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103岁的夏明远、朱静馨在家里接待好友来访-2014年9月。
2014年1月1日元旦,夏明远在看老友的来信。
秦立申 姜彤
暮春时节,小雨初霁,我们来到临近天津美术学院的一个居民小区,采访了天津美院教授、103岁老画家夏明远先生。 虽然已经年过百岁,夏老先生说起话来却是思路清晰,声音洪亮。他当场作画, 挥洒自如, 笔下的湖光山色旖旎多姿,湖水中点缀了片片帆船。 船很小,他不戴花镜,竟然画得丝毫不差。 看到老人的精神状态这么好,我们都钦佩不已。 我们注意到,夏老画室的墙上悬挂着著名书法家龚望题写的画室名 “观海轩”。 夏老家在天津市中心,远离大海,为何以 “观海”命名其画室? 是不是因为地处天津发祥地海河故道三岔河口之畔? 因据史料记载,此地以前真可观得滔滔大海。但经过与夏老及其女儿的一番畅谈,我们感悟到这其实是“观海轩”主人要表达的一种人生态度,一种“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
夏老是安徽省怀宁县人,少年时代, 爱好绘画的姑父送给他一套 《芥子园画传》,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1932年,他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师从刘海粟、潘天寿等一代大师,并被黄宾虹收为入室弟子,从此开始了丹青生涯。交谈之中,我们向夏老请教养生之道与长寿秘诀,他的女儿告诉我们,爸爸从来不吸烟,不喝酒,只是喝茶饮醋,爱吃蔬 菜水果,天天坚持运动,生活起居有规律,读书、作画、写日记是他每日必做的三件事,他从中寻求到了生活的乐趣。据她说,夏老作画时经常会陶醉在画的意境之中,时而勾皴染点,时而停笔沉思。当一幅作品完成时,总会叫家人一同观看,分享他劳动的成果。
多少年来,夏老对名山大川、花鸟虫鱼、田园风光都有极大的兴趣,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同时也对陶冶情操、排除忧郁、保持一种乐观超逸的心理状态非常有益。 特别是到了老年,他寄情于书画之间,孜孜不倦地探索书画艺术的奥秘,一切个人的欲念消失殆尽,这无疑促进了他的健康长寿。 像同时代其他的知识分子一样, 夏老一百多年的人生旅途并非是平平坦坦,而是充满了坎坷。 他在“文革”时被打成“特务”“历史反革命”, 遣送回原籍劳动改造, 受牵连的妻子带着4岁的女儿远赴宁夏,一家人将近十年不能团聚。 然而经历过人生种种磨难的锤炼,他已经养成平和超然、开朗豁达的性格,对种种不公平的待遇总能泰然处之。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好性格,夏 老保持了心境的清静和情绪的稳定,这无疑是他得以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文革”结束,夏老迎来了艺术上的春天,他那些笔力遒劲、墨色酣畅、洋溢着浓郁民族气息和时代精神的绘画作品,深受 各界人士的喜爱,曾在全国许多城市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展出,并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学院收藏。
1998年,夏明远和关山月老友重逢。
2013年9月,百岁画家夏明远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201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夏明远》,充分肯定了他的绘画艺术成就。 晚年的夏老时常谢绝报酬丰厚的书画活动,把精力都放在创作义卖的绘画作品上来,所得善款全部用于救灾扶贫。 他多次为天津纪念馆、天津市文史研究馆、天津市政府外事外宾楼等处作画,分文不取。2004年,他将数十年来创作的书画佳作和收藏的书画精品共134件,无偿地捐赠给家乡安徽省安庆市人民政府,赢得了家乡人民的称赞。
没有了名与利的羁绊,而是时时沉浸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愉悦之中,怎能不心旷神怡?这也是夏老得享高寿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夏老一生饱览祖国的山山水水,尤喜看海,即使年逾期颐,行动不便,不能亲睹大海的万顷碧波,也依然以“观海”人自居。
相信他的眼中永远有一片海:容纳百川,浩瀚无垠,潮涨潮落,澎湃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