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第十个国家文化遗产日期间,由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主办、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协办、全国政协书画室为支持单位,“家园心声——李延声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展”于6月12日至7月2日亮相恭王府,展现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延声多年以来,历经艰辛,遍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毛笔直接面对真人写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写真造像的成果。
“笔墨当为时代立传”。李延声年逾古稀,从艺近六十载,长期致力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近年来,他不畏严寒酷暑,不辞艰险,辗转于田野山川之间,满怀弘扬民族文化之深情,艰难寻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取得了大量最直接、最生动的人物资料。
李延声以毛笔直接面对真人写像,并以清新文笔的短文记述传承人的特点及技艺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并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方面。被中国民间文学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称之为“为乡土天才立像,给民间精英戴花”。
2012年《神工》第一集收录了李延声为108位国家级传承人的画像和采访短文。这批画像都是对传承人直接采访面对面写生。有不少传承人年迈体弱,住在偏远山村,李延声就上门拜访,取得第一手原生态最生动的资料。为他们一一画像后都请他们题写其技艺特色或人生感悟,至少也签上名字,留下珍贵的记载。
此后3年里,李延声又艰难寻访90位传承人并为之画像,准备在完成108位画像后出版《神工》第二集。同时在收集素材的基础上完成一批非遗题材的中国画创作。
此次展览作为李延声近年艺术创作阶段性成果,将展出李延声作品70多幅,包括为传承人的写真画像,表现非遗题材的中国画,以及和传承人合作的书法及刻瓷作品等。
据了解,李延声长期致力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用画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写真造像,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2012年国家文化遗产日前夕,在国家博物馆顶层的白玉兰厅,文化部非遗司举办了李延声所著《神工》第一集首发式,并获得得社会好评。时任文化部长蔡武表示:“延声同志的《神工》画集,是为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的贡献,也是正确的创作方向的体现。”
“草根沃野赛名花,香彻寻常百姓家,兰叶游丝描不足,绵长悠远踵增华。” 著名书法家沈鹏在看过李延声一幅幅神采奕奕的非遗传承人画像之后,欣然赋诗。这些用毛笔记录下的、为百姓喜闻乐见、尊崇热爱的传统文化生活主角与精英,将中国画线条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传承人的生命意义与智慧之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题词:“神工绝技真国宝,妙手丹青写传人。”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为《神工》作序称:“延声先生从美术家的角度为传承人画像,堪称慧眼别具、匠心独运。”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称赞其 “艺高胆大绘传人,炉火纯青极传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著写评论文章:“气正格高的写真——李延声和他的<神工>系列作品”。
更为难得的是,李延声在为非遗传承人写真时,于人像旁用心描绘了传承人项目的特点或代表作,事后有些传承人因年迈或患病辞世。此展举办不仅展现了非遗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也记述了非遗传承人的现状。2015年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信中写道:“大作《神工》画集收到,我放在案头时时翻阅,对您的付出充满敬意。非遗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印记。您为这些印记的镌刻者写生,我以为,是为历史留下他们的印记,十分期待您的续集和画展。”
总体而言,李延声是位罕见的全面型画家,画路开阔,题材丰盈。其人物画、历史画和灵鹿、山水以及瓷艺画,皆名重一时。他曾在广州美院附中、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就读,得到关山月、潘天寿、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和黄胄的耳提面命。其笔墨受益于南北诸师,用线得力于书法之学。从展出画作中可见,其以草篆笔力运转笔锋,行笔飞动而沉着,极大提升了线条的节奏、韵味和抒情性,虽枯亦润,骨气铮铮,形成爽健崎岖、老辣朴茂其典雅空灵的美学趣味,人物造型准确生动,生发出笔墨深邃苍茫之意趣,可谓戛戛独造。所以,李延声这批非遗传承人写真和非遗题材创作堪称艺术珍品。
更为难得的是,李延声年已七十有三,仍在继续非遗题材的写真创作,而在第十个国家文化遗产日的盛夏时节,举办《家园心声——李延声非遗画展》,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