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追风逐影—忆吴冠中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光燃烧的彩焰—张森彩墨花鸟画的热烈艳雅之美天津画家郭文伟赴湛江参加海洋画家作品展并讲学陈丹青:真的美术史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星光璀璨 色彩斑斓——全国版画邀请展作品赏析法门寺秘色瓷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天津画院画家行走津沽大地 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民法兰克福举办“当代女艺术家作品展” 李海剑书法凤庆滇红普洱系列问世资助肢体硬化症患者 天津开展油画作品义卖中国当代意象风景油画研究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深圳水彩画会会员李继生: 用水彩画说话的建筑师贵州举办首期中小学教师毛笔书写能力培训班国家公祭诗词楹联作品书法展南京美术馆开幕弘体书法拓片及传人艺术精品展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展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揭晓 天津16个项目入选海岩:不收藏黄花梨的小说家不是好编剧西泠十周年庆典秋拍中国书画前瞻美术家感受新农村生活:为时代挥毫泼墨描绘画卷《神笔马良》连环画原稿全本亮相西泠秋拍高清图:汇集书画精品 风云壮观—中国书画收藏精品展亮相天津美术馆高清图:展示中国北方水彩艺术魅力 天津第八届水彩画展亮相财经大学高清图:天津画院三十五年不胜枚举的艺术盛宴高清图:“骏驰甲午—李澜画马作品巡展”北京站新作欣赏著名画家解殿卿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著名书法家刘俊坡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著名书画家尹沧海甘南采风 记录藏区山水人情高清图:近50余幅唐卡珍品亮相天津高新区智慧山艺术中心彩墨随性舞--胡振声先生甲午新作 著名画家华克齐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天津画院35周年庆生 一批精品力作亮相津门高清图:大道行远·天津画院建院35周年美术作品展开幕高清图:移形换影·2014中澳当代艺术展在梅江国际艺术馆开幕任欢谈天津画院35周年美展:美术爱好者的盛筵邓国源谈天津画院35周年美展:美院与画院紧密相连
首页 >> 中国画 >> 正文

追风逐影—忆吴冠中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光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4-12-12 14:35

  一、北戴河写生吴老师给我讲的一句话,一生厚用

  北戴河写生,我们住在秦皇岛市,每日上课是秦皇岛海边鸽子窝一带。1978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工业还未产生污染。那时,也没有多少人来此旅游,沙滩安静、干净。时值深秋,人至此地更少,我们班20人即享有这片洁净的空间,很幸福。

  上课是在上午,下午是自修。早晨8时左右到海边后,同学们就三三两两各自寻觅自己中意的地方支起简易画具开始画。由于各自视角不同,所选风景的角度亦不同,所以散落在沙滩、沙丘上的同学很分散,有几平方公里的空间。因是上午要上课吴老师必须每个同学都要指导一番,于是此时吴老师像巡逻兵一样巡视在这片沙滩上。因长年和自然相交,特别是要发现自然美之魂,吴老师在观察自然时养就了轻功一样的步履,一步一步非常缓慢,且脚掌还有向外的感觉。当时学生赵天新同学模仿郑炯灶老师非常像,我学吴老师走路和“美啊!美啊!”嘶哑赞美之声很像,当然这都是我仔细观察得来的。尤其是你在画画时吴老师走近你时,脚步更是轻柔。记得一日,我选取一沙丘上作画,向远处可看到辽阔的大海,海里有拖轮、小船行驶。海鸥游弋,动静结合,还是很入画的。画到中间,听后面有轻轻脚步踱来,我知吴老师已站背后。我急忙站起来挪身,让吴老师批讲。多次上吴老师的课,我发现吴老师不爱改学生的画,也不太爱表扬同学的画。只是紧锁眉头专注盯着你的画看上一段时间,后发表他的看法,此次亦是。他盯着我的画看了一会儿,又抬头向远方的大海、船、天空看了看,后讲到:“你要把最想表达的东西放在画面的正中间。”后又具体讲了些别的,记不清了。但就这一句话我记得特别特别清楚,此句话带给我的影响是深远的,震动极大。我在这里分析此句话为何于我分量如此重:其一,画面的中间是视觉欣赏的焦点,画的成败亦在中间部分的的鲜活性;其二,最中间的东西必须概括与归纳,这是考验你对自然观察后取舍的能力如何,换句话讲是你情感收放的问题;其三,画面中间物象的概括归纳能力是一个画家对分寸和量的把握能力有多高的验证点;其四,敢舍弃不相关的细节,突出最中心的东西,是概括处理物象繁杂局部的能力,从而养成摄取物象精华的创作习性,从而步入更高层面创造性的阶段。此语听似简单,做时极难。后来在研析中西诸大家画作时,可看到吴老师这句话是他多年实践与学习的重要心得。如:宋代范宽的山水画作,八大山人孤寂的花、荷、鸟,伦勃朗的人像写生,塞尚孤独的阿斯旺山峰,郁特里罗凄婉的巴黎街景,莫迪里阿尼横卧如山的人体,林风眠黑山黑水、白鹭、凄艳花朵,更不用说吴冠中老师的孤松、白房、独桥等,均以此表现语言佐证了吴老师这句话。吴老师这句话是艺术的箴言。真悟此语一生厚用。

  二、“民间艺术毕竟是民间艺术”

  记得这句话也是在北戴河上写生课时,问吴老师你是如何看待民间艺术的?这一句问话使他思索了一会儿,后答我的这句话,我思索甚久,现还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时想时有新的感悟。

  母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资源和经验,有好的教育传统,这是从我个人成长中得出的看法。1977年恢复高考,京城中央美术学院和其它艺术院校均不招生,只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率先招生。当时我在河南农村中牟县邵岗公社插队落户当知青,单调寂寞的农村生活已近3年,几近磨损了我的全部神经。前途的无望和迷茫使我若能见到一丝好的生存缝隙,肯定会勇往前行,何况当时能考大学,还是北京的高等艺术院校。当然饥不择食就是当时我的生存状态。最终以优异的专业成绩和文化课分数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真是万幸。万幸由何而来?时至今日还常想,当时想考中央美院,可后来考入工艺美院,真是歪打正着。对于从艺的我来讲,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装潢系当时汇聚了一批大师级教师。像留法归来的庞薰琹、吴冠中等,有号称中国之毕加索的张仃先生,还有张振仕、裘沙、刘力上等诸大家。这样的教师阵容在当时中国的艺术院校亦不多见,且这些大师、名家大家当时都在教学第一线执掌教鞭亲教年青学子。想想这样的教学软环境,如何不让人欣喜。由于以上大师级教师特殊的缘由,况这些大师、名家、大家学贯中西。故,经他们努力孕化的土壤也异常肥沃。教学视角多元,教学优势具体体现在:一是极为重视培养学生的独创性,以独显自我为培养学生的原则;二是大开大放的教学视野,以多元吸纳广博吸取为培养学生的手段;三是勤于动手、践行合一培养学生为终极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融汇,构成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良好的教育氛围。

  那么,我对以上第二点的感受尤为深刻。因学习苏联绘画占当时中国艺术的主流。加之文革十年将文脉阻断,上学后,突然接触大量的民族传统艺术、西方艺术,如对年画、画像砖、民族图案等学习,确实不适应,对这些东西不解,谈何从中吸取营养。当时,只能在老师的诱导下猛读恶补,渐渐悟出了真谛。尤其对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全面学习,使我吸取营养的渠道愈加宽广,以使我更加理解当代优秀艺术的根植土壤是如何构成的。在北戴河写生的日子里看吴老师画画,他那灵动飞扬的线、五彩的点、大面积黑和色块的处理、点线面的交织、交错所构成的吴家粉本。再往上追溯到他的老师林风眠,林风眠的艺术中也有疾如电般的线型,亦有吸取民间瓷盘造型神韵的鸟和稚拙的花卉等。无疑,他们以聪慧得到了真传。基于以上缘由,我在北戴河沙滩上问吴老师这样一句话:“您认为民间艺术如何?”吴老师想了会儿答:“民间艺术毕竟是民间艺术。”当时一听,我有些不太理解,而这样的回答我又觉着特别有趣味。故,这句话引起我多年的思考,以至今天再回忆这个答案,我会会心一笑了。现简要总结一下这个答案对我的启示。(一)对任何的民间艺术要勇敢扎进去,当然,我是指健康的民间艺术。认真析辩所产生的基因为何,如地域的、民俗的、物种的等,只有分析成因和生长的环境,进而才能全面动态把握其艺术规律,以至能找到正确吸取精髓的路径。(二)扎进去绝不能盲目崇拜,而是仔细分析优与劣,如造型的、色彩的、理念的等,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才能作为纳取的范本。(三)对于民间艺术的吸取和学习,必须要将此放入大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去剖析,从上下左右、横向纵向的源与流去考察其特色,才能准确定位其内在价值。(四)努力从健康的民间艺术在造型、用色、表现手法创作理念等几个层面去吸取其精华,尤其是对构成元素的分析与解构研究,在此基础才能整合出新的造型手段和表现语言。以上几点是我的简要总结,但吴老师的回答似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一个不能完全说出来的含义,我现在的理解,即艺术还是阳春白雪的东西,艺术含有科学的成分,这可在李政道和吴老师在清华美院的科学与艺术展中,两人均有对此的解悟。可否这样去思考,民间艺术毕竟生存在民间,传播的空间价值还有单薄和狭小的感觉,只有使之步入更大的空间和其它艺术相融相合,才能产生其大的化合效应!真是说不清啊!

  此句话于我影响甚大,现时常忆之甚觉意味悠长,蕴涵深远,特记之。

  三、色的质量,观吴冠中老师的绘画用色

  吴老师用色极具特色,尤其是他的油画用色。八十年代初,吴老师的创作我以为油画比彩墨画要多些。我记得1978年和1981年两次随吴老师上写生课,吴老师画得多的是油画写生。油画间的色调和画面的用色结构独具吴氏风格。1978年写生课中,我印象很深的是有天下午,我们班同学随吴老师在海边画大海。那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海岸边静溢祥和,海浪轻吻沙滩,特适宜画写生。面对自然,单纯简洁。仅有沙滩、大海、蓝天白云,颇有“云在蓝天水在瓶”的意境之味。但见吴老师紧锁双眉,一双深陷在眼眶的小眼盯紧前方,缓缓拿起排刷,先沾群青后再加少许的赭石,大量掺白,吴老师敢用白。在几块分布中先画天的底部,向上左右刷涂,说涂不准确,用笔慢染,有点刷的感觉。此色调和后逐渐加白向天空推移。在我眼中蓝色大海,他不用兰,而用绿色和褐色再加白调成,耀眼的沙滩是用黑,少量的赭石再加白调成,整个画面海、天、沙滩三大构成,色块间很协调,融合,相互间有冷暖色性之对比,更有色相、色阶间的比对。亮度间的对比不是太大,整个画面协调,温文尔雅、安详、静溢,像眼前自然,但又绝不是眼前自然之色,是吴老师主观过滤后的主观之色。这种用色在1981年的甪直苏州写生课中,在吴老师画苏州园林时也看到过。如他敢将苏州园林的色彩概括为黑、白、灰、褐绿的色系。现想吴老师色彩的特点有:一是色间的色相对比强,如红绿色点等,但色对比间有别的大面积色相隔开,颜色间呈现主观的视觉感觉;二是大量的中间灰色系列。如灰绿、灰红、灰蓝色等,色与色间的灰度差不多,故画面有“平”的感觉;三是黑白即色的亮度间有的画比差很大。画面色之间的音阶差别大,故画面色彩结构中的对比度很强;四是吴老师色彩体系的承传性。“新”与“旧”,“新瓶装旧酒”或“旧瓶装新酒”,色彩结构可从传统用色中找到源头。吴老师画中的色彩有个人极具独创的语汇,但这种语汇的组合非常丰富。油画中的色彩间或可看到卢梭等巴比松画派的遗韵,同时又能读到侑特里罗的“白色”,色点又能看到中国木版年画的色系。五是造型用线,线的移动形成块面,但线的本质是将自然之物的“形”用线框起来,放置于画中,使这个“形”能被看到而可赏阅。无疑,线在框起物象之际,在画家心灵趋动下,线也在被塑造,像中国传统中的十八描等,都见到于线的内在有精神的特质。“线”被塑造,实是画家心灵所致,再有,线有无美感,符不符合具有“精神”特质的线,还是画家内心所为。故中国传统中多种线表现物象时所具有的特殊美感,在世界文化艺术中是仅有的。“线”塑造形,“线”也被塑造。吴老师画中的线,时而神采飞扬,时而滞重,时而流畅,时而迟缓,时而华丽,时而温文……总之,线的生动百态是吴氏语言一个重要构成元素。他的线不是传统中所谓十八描的那种线,吴家之线是依形的万千变化的提取之线,线的内蕴让位于表现物象的韵致。流动、华丽、迅捷、疾利之线,似乎含有民间艺术无造作的线型。以上不由想到,吴老师早期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教学之际,所画的水彩画及其它作品,可讲是消化与反刍期,是对过去学习所进行的思索,但自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我想,这是吴老师转型期的重要阶段,即对形式美的追求与实践力度的提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以当时所拥有的师资群的集体思考与实践教学理念等均对他是一个大的促动。所以,解读吴老师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环境功不可没。当然我未做更深入的研究,如将吴冠中老师在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前的作品和调入后的作品做一全面考察与评析会有结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作者 张森)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吴冠中: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 "吴冠中:融合与超越"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 吴冠中:融合与超越展亮相巴黎
• 中国美院首办大规模油画展 回望“国美油画”品格
• 吴冠中绘画作品展亮相广东
• 艺行无疆:吴冠中作品广东博物馆展出
• 吴冠中留学巴黎曾反感卖画 文革时用粪筐作画架
• 吴冠中:没有与朱德群相遇,我也许远离艺术天堂
• 华人艺术家朱德群逝世 “留法三剑客”的时代结束
迎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在天津召开
  • 王俊生大写意画展在群众艺术馆开展 王俊生大写意画展在群众艺术馆开展
  • 张蒲生从艺62周年美术作品展 张蒲生从艺62周年美术作品展
  • 天津纪念梁崎先生诞辰105周年 天津纪念梁崎先生诞辰105周年
  • 高卉民大写意花鸟画展亮相天津 高卉民大写意花鸟画展亮相天津
  • 天津体育之光书画院作品欣赏 天津体育之光书画院作品欣赏
  • 天津花鸟四家与市民品读传统 天津花鸟四家与市民品读传统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