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画家王之海
王之海作品《雨打芭蕉风敲竹》
王之海作品《气润晚烟重 光闲秋露多》
王之海作品《青水清风轻轻鸣》
王之海作品《荷开殊胜昔年红》
王之海作品《烟雨滴翠报春啼》
王之海作品《碧桃天上栽和露 不是凡花数》
王之海作品《由来碧落银河畔 可要金风玉露时》
王之海,河北逐鹿县人,著名指画大家。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从事美术教育多年,之后长期作美术编辑,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文史馆馆员。其专攻水墨写意花鸟画,擅指画,著有《指画技法》《写意花鸟画技法》,并出版《王之海画集》。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渔阳朝露》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指墨梅花》还在第八届全国美展上获奖;曾应邀在南京、深圳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广受好评,部分作品还多次到国外参加国际性展览;1988年、1989年、1991年他应邀分别为新落成的天津车站、天津礼堂、天安门城楼、天津广播电视塔作巨幅花鸟画;1997年5月,他的指画作品参加了“北大百年校庆书画邀请展”。王之海的指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在用水用墨等方面都有新的开拓,较前人绘画语言更加丰富。他的指墨花鸟重意境、重情趣,致力于画中有诗,诗与画在高的层面上相融会、相结合,其清雅、冷逸、简静的艺术风格受到美术界一些前辈大家和美术评论家的好评。
在一次王之海指画作品研讨会上,一位著名画家谈到与王之海赴蜀联展经历时,对他创作的一些八尺整纸大幅指画推崇备至,赞赏有加。我始知先生不但条屏、斗方、册页、小品精美绝伦,更有两丈、三丈、丈二、八尺鸿篇巨制、精品力作,只惜自己不得多见,以为憾事。后来,在天津市文史研究馆“彩绘天津”书画展上,有幸见到王之海先生五件大幅指画新作参展,果然名不虚传,让人为之振奋。其大幅之作严谨精致,于清逸雅静之中,更得天工神韵。记得著名画家张德育先生曾说过,画中巨制如文学中的长篇,它并不是一幅小画的简单放大。从谋篇布局,到每一根线条,每一团色墨,无不凝结着画家的苦心孤诣、意匠独运和对画面的掌控力,非如此不能出佳作。王之海在他的《指画技法》一书中写道:“作大画要严谨周到,处处经得起推敲,密处不乱,疏处不空,有指痕处也是画,无指痕处也是画,处处成趣,每个局部都耐人寻味。作小画用指要放得开,讲究指趣,构图要奇,要出人意料,画面要简,言简意赅,小中见大。要趣在画中,意在画外,耐人寻味,越看越有味。”这正是他多年创作经验之总结,更是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艺术追求。
王之海曾供职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编审,与当代画坛大家、理论名宿交往甚深,又对历代绘画理论用工颇多,深知“师古人”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辩证关系。他师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不仅技法上多有创新,作品也多来源于对“造化”的深入观察与体验。此展中以喜鹊、柿子为题材创作的《渔阳金秋图》正是他深入生活、体察自然师造化的一幅力作。画面中硕果累累,色彩浓淡相衬,于纷乱中现层次;枝干交错呼应,水墨轻重分明,于疏密穿插、虚实相生中见韵致。两只喜鹊,或动或静,瞩目一侧,将画意延伸至画外。给观者的想象力留有无限的空间。整幅画枝干俱在而未着一叶,深秋之意尽矣。昔人云:“画秋景惟楚客宋玉最妙:‘憭憟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无一语及秋,而难状之景自在言外”。此幅画作若不能深入生活,细心观察体悟,或难有此同妙。
荷花、桃花都是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历史诗画不绝。唐寅著名的《桃花庵歌》开篇即为“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而欧阳修《荷叶》则有:“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彩莲”的诗句。王之海此幅泼彩荷花中的题句,出自赵宋宗室赵汝茪收录于《全宋词》的《汉宫春·着破荷衣》。原本是词人几经罹难,以落魄之身重游杭州西湖,感时怀旧的作品。然:“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确为佳句,全无消极颓废之意。画家紧紧抓住词句中的意蕴,以泼彩手摩作风荷叶立之貌,色墨次第浓淡、虚化,间以红荷掩映其中,从而在营造出“红翠相扶”画面的同时,也将“画卷重舒三十里”之意境委婉道来,令读者于画面之外产生无限遐想。王之海曾创作《宋词衍义》花鸟画,此幅作品无疑是该系列作品中的一幅上乘佳作。《春染桃花堤》并没有描绘堤岸桃花如红云的景象,而只是写了一树盛开的桃花,但画家着力表现了桃花凌风怒放,恣肆洋溢的生命力,并以水墨叶、干为衬托。通幅画虽然花团锦簇,将画题中的一个“染”字表现得淋漓尽致,却又不失一个“雅”字,即令“桃花仙人”在,亦不忍“又摘桃花换酒钱”。足见画家深厚的中国画理论修养和对画面超强的掌控力。黄宾虹先生尝云:美在皮表,一览无余,情致浅,意味淡,故初喜而终厌;美在其中,蕴藉多致,耐人寻味,画尽意在,故初见平平而终见妙境。王之海画作清逸雅静,常令人相看不厌,即源于他独到的审美修养。
纵观王之海这五幅指画大作不乏技法创新,如泼彩荷花,指画柿子等在技法的运用上都有新的探索与尝试。然而,最大胆的创新还是“兰竹洒金”之运用。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把它们与人格品行及修养联系在一起,借物喻人,或清高孤傲,或耿介正直,或坚韧恒毅,或以自况,或以喻人,故在花鸟画中有别于一般花卉而自成画科。文人画兰竹多以水墨代色,取其清逸雅致,罕有洒金者。王之海指下兰竹清新雅逸,意境空灵,颇具自家面貌。此幅兰竹,于石壁下画兰花三两丛,壁上间以墨竹数簇为映衬,并染纸做旧色,石壁下留白,于朦胧如溪似岚处写兰姿。即此已是佳作,然出人意料,通幅竟洒以金粉,却使画之意境于斑驳闪映中陡然而新,既熠熠生辉又文质彬彬,全无浮华躁动之感,可谓妙哉。然若无染纸做旧色所烘托映衬,洒金则有哗众之嫌,全无可取。此亦足见画家用心之苦与修养之深。
王之海先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花鸟画家,尤以指画享誉当代画坛。他潜心研究前人技法数十年,在用水用墨等方面多有创新,较前人绘画语言更为丰富。他的指墨花鸟重意境、情趣,师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于朴拙中求灵动,稚趣中见鲜活,颇得“八大”堂奥而又别出一格,清新秀逸,卓然一家。以清雅、冷逸、简静的艺术风格深受美术界一些前辈大家和美术评论家的好评。津门画坛领袖孙其峰先生曾为其题词曰:“指笔兼擅,书画并妙”。这是孙其峰先生对他极为中肯的褒奖。(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