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著名画家韩富华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韩富华,1947年生于天津。号晴雨楼主 别号唐人。曾供职天津美术学院,任高级工艺美术师,系天津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并为多所院校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学仲艺术馆研究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副会长。
简介:韩富华的艺术风格古朴雄浑、豪放苍润。早年得到恩师、画坛名宿梁崎先生的入室亲传。韩富华在水彩画、水墨画、彩墨画、漆画、指画等多方面的绘画艺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圈内人称他是“天津的韩美林”。其作品二十多次参加国际性展览,数十次参加全国性或省市级展览并获奖,举办个人展览四次,参加联展多次,并有多部电视专题片及报刊推介他的艺术成就。
画家韩富华
韩富华与他创作的青花瓷
韩富华正在创作青花瓷
韩富华正在创作青花瓷
韩富华与他创作的青花瓷
韩富华与他创作的青花瓷
[天津美术网]:您现在还画瓷,画青花,能谈谈您怎么接触到画瓷的吗?
[韩富华]:天津美术学院有陶瓷专业,九十年代的时候,美院有小的窑,很简陋,当时只能画釉上彩,也就是说,瓷盘烧好了以后,在上面作画,用釉彩作画,画完以后,再烧,低温就可以烧成了,而青花得1300度以上,属于高温烧制,当时学校没有这个条件。当时我就利用学校的小窑画过釉上彩,从此与画瓷结下了不解之缘。第46届旅游纪念品展览会,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活动,天津市是东道主承办方,为了把水平搞上去,天津市为二十几位工艺美术大师一人提供一个展位,是免费的,我是天津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通过做漆画评上的,我就在展位上展出我的漆画和其他作品。景德镇一位姓于的年轻女士看到了我的作品,当时我没去现场,都是学生帮这布置好的,于女士看到我的作品就打听画家的情况。在这个过程当中,她就摸清了我的情况,想拜我为师学习漆画和其他绘画。等我到了展览馆现场,别人就给我介绍她的情况,拜师的事情很快就促成了,几天的展览结束,我就收了这个学生。这个学生在景德镇画瓷也做漆画,我本来就想到景德镇去画瓷,这是我多年的夙愿,这个学生正好有这个条件,就邀请我去景德镇画瓷,当时恰巧有一位南昌的老板要一些高水平的画瓷作品,我的学生就想到我了,因为我有高级职称,又是她的老师,她就极力推荐我,对方也特别高兴,就邀请我过去。
大概六年前,我第一次去景德镇画青花,一上手就比较顺当,画瓷跟画画还不一样,北京有一个画家,名气也很不小,而且跟上层人物接触都比较多,他到景德镇去,景德镇的领导、大师们都前呼后拥陪着他,据说他去画了三次都没画成功。我看过他画的瓷,之所以没成功,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天灾就是有一批东西画完了,在地上摆放的时候,雨水大,给伤了一些;另一方面,画瓷需要有工艺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他画完以后,感觉有了,结果烧出来以后,颜色淡淡的,雾蒙蒙的,几乎什么也看不太清楚,失败了,这位画家就特别沮丧。我画的青花,头一窑烧出来就都成功了,当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一位负责同志,也是我学生的一位要好的朋友,他们也特别关注我,第一窑烧完了,说特别好,他们就坐飞机赶到景德镇去看我那批东西,要跟我商定合作的事宜,他说:你不会是刚画吧?我说:我确实是初次摸青花。他说:不会吧,如果没有十年功夫,画不了这样。我说:我过去确实没有画过青花,只是画过釉上彩。他就问我怎么把握的。实际上,我最初是搞工艺美术的,纯绘画和工艺美术有相似之处,有共同点,但是也有差异,要画好瓷,工艺、技术和经验这些很重要,画青花的颜料类似水泥粉末,调完水以后,就像水泥浆一样,灰灰的,画到瓷面上以后,就是灰的,降浅了以后,也是灰的,画深了浓重了以后,也是灰的,当然还有区别,但是区别不大。墨分五色,画在白的宣纸上,层次一下就出来了,就明显了,画青花就得估计。董铁山先生在房间外面写了“墨分五色”这一番话,我告诉画瓷的学生们:这里面最简单最实用的一个办法,就是三分墨的办法,在画最重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它多重,就看看别人画的,画到这样,烧出来就是这样的效果,就掌握了,画到这程度,就是画得重的效果,再重,就该糊了,用得颜料太重了太多了。在窑里面,温度到了1300度,它就烧成流了烧成黑颜色了,不是青花了,就失败了,那个最浅的颜色,感觉有颜色,到烧完以后,这颜色没了,飞了,这怎么办呢?就用三分墨的办法,蘸上墨,最重的,中间的,浅的,在这个基础上,就不至于搞得一塌糊涂了,就是黑、白、灰,深、重、浅都分出来了。怎么讲呢?原来人民歌舞团有一位舞美艺术家高泽民先生,他也是我崇拜的一位老先生,他的儿子后来上美院,是我的学生。这位老先生画了几十年画,后来我才知道,他做了这么多年舞美,居然是色盲,那他怎么画画呢?理论配色。黄加蓝就是绿,红加黄等于橙,这就是配色理论,只要这两种颜色加一起,比例是五五对开,中间就是偏蓝偏黄,估计、预见、判断、经验,这些很重要,我以前搞设计,搞工艺,搞科研,这时候我就会用印刷,丝网印刷,曝光时间是五分钟好,还是十分钟好,你一开始不知道这些情况,材料变了,工艺变了,那你就试,试一个十五分钟的,过了,再试一个五分钟,不足,那就分阶段地试,用优选法。就画瓷来讲,也需要这样,你预计是什么颜色,这个就吃到肚里,这种方法不是像绘画一样特别直观,得心里有数,这样画,每每就能成功。当然了,画瓷本身有个成功率,画好了也不一定行,如果烧出气泡来了,烧得变形了,烧出裂来了,这就是瓷窑、瓷胚有毛病,这是画家把握不了的,至于画得厚了、薄了、深了、浅了,这是画家能把握的。后来我再去的时候,就画釉里红了,青花画了很多,几乎没有画失败的,都是器物失败了,砸,这也是正常的,后来画釉里红的时候,釉里红窑变就更厉害了。我初次接触釉里红的时候,我就先看别人画的釉里红还没烧出来的效果,我整个都浏览,到各个窑去看,我再找烧完了之后最漂亮的釉里红,这一对比,画成这样就可以烧成这样,前因后果就看出来了,总结别人的经验不就是学习吗,最快地把它学习了,其他的绘画造型、章法、绘画题材,都是画家肚中本来就有的,工艺技术的问题,是要学的,所以很快我就学了试,画完以后再跟有经验的那些师傅们包括烧窑的师傅们再请教,让他们帮我看看,这样有问题没有,他们一看,说:这太厚了。我说:厚了吗?厚出多少来?他提到厚,人家那是多少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他既然说出厚来了,你一定要尊重他的意见,尽管他是个师傅,他是个工人,你一定要尊重他的意见,要考虑参照他的意见,要刮掉一些,把特别厚的地方,刮掉一些,他说这样可以了,你要相信起码百分之八九十要成功了。再比如你画得特别浅,给人看的时候,人家会说:这个可能烧不出来。在第一次、第二次的时候,一定要这样虚心地向他们学习,甚至向年轻的,向工人师傅们学习,不耻下问地向年轻人,向师傅们学习,这都是必要的。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我画的釉里红烧出来也是比较好的,窑厂的师傅和厂长过来看,都说确实弄得比较成功,属于釉里红当中的精品,有的还创造性地把釉里红发挥了,他们都感兴趣,因为这些师傅们,窑厂的厂主们,他们都跟清华大学,跟好多好多美术学院都有往来,现在院校艺术家们做的这些实验和他们的成绩水平,他们都有把握,我们互相交流。画瓷,不但让我在绘画方面有了提高,而且在瓷的烧制工艺和各种技术当中,都有好多好多东西需要学。
韩富华作品《达摩面壁图》
韩富华作品《秋塘雅趣》
韩富华作品
韩富华作品
韩富华作品
韩富华作品
韩富华作品
韩富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