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画家张亚光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张亚光,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人物画家。
简介:张亚光,1951年生于天津,自幼受家父熏陶开始习画。小学期间在天津少年宫学习素描。后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就学前后曾授业于付乃琳、李家旭、张世范、汲成、张京生、杜滋龄、肖峰等名家。早期油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展览,作品发表于各大刊物。80年代初曾组织并参加《美院校友展》由秦征先生攒写前言。1983年《啊,野麦岭》参加由中国美协和北京、天津、辽宁、三省市地方美协举办展览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87年《导盲犬—哈斯迪》参加十城市巡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近年来开始研习水墨人物画,2012年参加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举办的名家邀请展,2014年参加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举办的中朝邀请展(二次展览中有刘大为、何家英等众多名家作品参展,何家英先生出席开幕式),2014年作品《梁崎像》参加第十二届天津美展。近年作品多次在鼎天等大型书画拍卖会上拍,被各界人士收藏。
张亚光和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右)在一起
张亚光和陈冬至(左)在一起
[天津美术网]:那您刚刚说到的人物画相比于其他题材画难在人物是更为复杂的,这是不是人物画的难点所在呢?
[张亚光]:对。人物画的入手难。但是各种题材,人物、山水、花鸟画好了都是很难的。花鸟画好入手,画一段时间能够出来效果,人物相对就比较复杂一点。从解放初期到解放后我们都是按照徐悲鸿那种教学体系以及留学到苏联的教学体系走的,注重画面的科学性,讲求透视、结构、解剖、色彩、光影。我那个时候非常喜欢西画,到了退了休这几年开始画国画,一方面是一种娱乐,另一方面感觉到画国画的用具很方便。那么也感觉到中国画比西画要难得多,画西画是科学的,需要懂得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多训练就很容易能够达到。画国画需要的是哲理,文化方面的修养必须要有,再有就是国画传统的基本功,这是很难的。西画靠光影靠体面,而国画提炼成线,国画的用线是很讲究的。用线的节奏、用线的速度有急有缓,有干有湿,有浓有淡,有开有合,有疏有密这些都是辩证的。用中国特有的宣纸、毛笔、水墨表现的东西比西画要丰富,我感觉是很难的。国画的境界是画国画的人一辈子追求的东西,这条路是始终要走的。当然西画也有很难的,也画超现实超写实的,但是有照相技术了,这点上就不如国画包含“意”。中国画中的线需要组织,安排疏密,同样也需要提炼,西画只要照着实景画就可以了,经过很多年的训练,颜色感觉如果好的话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因为我画过西画,所以我觉得还是比国画简单一些。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天津美术网]:您画过西画,现在又转到中国画,国画与西画的纸、墨、颜料都不同,您觉得中国画的笔墨和宣纸在画人物画上都有哪些优势?
[张亚光]:宣纸和水墨是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他和西方表现的手法是截然不同的。国画是很深奥的,它讲究用笔用墨,讲究“气韵生动”,这些东西若非经过多年的修炼是很难达到的。我是后学的国画,这是我将来努力的目标。
[天津美术网]:您也提到了“气韵生动”,我们看一幅人物画,感觉像,感觉是这个人,也是看其中的“精气神”,作为静态的画面,怎么来体现人物的“精气神”?
[张亚光]:当初上学的时候老师也将塑造人物就要了解人物,我们也要跟模特进行交流,不能马上画。通过言谈话语,你对他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将来在画面中表现能更好的把握住。画人像、画肖像比画群像从各个方面来讲都要严谨。画熟人容易画成功,我画张院长,我的老师,因为我跟他很熟,他的性格,包括平时的一举一动我都要观察。这张画虽然我是按照照片画的,但是我也是在创作,他的动作和神态也是与照片有些区别。照片是一闪念就凝住了的,是静止的,但是要表达一个人的神韵和性格靠的就是对人物的了解,对模特的了解。我的师兄刘皓先生,在我学习中国画上的过程中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从不会拿毛笔到使用笔墨以及笔墨如何用运到画面上、再到对于宣纸尤其是生宣纸的使用,他对我的帮助特别大。画人像一定要把神韵画出来,形神一定要兼备。人物画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对人物手的表现,手是表达人物的第二个重点,人的手的动作、脚的动作都能体现人一霎那间思想和情绪的变化。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