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庞黎明教授在演播室展示他的水墨肖像画作品《普京》
《李叔同》
《白石老人像》
《曹禺》
《人民文学家梁斌》
《孙其峰》
《霍春阳》
庞黎明创作油画《觉悟社》
庞黎明(左)向美国圣托马斯大学校长赠送水墨肖像画
庞黎明,个子不高,小圆脸,头发有些稀疏,待人接物,低调而平和,然而一开口却充满哲思妙论;更令人惊异的是他笔下的功夫——近两年来,他用画笔为300多位中外名人和身边成功人士创作水墨肖像画,从天津历史文化名人李叔同、张伯苓、曹禺、梁斌、孙其峰,到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世界级指挥大师祖宾·梅塔等,一个个形神兼备,魅力十足,在美术界传为佳话。
年届六旬的庞黎明原为天津美院教授、设计家和硕士生导师,在艺术教育和创作中多有建树,水墨肖像画是他近年开辟的一个崭新创作领域。
一个玻璃吹制工的美术梦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庞黎明从天津工艺美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暖水瓶厂当玻璃吹制工。有人曾描述过他手持一条一米多长的空心铁管,一端从熔炉中蘸取玻璃熔液,一端用嘴在模具中吹出瓶胆形状的有趣画面。
但他心中始终有个梦:有朝一日,做他喜欢的美术工作。在学期间,他的素描和创作就是全年级最拔尖的。爱读书的他还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到西方哲学家叔本华、费尔巴哈、荣格的理论,他都认真研读,兼收并蓄。他在工厂里创作的第一幅油画,便是《工人学哲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一年后他被借调到杨村部队搞展览,而与他同居一室的便是美术教育家、花鸟画大家孙其峰。闲暇时,他吹笛子,孙先生拉京胡,其乐融融,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天津美院(当时叫“五七”艺校)在全国率先招生,庞黎明顺利考取以及毕业后留校任教,皆由孙其峰举荐,堪称他事业上的“伯乐”。
多年来,庞黎明对油画、国画、版画、壁画、雕塑、蜡像均有尝试,其中不少作品参加过全国美展并获奖;他与艾得胜创作的蜡像《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还作为天津市政府的礼物,在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赠送香港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
其间,庞黎明曾受天津美院委派,赴日本学习当时最热门的企业形象设计,此后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从事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和设计,并担任天津美院设计学院院长一职。他创办的一门新课“艺术的创造性思维”,解决了左脑与右脑协调发展、艺术与科学巧妙结合这一创作方法论,被评为重点发展学科;他承担的“沿海城市改革开放成果展”等大型展览荣获了最高设计奖。
画肖像是一种机缘
退休后的庞黎明一次在九华山写生时遇到一只猴子,它用眼睛盯着画家,顽皮地用爪子挠了一下他的腿。这可爱的富有灵性的小动物诱发了庞黎明的创作冲动。返津后,他开始画猴。
一次,霍春阳偶然看到庞黎明画的猴,十分惊讶,连声称好,并送给他一本挂历。挂历上印着霍春阳的成名作《迎春花》。这幅画是他与恩师孙其峰合作的,参加了“文革”后首次全国美展,轰动一时。翌年,中法文化年举办中国画与卢浮宫藏画联展,招贴画选用的便是《迎春花》和法国画家柯罗的一幅风景画。一个念头忽然在庞黎明心中萌动:我何不画幅霍先生的水墨肖像,然后请他补个景?把想法与霍先生一说,后者欣然允诺,并在肖像后面工工整整补上一片生机盎然的迎春花。
这是庞黎明水墨肖像画的第一幅。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短短两年时间里,为30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和身边的成功人士传神写照。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画线索越多,越画越有使命感,而且画的过程全是“缘”。
例如,庞黎明有个中学同学龙以明,同为美术老师辛福茂的高足,毕业于南开中学,是位国际知名数学家,专门研究行星的运行轨迹。庞黎明想,从微观的视角看,每个人既是普通人,又是有着与众不同优势和价值的人;但从总体上却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是我们民族千载难逢的复兴之梦的践行者。所以,他想了一个题目,叫做“身边的大家”。他画了一大批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其中以学者、画家居多,原因只有一个:熟悉,接地气,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共鸣。他确信,这样的作品才会产生艺术魅力。
历史名人就在身边
在庞黎明的300幅水墨肖像画中,大体分为三类:一、天津历史文化名人;二、画家身边的成功人士;三、政治家和国际公众人物。在庞黎明看来,绘画多用“散点式”思维,设计多用逻辑思维和追求社会意义、文化价值,他希望将其融为一体,使他的水墨肖像画形成一个系统、一个课题。
位于河北区天纬路的天津美院主校区院内,有一幢带圆顶的欧式老楼房,楼房里有一间屋子,是当年曹禺创作话剧《日出》的地方(当时是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曹禺在此任教)。庞黎明经常出入其中,他想,影响了中国剧坛数十载的《日出》,那位风姿绰约的交际花陈白露,就诞生在这座建筑里,感到既亲切又自豪。还有那位名满海内的中国近代音乐、美术、戏剧的开拓者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故居,就在离美院不远的粮店后街。名人,就在我们身边啊!
通过南开中学校史馆一位朋友的帮助,他找到了李叔同、曹禺的老照片,并据此画出了李叔同、曹禺的水墨肖像。他还发现了康有为、梁启超、张伯苓、严修和敬爱的周总理的有关图文资料,然后一一将其纳入他的“水墨肖像系列”。
《觉悟社》是庞黎明为觉悟社纪念馆创作的一幅油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马骏等发起成立了“觉悟社”,力图唤起民众,为中华崛起而奋争。画面中,庞黎明以幽暗、微暖的背景为衬托,细腻逼真地刻画了周恩来、马骏、邓颖超等“觉悟社”成员的群像,以一种深重悠远的历史感打动观者心扉。画中人物形象参考了一张“觉悟社”全体成员合影照,从正面形象转换为多侧面、多角度,画家制作蜡像的三维造型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挥。
人民文学家梁斌和他的不朽名著《红旗谱》,教育和影响了几代读者。为纪念梁斌诞辰一百周年而创作梁斌肖像时,他又重温了小说中的情节,参阅了家属提供的丰富资料,以“高蠡暴动”为背景,描绘了年轻时的梁斌执笔伏案,构思和写作《红旗谱》的情景:作家神情凝重,眼睛放光,颇有几分书中主人公朱老忠的神韵。由于对表现对象早已烂熟于心,所以庞黎明提笔作画时,成竹在胸,一气呵成。
探索中西结合的绘画语言
纵观庞黎明的水墨肖像画,你会被一个个水墨淋漓、血肉丰满又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在庞黎明笔下,线条和泼墨式的渲染仍是主要造型手段,这些,都使他的画具有鲜明的中国画韵味;与此同时,他又讲究人物造型的精准以及体积感和光线感的表现,使他的画又具有某些西画的特征。这种偏于素描式的写实路子,徐悲鸿走过,蒋兆和走过,很多当代画家也走过。
当记者询问庞黎明为何采用此种手法时,他说,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把西方肖像与中国水墨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这正是自己的追求。当今时代,文化上也要与世界接轨,所以他的画中才有了西画的透视、解剖和光线,与“传神写照”、“墨分五色”等中国元素水乳交融般糅合起来。“当然,我现在还在探索过程中——何况艺术没有对错之分,下一步,我的中国元素会越来越多,国画的皴法、染法都用上,并减弱形体,加上一些变形和意境,恰如其分地反映一定历史氛围下的人物情绪。”
在表现题材上,庞黎明也拟将视角扩大到国外政要、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不久前,他曾为来华演出的世界级指挥家祖宾·梅塔画像。各国画家为他画像者不少,但这种笔酣墨饱的中国水墨艺术的魅力,却使他喜出望外。
现在,庞黎明欲将他的300多幅水墨肖像画精选部分结集成册,并举办一个大型肖像画展,让观众从一个个名人和成功者身上汲取正能量。(杜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