。1934年,她随夫君到北平定居,不久,便以优异成绩考取徐悲鸿任校长的北平国立艺专国画系。在上第一堂课时,她发现老师竟是时年71岁的著名书画家齐白石。齐老将自己创作的《东坡观砚图》挂在黑板上,让学生临摹。他坐在一边喝茶。约莫过了半个小时,齐老开始巡视。当时,全班半数女生均未动笔,显得愁眉苦脸。当齐老走近杨秀珍时,发现《东坡观砚图》已经仿出,且形象逼真。齐老十分惊喜,遂在杨秀珍的习作上题词道:“秀珍女弟笔机畅雅,何异男儿,自古以来书画一道闺秀无能人,今后当胜于昔也。”此后,每次上课,齐老都对杨秀珍特别关注,并多次在她的画上题字。
白石先生题《群鱼图》曰:“学余画鱼能活泼者,唯有秀珍女弟子。”
题《梅花图》曰:“生铁铸枝,丹砂点瓣,秀珍女弟学吴缶庐,神似矣,得之者,宜珍重。”
1937年春,学生们要毕业了,齐白石对校方说:“我要收杨秀珍为入室弟子,给予再培养。”校方表示同意,并在第一时间通知了杨秀珍。不日,杨秀珍和其丈夫靳极苍略备薄礼,赶到齐家。杨秀珍要行跪拜礼,齐老说:“不兴磕头了,就鞠躬吧。”杨秀珍深深鞠了三个躬。从此,她就成了齐门第一个入室弟子。那时她供职的女师大附中,距离齐老居住地极近,在这条路上她来来回回,风风雨雨20年,深得齐门真传。
有一天,徐悲鸿先生到齐老家做客,看到杨秀珍墨迹未干的《虾流图》《枇杷图》,当即拍案叫绝,并挥毫泼墨写下“丹青可名世,齐老有传人”,并钤印送给杨秀珍。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关闭,靳先生被解聘,为了照顾杨秀珍夫妇的生活,齐老特请北京荣宝斋予以关照,并定下润格。还先后四次帮助她举办画展,每次画展都要从中挑选部分精品题词,且亲自到场。这使杨秀珍名噪一时,也走出了困境。杨秀珍不忘国耻,每每慷慨解囊,支援抗日斗争。
1952年,钱玄同的高足靳极苍教授,被调山西大学中文系任教,师母即忍痛离开了对她培养、关照、扶持20年的恩师齐白石,随丈夫一道到太原定居,并被安排到山西大学艺术系工作。
1957年,靳先生惨遭厄运,被下放到阳曲县农村劳动改造,杨老也和丈夫一起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农夫,20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就是在这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环境下,“她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她为老乡们画年画、画板柜、画窗花,凡事有求必应,受到了全村人的尊敬。”直到1980年,靳先生被平反落实政策后,她才重返山西大学艺术系。
这段辛酸的历史,我们学生并不知情。
欣闻先生平反昭雪的消息后,我去拜访他们。靳先生即以他的著作《唐宋词百首详解》签名相赠。
真是无巧不成书。有一回,我捧了蛋糕去看先生,恰是先生生日的次日。先生拿出他的新作《唐诗鉴赏辞典》检评给我看。这是一篇文字犀利,论说精当的大作。我说:“此文我要拿去发表。”先生说:“是光明日报约的。”我不由分说,硬是把稿子拿走了。临行先生亲自题款以师母《虾流图》相赠。之后,《山西日报》在突出位置全文发表,在全国学术界引起震动。
师母曾在深圳颇具盛名的雅园宾馆举办画展。画展阵容庞大,共展出佳作122幅,其中有齐老题款的,还有21幅是她与小女儿玉蕾合作的。
说起齐老,师母感慨万千。风云沧桑,坎坎坷坷数十年,将早年恩师题款的作品几乎散失殆尽,这次展出的作品中那幅《枇杷图》,老人题有“何其与予乱真也”,并钤有“齐大”印章的画,在“七七事变”中散失,196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知其下落,我立即登门恳求,最后用6幅作品换了回来。另一幅《缶庐》,也是1937年画的。老人题有:“此幅又似缶庐老人(即吴昌硕),秀珍弟是取法乎上。”同样在战乱中丢失,1978年,竟在太原的一次文物展览中发现,几经周折,用400元赎回来。
如今,师父母都先后在百岁之年仙逝,但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风骨,将永远鼓舞我们前进!(作者 骆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