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画家吴泽浩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吴泽浩,号铁塔轩主,著名中国画家、书法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务顾问,国家民族画院顾问,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山东省人大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济南市政协原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
简介:吴泽浩,1943年7月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业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教授。1968年到山东省从事美术辅导、创作、领导工作。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以及日本、美国、新加坡、法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举办个展和讲学。
吴泽浩、纪振民、庄征、张养峰在天津美术网
画家吴泽浩
[天津美术网]:岭南画派属于一个革新的画派,吸收了很多外来的东西,很多人讲各个画种、画派之间以后发展的趋势将是融合和吸收,也有人提到中国画要不失他的民族性,您曾经也走出去过,到过像法国这样的一些地方,具体讲您认为中国画应该吸收外来的哪些东西,而又不失我们的民族性呢?
[吴泽浩]:吸收和民族性是非常不矛盾的,是很自然的东西,本来就是在相互渗透的。 其实应该讲生活在一个时代里面还是应该以时代精神作为我们在搞创作的一个主要的要求。古代是一个闭关锁国的时代那当然它会吸收外来的东西,不吸收外来照样也有它灿烂文明的艺术成就啊,也出现了很多大师啊。比如清代的四王,他们画的都很传统,但是在笔墨上是非常讲究的,这些东西是成立的,是精品,不能因为没有吸收西洋就不成立,这是我的观点。后来有了西方的一些东西进来,包括我们的人才到外国去留学,徐悲鸿、刘海粟这些人到了国外去,改革开放以后又有大批好的画家到了国外去创作又回到中国影响我们的绘画,艺术院校也大量的画素描画色彩,包括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在素描上、色彩上、水彩上都是有基础的。这样的话就形成了这个时代的风格,当然这种风格离传统是远了一点,但是我认为那批也非常好,它起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时代性,这是替代不了的。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又增加了很多抽象的东西,我认为有些艺术家也是很有本事。有很多人的确胆子很大,也有一定的基础和眼界,再加上思路上又很广,这也产生了一批非常棒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要比较,哪一种更好一些,还要看我们个人的要求了。譬如说我,我对艺术的追求就是从岭南派入手,这一点我不会改变很多,要面向生活、面向时代,写实为主,笔墨必须重视。过去有很多对笔墨的争论,这样的争论可以有,但是我认为不能没有笔墨,如果没有笔墨那我们和西洋画就没有区别了。而且中国画的笔墨是很玄的,并不是表面上我们认为的勾个线、会画一块墨彩这么简单的,笔墨是一种精神,是利用毛笔、宣纸、墨、水在一种非常熟练的状态下追求一种微妙效果。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笔墨精神,当然是有总体的几个要求的,比如谢赫六法等等规定了我们要做的,通过每一个人的体会,不同的修养,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笔墨特点。有人认为笔墨是固定的,但是我认为笔墨就是千变万化的,也就是人的思想,每一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这样的不同才是艺术家的本源。我们现在最怕的就是在一个时代里因为某种需要出现了一种面貌,大家都是一个样,譬如现在我们现在有很多年轻画家为了参加展览,为了在展览中获奖,或者跟着某个老师在工作室,为了得到了某位大家的认可,为了市场。这条路一开始可以走,因为毕竟是捷径,但是如果大家都走这一条路,我就觉得不是太好。一个人的风格面貌是自然而然的,到了一定的时候,走进去了,各方面的火候都到了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有了自己的面貌了。只要是真、好,一位艺术家到一定的时候,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过去之后,最后就得道了,这就是不追求的追求。历史上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美术界也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尤其是中国画、中国画的画家是非常突出的。中国画的画家最后都是悟出来的,是自然达到的,而不是虚、假、装、炒作出来的,真的艺术家到最后是没有威风的,自然就是最好的状态,自然就自由了。
吴泽浩作品《戚继光威震海疆》
吴泽浩作品《戚继光威震海疆》局部
吴泽浩作品《老子出关紫气东来》
吴泽浩作品《花莲太鲁阁》
吴泽浩作品《阿里山沧桑古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