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昔日,汉明帝命画师于洛阳云台绘“二十八将图”、唐太宗诏令阎立本于长安凌烟阁绘“二十四功臣像”,其旨一在褒扬纪念那些为汉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忠臣良将,激励后者;其二,也是以绘画的形式对那段历史做一个记录。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除了具有写真留影的功能外,还有一大功能就是记录历史。
一直主攻人物画的我,近七八年来,将创作方向也放在了扬州历史人物画上,创作了多幅较大尺幅的扬州历史人物画作,比如:长达9米多的《隋炀帝巡幸扬州图》、长宽为4米×1.8米的《平山雅集图》、长宽为2.4米×1.2米的《个园春秋》、《扬州八怪》等。至于如:《四相簪花》、《华佗吴广普广陵行医图》、《康山秋声赋》、《革命烈士谢慈》等这样4尺整张的扬州历史人物画作就更多了。我画扬州历史人物,一方面有记录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创作这样较大尺幅的历史人物画来强化训练提高自己在传统笔墨技艺方面的功夫。
在创作时,我很在意笔下每一幅作品的视觉效果。我喜欢直抒胸臆的明朗表达、喜欢结构章法的单纯、喜欢用笔运线的舒畅、喜欢笔墨组合的朴素。我以为,画画没有性别之分,只有见解的不同。
《隋炀帝巡幸扬州图》是我创作的第一幅以扬州历史为背景的大尺幅人物画作。记得这幅作品的创作还是缘于当时的外办主任邓清女士给我出的一个题,她说,“能否将扬州大运河与扬州美女结合起来创作一幅大尺幅的历史人物画?”接受了命题的我,回来后,就查寻相关史籍做了不少前期案头准备工作。正式创作时,仅构图就推翻了数次,前后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此图以传统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法,间以重彩点缀。图中画人物87人,其中,隋炀帝是我着力刻画的对象,除要表现出一代帝王的霸气外,还要表现出一代风流雅士的倜傥之气;画中宫女,我则注意刻画其婀娜的身姿;随从官员,则注意表现其品级的不等与表情的各异。图中,我以松柏、垂柳、金鞍白马、仙鹤为景,笙箫管弦,歌吹沸天,努力再现那一段历史盛景。
《平山雅集图》则是我为扬州2500年城庆的专题创作。作品是根据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而绘。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任扬州太守的欧阳修,留下了“文章太守”的美名,是一位对推动扬州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当年公干之余的欧阳修,喜宴饮群贤“击鼓传花”雅乐,此作就是表现当年场景。全图以纯粹中国画笔墨语言加西方光影的绘画语言,以黑、白、灰为主调,只在鼓中作红色起画眼作用。采取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法,力求营造出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的气势。山水背景意在抒发心中逸气而采用了极其简约率意的笔法表现意境上的虚空,人物以线造型与背景大块墨形成对比,讲究意象思维。为了突出文人雅士隽秀飘逸的生活情怀,我用树木倚斜虬曲,古藤、泉石、幽草、花柳、飞鹤来营造环境,并将平山堂堂殿设计在画外,在不同的位置设计安排了多名仕女和孩童来丰富画面。而屏风的隔断则与“欧公柳”贯通一气,留一方空白点出“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的意境。
《平山雅集图》的创作,我同样经历了:选择、扬弃,再选择,时感山穷水尽,复又柳暗花明,饱尝困惑的苦涩和豁然开朗的喜悦,这样复杂而又简单的过程。一直以来,对中国画艺术的神往和探求,始终贯穿着我的生活,但追求理想境界的苦恼也始终与我形影相随。虽然作品的实际效果有着种种不足和遗憾,但是作为主观追求,则是我对历史文化积淀中有关壮美和醇美特点的体验、感悟的结果。绘艺无涯,承先启后需倾一生心力。观照自己的作品终不是件易事,然而人总要通过审视反省来把握自身,以期获得超越。我会在历史人物画这条道路上一直前行、努力精进、广游博涉、探求不辍!(谢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