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青年女画家王若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王若: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霍春阳教授。200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郭怡琮教授。
简介:2005年天津第五届青年画家大展获优秀奖;2005年 山东“水墨菁华”双人展;2007年 作品编入当代中国画精品选;2008年 作品《风韵清殊》获全国花鸟画大展精英奖;2008年,参加国家画院“永恒的经典”青年画家展;2008年 入选天津“青年实力派画家”展;200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郭怡琮教授,现在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2010年 全国优秀青年博士画家联展;2011年 天津“澄明之境”个人画展;2012年 天津荣宝斋联展;2013年 “春之恋”津门女画家精品展。
王若
[天津美术网]:您在平时写生的时候有没有好玩的经历呢?
[王若]:我去外面写生的时候身边往往会带上一个人,他们会帮助我做一些杂事,拿东西或者买饭啊等等。有时我画着画着进入状态了,情绪非常好,对事物的敏感度、洞察力都提升上来了,本来刚刚安排他们去买吃的一下就不吃了,会改让他们去拿纸,一定要画。再比如有时候我们本来订好了车票要回去了,但是自己感到画的很顺手,渐入佳境,就会延期。画画最难得的就是一种状态,悟到了自己的路径自己的选择,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物我两化。刚刚听霍老师讲这种状态的时候我觉得,能画到这种程度简直太玄妙了,我不信。但是有一次我在景山公园画牡丹的时候,我打着雨伞写生,人流中的脚步在我面前匆匆而过,突然我感觉这个世界停滞了,这个世界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要抓住抓住,对面的牡丹花活了,生动了,下的每一笔都非常的准确。牡丹的那种情态非常鲜活的伫立在你的眼前,那个时候非常激动。状态非常重要,状态好的时候哪怕只是一片叶子你都能非常准确的表现它的正反侧背,状态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非常死,没有欲望和冲动要表达它。
[天津美术网]:您都喜欢看哪些书?
[王若]:《中国画论》跟哲学其实是分不开的,很多就事论事的理论其实并不太适合,因此我觉得看书就应该看元典,最开始的著作,它会对你的艺术和方向起很大的作用的。
[天津美术网]:您现在在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任教,您是如何把自己的绘画技法经验和思想传授于您的学生的?
[王若]:客观的说我也是一个在求学路上的人,我也没有把我自己特别的东西非常肯定的传递给他们,我只是把自己的学历经历与他们分享。我会给他们规定一到两种选择,这两种选择是肯定不出错的,是正道正路,把他们往传统的路上带,同时打开他们的视野,中西方进行对比,美学、比较文学、比较哲学,在这方面让他们多多涉猎,最后还是根据他们的心性由他们自己选择个人的表达方式。
[天津美术网]:您也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是吗?
[王若]:这套方法对它们每个人来说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面貌,都适用。因为技法上的东西可教可不教,这个不重要,3分钟就可以掌握的,但是一个人的意识,这个太重要了。所以你要培养他们正确的、高级的审美心胸和意识。
[天津美术网]:您说到意识,您又是怎么样在培养自己的意识呢,再传递给学生,意识应该怎么样树立起来呢?
[王若]:这个问题问得好。我是钟情于传统的,您发现了吗,所有传统的东西都是悟。没有主观的培养,就去做行了,就是去修炼。到了一定的火候,你自然而然的就悟到了,你的意识流就跟着提升了。比如学武术、学古琴、写诗词、京剧、戏曲、凡是跟传统艺术门类沾边的东西没有无不体现着一个“悟”字,体现着这个修炼。
[天津美术网]:这是一段很长的路。
[王若]:是的,很长的路。而且非常微妙,应该是口传心授的,不是表面上一下子就能拿过来的,即使得到了口传心授的东西也需要长时间自己的体验、磨练。
王若作品
王若作品
王若作品
王若作品
王若作品
[天津美术网]:您也提到您喜欢传统,比较钟情于传统,当然不可逃避的现在的绘画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讲求创新,不同的画家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把西方和中国画融合到一起,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西方和中方的冲击,或者说西方和中方的融合呢?
[王若]:这是一个长久不衰的争论。先说我为什么喜欢传统吧,不是因为我讨厌西方我才喜欢中国的传统绘画,而是我一直在传统的这条路上。这种感觉就像我一直吃大米饭、小米,而并没有吃过Pizza饼,但是如果我真的吃到Pizza饼我可能也会觉得味道很好。我并不是说在排斥西方之后在回归到传统,而是我上手就是传统,所以一直没有离开传统。那我觉得谈到“融合”,这是避免不了的以后会是一个趋势,但是融合的方法和形式是最重要的。本土的东西一定不能丢,东方的审美东西,具有我们东方人特质的东西,比如霍先生曾经讲到的静、平、内敛、含蓄的世界观是不能丢的。西方讲究人与自然的对立的,他们的世界观中什么都要征服、什么都要表现、什么都要强调自我,那当然他们的艺术形式也是这样的。我们东方人讲究,人要和天地相融合,什么东西都是要顺应的,所以,我的画表达的气息一定是要含蓄的,有君子风范的那种东西,这应该是我觉得这是对中国画最大的概括。所以我觉得如果谈到融合,我觉得可以把西方画中的某些元素提取出来丰富我们的画面,但是骨子里、血脉里我们是不应该丢掉这种东方的思维的。
[天津美术网]:您参加过一些画展,也举办过个人画展,能谈谈您的参展经历吗?
[王若]:关于参展这块我不是很活跃,主要是精力不够,画的东西也不多。联展有一些不是很多,个展做过一次。个展对自己是一个鞭策,当自己画了一段时间,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时候要给自己一个汇报。个展的时候我会邀请一些老师过来看,之后他们会提出一些观点、看法、意见,因此我觉得做个展对画家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天津美术网]:您最近的作品有没有老师看过,有没有新的评价、看法?
[王若]:最近是有一些新的作品,但是老师大部分都是再画之前就给了我意见的,老师给了我一个高度、水准,让我朝着宋元的高度,像那种敏锐、敏感度、精微度向他们靠近。
[天津美术网]:您平时除了绘画还有哪些其他的爱好呢?
[王若]:平时喜欢听一些音乐,画画的时候都听音乐。
[天津美术网]:都听哪种类型的音乐?
[王若]:我所有的音乐都能听,流行的、古典的、东西方的都听。
[天津美术网]:平时是有选择的听吗?跟画面的内容有联系吗?
[王若]:没有半点联系。
[天津美术网]:您不觉得听流行乐跟您做传统画会有冲突吗?
[王若]:一点都不冲突。但是我也受不了最近筷子兄弟出的《小苹果》,那个跟艺术和音乐一点关系都没有。那种我听不了,但是也有很多优秀的流行歌手,他们就是分享故事。和听众分享一个大悲大喜的故事,在音乐里你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大悲大喜,他们分享一个平淡朴实的,那你就跟他们平淡朴实。长时间听的太优雅也会受不了,所以也会听一些有关爱情的歌曲,可能他没有高度,但是很生动。
[天津美术网]:您觉得这种不同的艺术种类间有没有联系?
[王若]:必须联系。
[天津美术网]:今后还有哪些打算?
[王若]:我觉得对一个一直画到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今后的打算仍然是继续把画画好,对得起自己,能达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天津美术网]:近期的目标是什么?
[王若]: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读一些书,写一些文章,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
[天津美术网]:您的文章是一些艺术评论吗?
[王若]:应该是学术文章,关乎于哲学和绘画的,这些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天津美术网]:您觉得一个人的哲学修养会对他的画有帮助吗?
[王若]:我个人认为后天的东西会影响一个人的创作,最重要的还是先天的东西。哲学就是人生观、价值观,这次东西会引领你慢慢的理解中国画的本质和本意,但是后天的东西对先天的心性的干扰、影响还是有限度的。
[天津美术网]:那您觉得您先天的心性对您创作这种传统的花鸟画的影响大吗?
[王若]:我是东北过来的,十年前我还是比较凶悍的,应该怎么说呢?就是特别的率真、爽朗,包括现在也是有这一方面的痕迹在。但是接触了国画,我和国画之间还是相互推动相互带动的,画会影响到我,我会不断的修炼,受它影响之后画出来的画也会有些改变。
王若作品
王若作品
王若作品
王若作品
王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