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画家张亚光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张亚光,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人物画家。
简介:张亚光,1951年生于天津,自幼受家父熏陶开始习画。小学期间在天津少年宫学习素描。后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就学前后曾授业于付乃琳、李家旭、张世范、汲成、张京生、杜滋龄、肖峰等名家。早期油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展览,作品发表于各大刊物。80年代初曾组织并参加《美院校友展》由秦征先生攒写前言。1983年《啊,野麦岭》参加由中国美协和北京、天津、辽宁、三省市地方美协举办展览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87年《导盲犬—哈斯迪》参加十城市巡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近年来开始研习水墨人物画,2012年参加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举办的名家邀请展,2014年参加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举办的中朝邀请展(二次展览中有刘大为、何家英等众多名家作品参展,何家英先生出席开幕式),2014年作品《梁崎像》参加第十二届天津美展。近年作品多次在鼎天等大型书画拍卖会上拍,被各界人士收藏。
张亚光和韩文来(左)在一起
和张京生王元珍老师在2014美展上
[天津美术网]:创新是永恒的话题,您的画面有您创新的部分吗?
[张亚光]:创新一直困扰着画家,可以说是谈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感觉没有传统的东西很难谈到创新,我感觉到自己传统的功底不是很扎实,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进一步读懂古人,多画。要实现自己的风格,要创新,我觉得这是有了一定功底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要刻意。我现在是用自己的感受去表现我自己,也谈不到自己的风格,我也吸收了从古代到现代很多优秀的画家的好东西,充实自己。
[天津美术网]:所以说扎实功底是您今后的一个目标?
[张亚光]:对对。尤其是笔墨。造型方面我上学以及上学以前都受过严格的训练。造型方面也要突破,追求“似与不似”,不能画的与我的模特一摸一样。笔墨上要多探索、实践,多听听其他画家的意见。在这个方面马寒松和刘皓二位兄长,刚刚我也讲了对我的帮助很大,当然他们对我也有过褒奖和鼓励,我也都听在心里了,我们是从画结的缘。他们对我提高我也是一直铭记在心,我是从画西画转为画国画的。刘皓先生说过,五四以后打开国门以后西画带给我们很多新的东西,尤其是在人物画关于造型的提升这方面,可是作为中国人,我所钟爱的还是中国画,中国的文化。现在我们讲文化回归,渐渐的发现自己丢了很多东西,作为画画的人爱自己国家的文化是应该的。二位老师在画坛的影响很大,一直以来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和目标。我虽然年纪不小了但还是学生,这也不是谦虚。通过画国画我也感受到了西画和国画的理念是不一样的,刘老师说的,黑白即是阴阳,画面的疏密,这都是矛盾的两级,就是哲学。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天津美术网]:中国的水墨画用墨,阴阳两色与我们传统的道家思想有联系,您的画面中是怎么用色的,您在色彩方面是怎么处理的?
[张亚光]:国画在色彩上也讲求雅,我的画中男人、女人、小孩的皮肤颜色都应该有区别,脱离了传统的画仕女的三白(指人物的额、鼻,下颏用较厚的白粉染出),也是吸收了近代一些大家的用色技巧。皮肤的着色方面要有真实性,与人的皮肤的颜色要有一致性,还要追求整体的调子。中国画讲究调子,入调子才能感觉和谐。有很多前人画出来画给我们看,比如齐白石的画颜色很鲜艳,但是他用墨能把颜色压住了。关于人物画脸的颜色和手的颜色,何家英先生用的就特别好,小女孩手的水嫩劲儿、血色用的特别好。笔墨颜色也是跟着时代的,也在进步。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钟馗正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