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孟庆占在宝坻书画院成立仪式上。(2015年8月)
“那笼罩于晨曦露气中的麻田,那栖息于葵花秋草间的鸡群,那傲立芦苇荡中的水鸟,那亲昵碧莲翠叶的野鸭,那倏来倏往的游鱼,那时飞时聚的瓦雀,使我悠然想起宋人‘几亩桑麻春社后,数家鸡犬夕阳中’的诗境。显而易见,孟庆占作品中浓郁的乡情和农舍风味,已成为其‘田原国画’的本质特征。”这是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振德先生对画家孟庆占绘画作品的评价。
作为画家的孟庆占,那笑眯眯的眼睛,随时准备沉默的厚嘴唇儿,以及唐装特质明显的衣着,给人以憨厚内敛之印象。可是,当他那两片嘴唇不再沉默,与你侃侃而谈时,你会不自觉地产生种种设想:如果他站在大学的讲台上,就是一个哲学教授;如果他处在生意场上,就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或者,他还可以成为一个诗人、学者。
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艺术基因,从长辈承袭下来的宽仁厚德的品质及勤奋耐劳的精神,包括自己骨子里具备的浪漫诗性的气质,都是为孟庆占走上画家这条路而准备的,如同一支精毫齐聚的毛笔,饱蘸浓浓的乡情,书写着孟庆占的艺术之路,最终造就一个工笔与写意兼修的田原国画名家。孟庆占作品先后20余次入选全国美术大展,《和风瑞羽》和《秋韵》分别悬挂北京京西宾馆显眼位置。《春华秋实》也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并悬挂。此外各种画展,各种荣誉让人目不暇接。
孟庆占(左一)在天津美协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上。
醉心传统田园
1965年,孟庆占出生于王卜庄东孟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行走乡里的木工能匠,不仅木工活干得漂亮,毛笔字也写得像模像样。母亲虽不识字却兰心蕙质,手里的一把剪刀不仅能做合体的衣服,还能剪出精美的各色窗花。
孟庆占传承了父母的艺术气质,从小就痴迷于绘画。年少时的他,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学校外捡到一两截彩色粉笔头,把盘旋在脑子里的乡间美妙景象呈现出来。家里的墙上、地上、门上,画满了他稚拙的作品,嘎嘎叫的小鸭子,觅虫儿的小鸡,犁地的牛马,枝头的燕雀都是画里的主角。刚刚读小学,就成了闻名乡里的“小画家”。
孟庆占是个对人生有着理性规划的人,绘画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他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目标一经设定,便开始不懈努力。
1986年,孟庆占如愿地考上了天津美院,在美院上学的几年,用孟庆占的话说,是给高楼打地基,学校里学的是技法,出了校园才是创作。一二年级是普修,大三分科时他选择了国画花鸟,零距离地得到了孙其峰、萧朗、溥佐、杨德树、霍春阳、王振德、贾宝珉、史如源、何家英等教授的言传身教,也为他将来的绘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之路是艰辛的,行走不仅仅需要才华,还需要经济支撑。从美院毕业后,孟庆占开始了“原始积累”,和朋友合开了一家公司。利用五年的时间,为艺术之路积累创作资金。从表面看,这是一个远离艺术的五年,对孟庆占而言,却有着另外的收获。谈生意,管队伍,跟社会各个阶层接触,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丰富的生活经验,使他的思想得到了锤炼,承载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迅速从一个走出校门的年轻学子,历练成了一位平静成熟的实干家。
中国绘画不光是技艺的熟练,更重要是通过作品传达对人生世界的感悟和理解,不光是表现事物的形象,更应该通过形象引领人们的精神。这五年之后,他再去搞创作,思想的成熟增加了作品的深度。人生的历练造就了他胆大心细、沉稳豪迈的气质。丰富的生活阅历,再加上坚实的绘画基础,形成了孟庆占与众不同的工笔写意兼修的绘画风格,并且清雅灵动,庄重大气。
“五年计划”期满,在生意最红火之时,孟庆占来了一个华美的转身,潜心回归他痴迷的绘画艺术。那时,艺术界流行“洋式新潮”,但是孟庆占不愿盲从,在他的求贤斋里沉醉于中华传统文化,沉醉于田舍农家,沉醉于园林野塘,沉醉于花鸟鱼虫。家乡是他创作的宝库,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每次思维有了阻滞,他就投入到家乡的怀抱,在家乡汲取灵感。荷花、向日葵、麦子甚至野菜,家乡的一草一物都可以拿来入画。你看,那深秋的红麻,虽然经过风吹雨打,但紫红色的茎秆仍然挺拔着碧绿的枝叶,乳白色的花朵尽情绽放,享受着阳光的恩赐。再看那干涸水塘边的刺儿菜,经过秋霜的晕染,茎秆枝叶颜色纷呈,花朵更是有粉有白,还有的花絮脱离了母体,随风轻盈地舞蹈。孟庆占被大自然的美陶醉了,拿出画笔不停地画啊画啊,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于是,《麻田秋晓》诞生,于是,《乡野秋梦》跃然纸上……一幅幅画作,无不凝结着艺术家对乡土的迷恋,对生活的热爱。其中,《麻田秋晓》获得天津美术大展银奖,该作品使孟庆占在天津艺术界声名鹊起,成为他一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他把对乡土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线条和构图表达出来,以艺术的形式,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从某种意义上讲,读画即是读人品。人的修为,决定了画的品位。一幅画有了精神,有了思考,就能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对人的灵魂有所触动和引领。2000年至2005年这一阶段孟庆占创作的作品《心闲秋水》 在第二届农民艺术节美术书法作品展中获银奖,《静影摇波》在天津市美术作品展中获铜奖,作品《晨曲》获第十三届群星奖银奖, 一时成了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
孟庆占走进社区为农民送“福”。
从田园到田原
但凡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都是综合素质的集合,艺术的素养固然重要,但是非艺术素养往往会决定你是否具备达到远方的能力。比如自我探查和自我检阅能力,是大智慧的一个体现。
在孟庆占的绘画频频获奖的时候,他及时对自己进行了剖析与反省。经过深思,他决定进一步提升自己。于是,2006年孟庆占报考了中国美协首届高研班。中国美协汇集了全国知名的美术大家和名家,首届高研班备受重视,名家轮流授课,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领略了六朝古都京城文化的精深与包容。随着视野的打开,孟庆占田园画作的创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走出了田园小景,走向了更加广阔的“田原”。王振德先生将孟庆占的创作风格定位于“田原国画”,开创了绘画界的先河,首次将“田原绘画”从学术的角度提出来,确立了孟庆占绘画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
由于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并且有了特有的表现形式,他创作的作品《清音》、《秋色无声》等田原画相继获奖。高研班毕业后, 孟庆占被推荐到了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锻炼工作。在青联领导的带领下,他们深入河北怀来、山东淄博、浙江宁波等十几个新农村采风写生,回来后举办了“中国青年美术家新农村采风展览”,孟庆占负责展览事宜。展览恰逢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为了扩大画展的影响力,胆大心细的孟庆占找到了全国政协领导,当面陈述了举办新农村画展的重要意义。领导对青年人深入生活书写新农村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把参观画展作为会议期间委员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最终画展取得了圆满成功,许多青年画家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孟庆占的作品《黎明静悄悄》广受赞誉,进一步奠定了他在美术界的地位。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品先后参加了20多次国家级别的展览。
告别青联后,因为卓越的绘画成就,低调谦和的为人,孟庆占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2013年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这期间画作入选《大美寻源凤凰雅集》、《国粹薪传琴棋书画精品集》、《大美寻源辟雍雅集》、《丹青高密精品集》、《大美寻源砚边雅集》等8种选本,并撰写发表了《工笔写意兼修才能画好中国画》等论文。
孟庆占(左一)陪同王书平、王振德、杨华山、何东、赵振章等在宝坻画院观看展品。
做人民的艺术家
孟庆占喜画鸡、兰花、鱼。
喜鱼的高雅充满灵性。在艺研院,孟庆占曾给著名作家莫言画了一幅《鱼》,并题字:不羡江海不慕龙,立身居在河塘中,晓赏荷花夕得月,自在怡然乐无穷颇得莫言赏识。
喜兰的高贵与自洁,“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喜鸡的“五德”:首戴冠是文德,足附距是武德,敌在前敢斗有勇德,得食而相告是仁德,守夜不失时有信德。在2005年鸡年到来之际,他用两个月的时间画了一幅《百鸡图》,画中百鸡或抱窝守雏,觅食捉虫。或昂头挺立,振翅斗勇。或踏雪寻梅,傲寒凌风。或高歌报晓,呼人天明。
孟庆占不但画鸡还用鸡的“五德”精神时时衡量自己,强调自己的所有成绩皆是人民赋予。因此,功成名就的孟庆占更加谦恭,坚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以艺术反哺人民,先后创作出了《永恒的生命》、《春华秋实》,《龙之梦》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正如孟庆占所言,艺术家只有深入生活,经常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才能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好作品。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孟庆占深入到酒泉、西昌、太原的航天发射中心,到最艰苦的地方体验军营的生活。在太原航天发射中心,他看到20几名年轻战士,常年驻守在一个光秃秃的山头,24小时守望着一台航天望远镜。因为没有水,战士每天要下山去提,赶上雨雪天气,将一桶水提上来,不知要摔多少跟头,所以战士的身上摔的都是伤。最可怕的是寂寞,因为涉及到国家机密,这些年轻人连手机都不能用。他们都是高学历的年轻人,可是为了家国,他们毫无怨言地肩负起军人的使命。在采风过程中,孟庆占被战士们的精神深深打动,不止一次眼含热泪。
采风回来后,孟庆占一直被军人的精神感动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画作《军魂》。作品采用山水构图的形式,用跨时空的表现手法来展示我们国家军队的发展和壮大过程及爱国担当的国威军魂。一方面缅怀为了捍卫国家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另一方面告诫人们要珍惜国强平安的生活,并激励中华儿女一定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孟庆占(右一)与籍薇、魏文亮在第三届祭奠孟母孟子大典上。
崇德尚贤创精品
孟庆占的画室命名为“求贤斋”。一是向德才兼备之人学习,同时,又取“闲”的谐音,意寓为一片净土,忙中求闲。更重要的是“集贤”、“养贤”,这正是他的内心追求。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一个思想在引领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15年,孟庆占整好50岁。他说50岁之前,独善其身的东西比较多,考虑自己的发展比较多。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具备了本领,才能帮助大家。人到了中年,无论从技艺,还是从经历来说,觉得都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恰逢这个时候,宝坻书画院成立,他义不容辞担起了院长的担子。
孟庆占说,整个画院的筹建重在展厅,那既是学术交流的地方,又是对外展示的窗口,从展厅的设计、整体布局,到灯光,每一个小的细节,他都参与进来。既要有实用性,还要有艺术性,不光有讲座的地方,有创作的地方,也有接待的地方。从筹建到开业,大概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孟庆占虽然没怎么创作,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书画院筹建也是他的一幅“作品”,不是呈现在宣纸上,而是呈现在心里的。
为什么是书画院?孟庆占这样解释: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画家不练书法,画就没有味道,书法家不习画,字就没有趣味。绘画本身是描摹事物的,如果融入了书法,线条就有了质量,有了可读性。于书法家而言,有了对画的理解之后,书法就有了情趣,有了美感。从这个意义上讲,书画是一体的,书画交流同修,对每一个人都有益处。
孟庆占认为,书画院的引领精神定位在“崇德尚贤”上,一个艺术家,不管有多高的技艺,首先要看德够不够。画画得再好,人伦道德都没有,不是好的艺术家。修养深厚的人,作品才能陶冶情操,才能引领别人,给人以向上的力量。第二个就是以高精尖的团队带领爱好者,书画院聘请了60位书画研究员,都是宝坻的中坚力量。同时还聘请了180位书画家,虽然他们不是特别专业,把他们吸收进来,在专业的带动下,将来也会出来比较专业的画家。那时候,宝坻的美术队伍就会越来越壮大。
孟庆占虽然受聘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担任着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职务,可以说从专业创作到社会事务都很多,但对待宝坻书画院的工作尽力尽心,并构思着一幅《大美宝地》百米诗书画长卷。他说:宝坻书画院人才济济,让家乡的诗人、作家谱写爱家爱乡的优美词句,并用书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此幅百米长卷,既展现宝坻之美,又可表现宝坻诗书画的整体实力。此外,还准备利用几年的时间做一个宝坻书画院精品馆藏,既可陈列展示,又可使宝坻书画得到更好的传承和积累!
宝坻宝地,人杰地灵,我们期待着这一人生和自然的精美画卷……(霍君)
孟庆占
孟庆占,男,1965年生于天津,199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宝地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政协委员。所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和天津市大展中获奖。2006年作品《秋塘暖依》入选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 2007年作品《晨光》入选全国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2009年作品《凝固的生命》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2012年作品《春华秋实》获文化部群星美术大展全国银奖,并悬挂人民大会堂。作品《瑞羽和风》《秋韵》悬挂京西宾馆。出版有《孟庆占作品集》《经典风范*孟庆占作品集》《中国书画家孟庆占》等。
孟庆占作品
孟庆占作品
孟庆占作品《春华秋实》
画家孟庆占作品
孟庆占作品
孟庆占作品
孟庆占作品《凝固的生命》
孟庆占作品
孟庆占作品