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一山 布面油彩作品
一山 后水墨作品
吴为山
“水墨”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对应着中国人认识世界、表现世界的一种方式,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石涛的“一画论”,皆能解释由单一的墨何以生成万象大千。所谓,“墨分五色”,实际是一个概念,“五色”可泛指为无限丰富的世界。历代书画家的创造在“水墨”的经验、程式、理论方面已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定势和审美取向。承者、继者为多众。以反思与批评、解构与重组,继承与创新的态度对待传统者则为少众。这当然需要胆、识、才、情。其中“识”是关键,因为一种新的价值判断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阅历的积累,而勇于实践者则更需要胆。前不久我观一山先生大量的“水墨”作品,倍受感动。他问我,可否称之为“后水墨”,我曰,名称不重要,重在本质。当下,价值取向多元,艺术的多种可能和多向发展体现了艺术的生态和社会的民主。艺术家不同的表现呈现出丰富的人文的景观,他们掌握着自己应有的话语,以自己所理解的传统,自我所认识的时代,并以自我所创造的方式,建构着独特的艺术世界。相对封建的农耕文化和工业化时代的艺术,它更令人有耳目一新的原创性,更具主体价值的个性,更具突破视觉范式的震撼性,注重追求精神本体的实验性。
“后水墨”不仅在于实验,更多在精神意义上。我在思考一山先生“后水墨”作品的精神是什么?其主题是什么……
“我的作品主要有五个主题:玄、极、无、悟、变以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我把中国的哲学精神融合到作品中,在水墨变幻中反映阴阳无极……”一山先生如是说。
诉诸于画面,那抽象的墨色构建、黑与白的律动之美、水与纸的渗化之韵,展示了一个游离于现代绘画与传统水墨之间的苍浑意象。无形而形中洋溢着大象,此接混茫!
他在水与墨、笔与纸的交相互动中感悟主客观世界的对话,体会瞬间中的永恒,凝固精神的物化,直抵艺术的灵魂。
画匠致力于视觉美感,在于形象的描绘,而艺术家则追求于形式创造和精神表达。艺术家是在精神激荡和情感涌动中实现思想的表达。一山的作品,有主题,但不是明确的现实主题,这所谓的主题,更为接近纯精神本体,折射出更为广阔的思想光芒。它超越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实验水墨,超越于纯技术性探索的形式。而是在一个道法自然的自由表现中展开文化的抒怀,哲学的反思,艺术的表达。在这里个性的特征对应着思想的独特,形成了形式与内容水乳般的融汇。画什么的问题已退居于“表现什么”或者“为什么表现”之后。所以我们凭视觉经验和主观想象,在作品中可以看见大漠、山河、密林、看见宇宙星辰……
“玄”:反应混沌世界之初的表象。千万万物尽在有无之间……
“极”,表现的是有序。天地万物循自身规律而存在、生长、演绎……
“无”:就是运动,阴阳太极。皆在变化中。古人云:聚之为物,散之为气……
“悟”:静观黑白变化,有形无形、似像非像。或空谷有音、或星河落日……
“变”:是变化。凝聚与裂变,重整与组合。世界在涅槃中新生。
这五个系列全部地反应了一山先生对世界、对自然、对生命、对人性深刻的思考……世界在混沌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五个系列相生相成正如五行的相生相克一样。
一山先生人生经历和思想,广泛的修养和人生阅历,使他敢于以“后水墨”为自己作文化定位,其实,未必真要搞出一个名词,而是真的要表现他内心超尘的追求。故他的作品往往引领人们进入艺术的灵山道海。它不同于在洋人面前亦步亦趋的无病呻吟,也有异于被传统所囿的老调重弹,他的图式,是文化新生命的跃动。
在当代中国艺术发展中,这种伴随着精神世界的水墨创新备受关注,当然也给他留下了再探索的艺术空间。
(本文作者为中国美术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