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年轻时的廖静文
全家福
廖静文与徐悲鸿
廖静文与徐悲鸿
廖静文著《徐悲鸿一生》
廖静文生于1923年4月,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管理员。
194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成都金陵女子大学化学系。后来,徐悲鸿的人格精神和艺术魅力打动了她的芳心,使她不顾父亲、姐姐的反对,在1945年同比自己大28岁的贫病交加的悲鸿相濡以沫。婚后才7个春秋,徐悲鸿于1953年9月26日突发脑溢血不幸病故。从此,30妙龄的廖静文就带着两个五六岁的儿女,为整理、抢救、捍卫徐悲鸿留下的堪称国宝的遗产而开启了漫长的艺术苦旅。
为撰写《徐悲鸿一生》赴北大学习
将徐悲鸿一生创作与珍藏全部捐献给国家
四处奔波为悲鸿办展、出画册、修复作品
“我已一步一步跨越了年龄距离的障碍,勇敢地走到您面前,愿意为您和您的工作奉献我的一生。”这一句不算承诺的话,让廖静文坚定地走完了一生。1946年与徐悲鸿结婚后,廖静文一边照顾徐悲鸿的生活,一边积极协助徐悲鸿工作。1953年,徐悲鸿因病逝世,廖静文几十年如一日,发扬徐悲鸿的艺术精神,继承丈夫的教育理念,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徐悲鸿逝世后,为传承徐悲鸿的艺术精神,她毅然决定将徐悲鸿倾注一生心血创作的1250件作品及收藏的唐、宋、元、明、清绘画珍品,外国绘画作品和上万册图书、图片、碑拓等贵重资料全部捐献给国家。廖静文说:“当我整理完悲鸿的作品后,就将家中的钥匙交给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因为悲鸿是人民的艺术家、人民的儿子,他的作品和收藏也都应该属于人民,属于全人类,我绝不能据为己有。我这样做也是实现悲鸿生前的愿望。”于是,她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一边为保养、修复、装裱徐悲鸿的作品和筹建徐悲鸿纪念馆而操劳、奔波,一边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为撰写《徐悲鸿一生》等书稿而提高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
廖静文把保护徐悲鸿留下的作品和收藏看作是自己的生命,并每天往返于家与纪念馆之间。“我想我也许会一直工作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天。”她说,“那么多重要的悲鸿作品在这里,我不放心。”纪念馆的工作每天都很忙碌。身为馆长的廖静文,要接待数以百计的参观者。她一个个接待,并为大家讲解作品,介绍徐悲鸿的创作理念、教育观点。
保护徐悲鸿留下的作品和收藏被廖老看作是自己的生命。在最困难的“文革”时期,徐悲鸿的作品要被销毁,她四处奔走,想尽办法,最后找到周恩来总理,总理想办法把馆里所有的收藏送到故宫太和殿旁的一个大殿里锁起来,一放就是13年;因保存环境不佳,作品发霉损坏,她为修复那些珍贵的油画而努力,邀请外国修复专家进行修复……只要身体允许,身为纪念馆馆长的廖老仍四处奔波,只要是关于办徐悲鸿画展、出画册的事,或是为馆里募集资金,她都要亲自去。
为善最乐,为国储才
开设廖静文基金
关注少儿美术教育
捐赠“希望工程” 扶助贫困孩子
徐悲鸿是我国美术教育的一个里程碑,廖静文也紧紧跟随丈夫的脚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分力量。2010年,中国红十字会廖静文基金成立了,本着“为善最乐,为国储才”的理念,廖静文将募集到的资金专门用于资助全国各地在京就读的贫困大学生。徐庆平说,母亲是充满爱的人,自己省吃俭用,却将积蓄捐赠给红十字会开设廖静文基金,资助贫困大学生。
为了弘扬徐悲鸿的艺术精神,为国家培养艺术人才,在廖静文的主持下,中央美术学院与徐悲鸿纪念馆于1985年联合开办“徐悲鸿画室”,主要针对全国美术专业人士和美术职业教员进行油画培训和进修,她亲任画室主任,聘请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教授执教,从1985年至今历时28届,已为国家培养了美术专业人才千余名,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为国家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主办徐悲鸿画室的同时,廖静文十分关注少年儿童的美术普及教育和爱国教育,建成北京东街小学、鸦儿小学和53中德育教育基地等,宣传徐悲鸿爱国主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鼓励学生奋斗成才。每年徐悲鸿纪念馆都挤出些钱给“希望工程”,扶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她以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让徐悲鸿在人们心中永生。正如她本人所说:“我愿意把自己的有生之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全部献给徐悲鸿的艺术事业。”
2011年10月30日至2012年1月29日,名为“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的徐悲鸿综合性个人画展,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这是徐悲鸿个人作品首次在美国大规模展出,廖静文也完成了徐悲鸿的一个夙愿,让徐悲鸿和他的作品化身为东西方文化使者。
7年婚姻,死生相依。廖静文用她的一生诠释她与徐悲鸿之间超越家族亲情、男女爱情的大爱。她一生孜孜不倦地行走在传承徐悲鸿艺术精神的道路上,弘扬了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美术文化,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真正做到了“为悲鸿的事业奉献一生。”
92岁还坚持上班的廖馆长
去世前一天还在馆里鉴定
今年10月扩建后的新馆即将开放,而她却无缘亲见
徐悲鸿纪念馆新馆于1983年1月31日正式开馆。廖静文虽然住在远离市区的西山附近,却每天都到纪念馆上班,寒暑不易,风雨无阻。近几年来,她依然坚持早上7点多起床,随便喝点牛奶、稀饭,就与成千上万的青壮年人一样,涌入车水马龙、人潮滚滚的市中心。
今年10月,扩建之后的徐悲鸿纪念馆将开馆迎客。作为徐悲鸿纪念馆的馆长,廖老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完成纪念馆扩建工作,眼见着新馆落成,即将开放,而她却无缘亲见。
每一次建馆,都倾尽了廖老的心血。1954年建成开放的、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的老馆,是新中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1953年,徐悲鸿脑溢血复发,于9月26日驾鹤西去。去世当天,廖静文将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的故居捐献给了国家,包括1250多幅作品、徐悲鸿收藏的书甚至是家具,不少作品上还题了廖老的名字。在文化部的支持下,次年,“徐悲鸿纪念馆”在故居的基础上建成,馆名由郭沫若亲笔题写。1966年该馆因修建地铁被迫拆迁,1973年,该馆在周恩来总理“重建徐悲鸿纪念馆”的指示下开建新馆,工程历经十年,1983年元月,位于新街口北大街53号的新馆向社会开放。
每天,纪念馆里的工作都是忙碌的。“我母亲对馆里的大小事务都管,是一个什么都管的馆长。”徐庆平曾开玩笑地说:小到员工请假、出差报销都要经过她的同意,签了字才能报,是个名副其实的馆长。
除了这些,廖老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鉴定作品的真伪。
据儿子徐庆平介绍,母亲每天早上9点不到,就会准时出现在徐悲鸿纪念馆,几十年来,从不间断。直到去世前一天,廖静文先生还在徐悲鸿纪念馆里上班,鉴定徐悲鸿先生的作品。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徐悲鸿的作品拍卖价格一路飙升,在中国第一个破百万元,第一个破千万元,屡屡创造拍卖新纪录。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徐悲鸿作品的赝品也随之而来。作为徐悲鸿最亲密的人,甚至是许多作品诞生的见证者,廖静文除了纪念馆馆长外,很自然地担负起了鉴定的重责。
“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拿着作品请廖老鉴定,她又很认真,每一件都会仔仔细细地看,生怕错过一件真迹,”徐庆平说,如此繁复的工作,她从无怨言。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漫漫60多年,廖老守护着纪念馆,讲述着60多年前他、他与她的故事。也许,现在的她可以自豪地跟徐老说:我没有辜负你的希望。
记者 叶芳芳 俞越 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