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画家张亚光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张亚光,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人物画家。
简介:张亚光,1951年生于天津,自幼受家父熏陶开始习画。小学期间在天津少年宫学习素描。后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就学前后曾授业于付乃琳、李家旭、张世范、汲成、张京生、杜滋龄、肖峰等名家。早期油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展览,作品发表于各大刊物。80年代初曾组织并参加《美院校友展》由秦征先生攒写前言。1983年《啊,野麦岭》参加由中国美协和北京、天津、辽宁、三省市地方美协举办展览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87年《导盲犬—哈斯迪》参加十城市巡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近年来开始研习水墨人物画,2012年参加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举办的名家邀请展,2014年参加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举办的中朝邀请展(二次展览中有刘大为、何家英等众多名家作品参展,何家英先生出席开幕式),2014年作品《梁崎像》参加第十二届天津美展。近年作品多次在鼎天等大型书画拍卖会上拍,被各界人士收藏。
张亚光和何家英(左)在一起
张亚光和霍春阳(右)在一起
[天津美术网]:从西画到国画,这两个画种在您的画面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您有没有将西画的一些技巧加入到水墨中国画中呢?
[张亚光]:人的手脚的变化、脸的变化都与透视变化有关系,还有体面、光影这些都有关系。我现在画的画有西画的影子,当然最高的境界是将笔放开,把这些东西都抛在脑后,重新把画人物的重点放在用笔用墨上。不能把人像照搬到画面上,怎么去夸张人物,如何突出画意的韵味,这都是我将来慢慢努力的方向。
[天津美术网]:您现在画人物主要是画一些现在题材的吗?
[张亚光]:我认为画画还是要贴近生活,我也没有往外走,就是画一些身边的人对自己了解的人,比如城市的少女题材、儿童题材,还有一些认识的人的肖像,以这些为主。我没去过云南,我如果画云南人那肯定是苍白的,表现的肯定不深刻。过去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讲,到一个地方写生就要深入进去,了解当地的民情、风俗。人的冷、暖、繁忙、休闲都有不同的动作和神态,必须要了解才能画的生动。
[天津美术网]:还是要走到那个环境中去感受。
[张亚光]:对的。
[天津美术网]:现在画人物画的画家非常多,您是怎么在众多画家中脱颖而出找到自己的特点的?
[张亚光]:这个真的不敢说。现在画人物画画的好的画家很多,都各有所长,我有我自己追求的方面,我就是把我自己的感受我自己的体会尽自己最大的能量去表现出来就可以了。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笔下的霍春阳
[天津美术网]:中国画注重线条,很多画家也讲到“线”是基本功,您如何认识中国画中的“线”?
[张亚光]:线、点、皴、染都是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线在中国画人物画中占主导地位。刘皓先生在我的画上尤其在线这个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一开始用毛笔,感觉画的线浮、飘。用线和写字的道理一样,也有提按,线的变化也应该丰富不能平淡,尤其是小写意,要有节奏,要有干湿的变化。我们现在人穿的衣服的织物非常复杂,我们传统的画衣服褶纹的十八描的东西无法体现,因此我们就要吸收一些别的画种的技法,有皴也得有擦,这样就揉进去了。“笔墨当随时代”,尽量用自己的方法把想要画的东西表达的丰富、得体。
[天津美术网]:水墨是非常传统的,您表现的是现代题材,您怎么看待这两者的结合?
[张亚光]:因为我生在当代,看到的东西也是当代,所以我就能更深入的了解。古代题材、传统的题材我觉得应该也要画,我感觉入手要从传统,从线、从十八描学习。如果没有传统的线,没有在传统上下过工夫,碰到新的织物、款式,是很难在自己发挥的基础上画出它的褶皱和屈伸的。传统题材我现在也是准备画,但是很难。要求画家对历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在文化上有一定的积累,不了解会闹出笑话来的。
[天津美术网]:我们的水墨画有着非常长的历史,您平时也看一些古人的画吗?
[张亚光]:很喜欢看,画画的人必须要懂。
[天津美术网]:您比较喜欢哪位画家?
[张亚光]:唐宋的东西都是院体的,到了元明,画面就不受传统的束缚,加上了自己的感悟,这些我都喜欢看。
张亚光作品《泉》
张亚光作品《铁蛋儿》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